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也是“季节病”

 大东村人 2016-08-24



     
       
        妙一馆
       
     
      2016-08-24 07:31

痛风也是“季节病”

春节前后和春夏以及秋冬更替之际,前来就诊的痛风患者会明显增多,说明痛风的发病与季节也有一定的关系。可能的原因如下:

(1)在季节更替之时,昼夜温差变化大,特别是当气温下降明显时,由于气温的突然降低,关节的温度随之下降,尤其是四肢远端的关节温度下降更明显。关节液中尿酸盐结晶的形成,除了与尿酸的浓度和关节液的酸碱度有关外,还与关节液的温度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关节液尿酸盐浓度越高,温度越低,PH越低,尿酸越容易析出晶体,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等组织,引起急性关节炎发作。

(2)季节更替之际,寒冷空气交锋,雨水充沛,湿气重,中医认为湿气是痛风发病的重要因素。当人体居处潮湿,淋雨涉水,感受外湿,湿气郁久化热,酿生湿热,湿热之邪留滞经络,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且湿浊趋下,故下肢关节发病常见。

(3)春节前后人们的应酬较多,常常会暴饮暴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有人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季节性的发病倾向主要与气温、气压和湿度改变三项指标有关,其中气温的变化为主要因素。大自然气温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体温的变化,同时人体中心温度与肢体远端温度之间有一定的梯度,如足趾、耳缘的温度明显低于中心温度。因此痛风性关节炎在白天痛轻或不痛,而入夜则疼痛剧烈,而且通常发生在肤温较低的肢体末端。

(作者:妙一馆 杨纪明中医)

杨纪明 | 中国三甲医院体检联盟福建首席专家

拥有20多年中医临床工作经历。精于中医辨证论治,在妇科疑难病症及不孕不育等方面疗效显著,擅长慢性病的调理,通晓中医养生。

专长:优生优育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男性不育(精少、精弱等)、女性不孕(习惯性流产等),在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杂症方面疗效显著,同时对内科杂症,如失眠、疲劳、高血压、高尿酸综合症等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