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上的”总导演谈美食

 红花绿叶园 2016-08-24
“舌尖上的”总导演谈美食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片子的总导演陈晓卿,是个工作简历至今只有一行的人,他说算上实习,他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了将近30年。

  陈晓卿工作之外有个爱好,是吃。“第一次背着父母做凉拌菜,自己采的枸杞叶子,焯一下,放点简单作料,那时我还不到7岁。”上大学,家里每个月只给他15块钱生活费,他会努力从中挤出两块钱,和同学搭伙找个地方打牙祭;有了工作,每月的工资几乎都用在吃上;而后,因为参与一些美食节目,吃了不少从未见过的“高级”菜;2002年,他因制作一个大型系列谈话节目,认识了美食家沈宏非和蔡澜。发现享受美食的过程也可以囊括许多体验和观念甚至人生态度,从此产生了强烈兴趣,也写起了美食专栏。对美食持续的热爱,书写美食和由此带来的对人生的思考,加上多年纪录片工作的积累,《舌尖上的中国》诞生仿佛是他之前所有一切叠加起的必然。

  “最好吃的是人”,这是陈晓卿美食理论的核心,“去哪儿吃?吃什么?和什么人吃?”对于这三个吃的终极问题,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和谁吃”。他有些和吃有关的友谊,要从“老男人饭局”讲起。

  “十年前,我有幸接触了一些有趣的人,每周少则一次,多则四五次聚餐,漫无边际地探讨人生到深夜。这个后来被称为‘老男人饭局’的组织,成员非常固定,大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人,我在里面算年长的。”

  在老男人的饭局中,常来常往的人有张立宪(老六)、王小峰、罗永浩、杨葵、全勇先、王小山、牟森等,当时正是博客风行的年代,而饭局中的大多是那个时代的著名博主。饭局鼎盛的时期,默契到短信上一个问号、一个叹号,大家便各自出发,带着胃拎着酒,聚在一起。“其实最好吃的东西还是人嘛,你跟一帮没法说话的人一起吃,再好吃的东西也不好吃了。最好吃的东西,肯定都是和你桌上的人的言谈笑语有关的。”陈晓卿说。

  读库的老六说:“但凡搭伙吃饭,最困难的是两个环节:定饭局地点、点菜,往往是大家谁也拿不出个准主意,一旦有人挺身而出,就成了话靶子。有了晓卿老师,这两个重担都被他一人扛之若饴。”因此,他称陈晓卿为饲养员,多年被他饲养的结果,就是“胖不欲生”。

  除了朋友,最好吃的当然是和家人一起。“我相信,每个人的肠胃都有一扇门,而钥匙正是童年时期父母长辈给你的食物编码。个人的饮食偏好,尽管像胎记一样私密,但至亲永远知道它在哪里。”

  所以,当有人让他推荐“味道好”的年夜饭的去处,他的回答永远是,家里。

  据《北京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