分享

闲情 | 豆子的江湖

 圆角望 2016-08-24


一个“毛”字,不仅点明了豆儿的状态——年纪尚幼,同时也道出了江南人对它的喜爱。


五谷中,豆儿怕是最淘气的。尤其黄豆,虽没长脚,但只一个浑圆坚实的脑袋,就已蹦弹得满地都是……

  

但,江南人常常不等它长圆,就从荚儿里捉出了它,配了青椒或其他,做成了绿莹莹的菜。幼小或未长成的事物,江南人常称其为“毛”,如:小毛头、毛蛋、黄毛丫头……这种未成熟的黄豆,亦被称为毛豆。一个“毛”字,不仅点明了豆儿的状态——年纪尚幼,同时也道出了江南人对它的喜爱。

  

然,我初见那菜时,觉得未必合我们豫南人胃口。如若不然,老家也种毛豆,怎没人照此法来吃?不过说到底,胃口习惯,是地域性甚或个性化的事,这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居于江南已很久,胃口其实也开始渐渐地朝这方乡俗里渗了。于是,见到超市里有毛豆卖,我也会禁不住买上一盒,回家照着菜谱,配了肉丁炒了,竟也色香味俱全。饭桌上,那人尝了几口,忽而一反常态,竟端起盘子用筷子往嘴里扒拉起来……哎呀!我震惊地叫了起来。但见他海塞了几牛嘴后,放下盘子,恨恨地说:这豆子太难夹了!我顿时笑翻。可见,相对于粗狂豪放之豫南人,毛豆流行不起来也还是有点儿原因的!

  

在我们豫南平原上,黄豆成片成片地种着,但鲜有人将那嫩豆子剥来当菜吃。想其最主要的原因,许是庄稼人习惯了某种坚守。在我们那里,五谷承担着最重要的家庭经济来源,只有将其守护到成熟,才能有一季成就。故而,便不肯贪嘴。所以,老家人种了豆子,便只管它长,直长得荚老珠黄,非常地想出阁时,才将它们连棵带秧摊在场院里,晒秋阳,晒得它们自己从荚里跳出来。见了天,见了地后,心思收了回来,它们便矜持地呆在口袋里,等待着华丽变身,是变成豆浆豆花,还是香干与腐竹……如此一想,豆子的江湖还真大。

  

老家人不吃毛豆,但喜食豆芽,尤其是大黄豆生出的豆芽,豆大芽香,想起即令人心浮胃动。但是,现在外面卖的豆芽多有绯闻,说是它们和一些漂白剂连扯不清,便只好自己动手在家生,然而,试验了两次,均以失败告终。后听一朋友说,生豆芽要当年的豆子才行,估计市面上卖的豆子都是陈的。此外,又交待细节若干,让我记下……由此看来,生豆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当年的自己,怕是只记得吃了。

  

不过,年幼时,我倒是吃过一次非常省事的豆芽菜。那是一年秋天,豆子已经成熟了,家人将其从地里割回来,垛在场院里。当时,还未及摊开来,天就开始下雨。那是一场连绵的秋雨,淅淅沥沥下了好几天。雨水渗进豆垛边缘,于是,那里的豆子就出芽了。叔叔带着我捡了许多,想来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在江南,我一直没见过豆子垛,也就捡不来豆芽了。但在某些地方,会遇见豆秧子,那是从乡下移民过来的老太太,念旧,在这个水泥钢筋楼的城市里见缝插针种出来的田园诗意……清晨出门,路过一只垃圾桶,里面斜插了一捆剥过豆的豆秧子。走了两步,我再回头看时,竟觉得像是一个秋天的花瓶!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