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力教授团队在《柳叶刀》主刊发表研究成果!

 渐近故乡时 2016-08-25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力教授团队的研究在《柳叶刀》主刊在线发表,今年6月张力教授在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对该研究结果进行了口头报告,日前研究获《柳叶刀》杂志特别快速通道发表。

研究结果显示,相比氟尿嘧啶联合顺铂(FP)方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可显著改善复发转移鼻咽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和客观缓解率。GP方案有望成为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the Lancet. 2016年8月23日在线)

研究详情

    该研究(GEM20110714研究)是全球首个评价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一线化疗方案的随机、对照期临床研究,在张力教授的主导下,全国22家中心通力协作,共入组了362例复发或转移性的鼻咽癌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入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组(GP组)或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对照组(FP组)。

结果显示,相比FP组,GP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被显著延长(7.0个月 vs 5.6个月;HR=0.55P<>),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45%;客观缓解率有显著提高(64.1% vs 42.0%P<>);GP组和FP组患者的中位总体生存期(OS)分别为29.1个月和20.1个月(HR=0.62P=0.0025)。

 

不良反应方面:GP组和FP组分别有180例和173例患者被纳入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GP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3~4级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而FP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炎。

研究意义

鼻咽癌是东南亚及华南地区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较少,但在我国则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各省发病率最高,其中又以广东省的发病率为首。

早期和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是放化疗,但绝大多数患者最终出现远处转移。约15%的鼻咽癌患者初诊时就有远处转移。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预后非常差,中位生存时间仅为20个月左右。由于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至今尚无标准的化疗方案。

张力教授指出,晚期鼻咽癌一线治疗时,临床上缺乏像一线治疗晚期肺癌那样能推荐的含铂两药方案作为标准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我们设计了这项Ⅲ期随机临床研究,这是第一项晚期鼻咽癌一线治疗的头对头比较研究。

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Melvin LK Chua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Anthony TC教授在同期述评中高度肯定了该研究结果,认为这项研究将改变鼻咽癌的临床实践,为晚期鼻咽癌的治疗提供新证据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可能作为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写进入国际指南。

张力教授的此项研究填补了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治疗领域一直缺乏高水平研究支持的空白。据悉,该项研究在ASCO年会上进行口头报告,入选Best of ASCO,获《柳叶刀》特审通道审稿并发表(10+10特别快速通道,接收文章10个工作日,发表文章10个工作日),充分体现了国际顶级刊物对该研究结果的认可;也标志着我国在鼻咽癌临床研究上进入了世界领先水平

(编译 王利军)


球肿瘤快讯杂志:肿瘤学界的参考消息

第一时间把脉最新肿瘤学进展 了解最专业肿瘤学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