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翡翠是怎么形成的

 昵称36017097 2016-08-24

要学会翡翠鉴定知识不能急功急利,很多初次接触翡翠的人都想一口吃成大胖子,想把其中的精髓给学会,殊不知,不先学习走路就想学会跑,有点不大可能,所以学习要一步步慢慢来。

今天念真为大家讲解的是翡翠的形成过程,这对于认识翡翠的种、水、结构有很大的帮助。

翡翠原生矿床的成因

a.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使得洋壳残块与大陆边缘的含盐软泥相混杂,形成混杂堆积,这种混杂堆积物即成了形成硬玉岩的物质基础。

b.大洋板块强烈的俯冲作用造成的高压、低温物化条件使得混杂堆积物混熔并结晶,形成硬玉岩、兰闪石片岩、钠长岩等矿物和岩石。

c.强烈的构造作用(主要是断裂作用)使原来形成的岩石强烈破碎,形成构造角砾岩、糜棱岩、千糜岩,与此同时,超基性岩受热液淋滤,使其中的Cr,Fe,Mn等致色元素进入溶液而形成“染色剂”,染色剂沿构造裂缝上升并与强烈磨细的硬玉岩相混合。

d.被磨细的硬玉岩重新胶结、结晶形成了各种颜色的翡翠。

翡翠实际上是由硬玉矿物、绿辉石、钠铬辉石组成的岩石,地质学称其为硬玉岩。翡翠是普通硬玉岩经韧性变形改造的结果,翡翠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其主要形成过程依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成岩阶段

翡翠生成的地址条件十分苛刻,它需要一个高压低温的地址环境,在特定的高压低温环境下,富含Na,AL的原岩经变质结晶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形成硬玉岩。其主要特征为;绝大部分为白色、灰白色,质地粗糙,透明度差,一般没有工艺价值,这个阶段一般没有绿色形成。

(2)成玉阶段

成玉阶段又分为两个过程,颜色介入和深入改造,才能形成有价值的翡翠。颜色介入:绿色主要由铬离子,铁离子等致色离子取代硬玉分子中的铝离子而呈色,也就是说,绿色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铬,铁等离子造成的。硬玉岩在高压条件下受构造应力作用而发生韧性变形,富含铬、铁等致色离子的流体逐渐侵入韧性变形区硬玉晶格而成色。

(3)深入改造:韧性变形一方面使原始大晶粒变成小晶粒,完成了晶粒的细粒化;另一方面在动态重结晶时小颗粒进一步生长,相互结合,有效地消除了空隙的存在,提高了透明度。有颜色的部位受到韧性变形作用改造,就可形成色、种兼备的优质翡翠。

缅甸优质翡翠的形成不仅是因为其原生矿的形成经历了成岩和成玉的阶段,还有的甚至经历了成矿后期的第三个阶段:次生改造。次生改造指原矿暴露在自然界,遭受风化作用的剥蚀,而被搬运至山下堆积,长期在水流风沙的侵蚀下,结构较松散的部分被流水冲刷走,留下质量较好的部分,我们称之为水石,水石也是业者赌石的对象。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