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数那些正在消失的老手工艺,你知道几个?

 徒步者的收藏 2016-08-25

曾经在那个年代辉煌一时,现在看起来又充满乡土气息的草根手艺,伴随我们的生活一路走来,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之后,正在逐步地淡出我们的视线,那些渐行渐远的往日岁月,只留下这一张张的照片,成为记忆当中最深处的怀念……


今日,我们盘点一下那些消失了的老手工艺,看看你知道几个?


补碗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这句话倒是有所耳闻,而这话最初就是从补碗行当传出的。提起补碗匠,老城区一些年纪稍大的人估计还有一点印象。


弹棉花

声声弦响、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而那时候的弹棉花工匠们也都走街串巷,但是转眼之间,“弹棉花”却已经成为人们的记忆。


箍桶

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挑着一个担子的木匠走街串巷,然而,随着陶瓷卫生洁具的出现,使得木质的马桶、脚桶、澡桶等用品统统退出了历史舞台,“箍桶噢”,“箍桶噢”的吆喝声也只能成为人们的回忆,一起进入了博物馆。


磨剪刀

“磨剪刀勒”、“戗菜刀”。这种故意将尾音拉得很长,还夹带一点韵味的吆喝声,对于很多人来说,仿佛依然在耳边,这一门古老的手艺已经快被城市的高速发展所淹没。


制作杆秤

过程虽然看似比较简单,但却是一件“斤斤计较”的事。传说木杆秤是鲁班运用杠杆原理发明,制作杆秤的工具——锯子、刨子、铁斧、铁锉子、凿子、钻子、墨斗,木匠所需的工具都不能少。


捏面人

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复杂且艺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用手指和小刀、小篦子、竹针塑造出各种小型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的工艺品。


吹糖人

汉族民间手工艺品之一,已经有600多年历史,糖稀是麦芽糖溶化所得,每当一只“公鸡”或一个“猪八戒”在老人的手里像变戏法一样呈现时,孩子群里都会传出一阵阵喜悦的笑。


爆米花

起源可上溯到宋朝,老底子的时候,小盆友端着盆围在炉子边,就等“砰”的那一声,出锅前、老爷爷的一下炉子,一边吆喝着“响类”,我们就捂起耳朵,哈哈哈,童年的回忆。


修钢笔

以前,在上衣衣兜里插支钢笔对于一个人的身份来说,可如今,随着电脑的普及,无纸化办公风行,钢笔在人们生活里逐渐淡出,修钢笔也成了渐行渐远的“老手艺”。


纳鞋底

依着一双巧手剪出的纸样,蜡线在银针的引导下,穿梭在鞋面与鞋底间,银针以额为磨石,鞋身木托支撑定型,在千锤轻敲之后,一双鞋子才算是完成了。


剃头匠

剃头匠是中国民间的古老职业,手艺精湛,历史悠久。现在,虽然遍地都是发廊,但这门手艺没有失传。


编竹篾

篾匠用竹子的薄片编制日常用品和工艺品的手艺人,小时候睡的席子就是这样编出来的,篾匠还会走街串巷来修补。


刻章

刻章师傅需要认得很多的字,还要懂得书法,要有一定的文字基础、自字体间的架构,现在已渐渐被电脑刻章所取代。


补锅

补锅匠走街串巷,听见“补锅嘞”嘹亮的声音,女人们就忙着找来破锅,排着队伍十分热闹,补完还装一盆水,看看漏不漏,现在已经是看不见了。


刮脸

老底子的女人就是这样美容的,用棉线像剃刀一样在脸上来回“绞动”不到半小时脸顿时就容光焕发,漂亮很多。


打铁匠

以前那会儿,到处都有打铁铺,打铁匠分大炉帮和小炉帮,弄堂里常有人吆喝“磨剪子嘞,戗菜刀”,你要是给他一把二个手指头那么宽的菜刀,他就会告诉你“没有钢刃,戗不了”,这时候,你就要去铁匠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