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第一丞相也斗不过一个阉人,可叹

 玉稻筱麦坊米 2016-08-25

嬴政已身死,灵魂葬于骊山继续追求长生之道。

两木互撑,便是极顶。一木去,另一木如何自立。譬如秦孝公与商君。秦孝公一死,秦国老世族立即车裂商君,商君落得作法自毙的下场。

李斯忠于秦,忠于嬴政,他在秦国奉献了无与伦比的智慧,成就者千古第一丞相,但前提是,嬴政允许他居庙堂,食俸禄,享高位,显抱负,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并给与支持以及保护。

不知是君明成就臣强,还是臣强成就君明,总之在这种组合下,君明臣强成就帝国霸业。但是如今,斯人已去,嬴政时代成为绝唱,留下后人只是那如天宫的骊山古墓以及无尽后患。

最初我不明白李斯为何糊涂至此,在沙丘,为一己私利和于赵高。

转念一想,李斯也不是圣人,更不是一个有精神洁癖的崇高理想主义者,他有血有肉有担心也有惧怕。他不忍陪了自己大半辈子的脑袋和半生家业毁于这场夺王之战中。更何况,他早年主张的郡县制已然伤了秦国宗室的利益,若此时不附和于赵高,秦国宗室又如何能容他。

再说公子扶苏的仁义之心也不是嬴政的暴强征战奢侈无度,公子扶苏是否容他还是未知数。既然已有可观的条件,需当尽力为自己谋划后路,所以他接受了赵高的为他布置下的陷阱。

我想李斯颇于自负,他自信可以控制新王胡亥,也可以控制一个宦官赵高。他的自信不是没有来源。早年李斯助嬴政杀嫪毐,逼吕不韦,平成蛟之乱,又暗地控制六国朝堂走向于己手,有识人之能,对待一个阉人,岂不是小材大用。可是李斯已非当年,秦国亦非当年,他错估了形式,更错估了自己的能力。这就是他最大的缺点。

但是赵高无缺点。

赵高虽是一个宦官,但更像一个顶级杀手,更像是一个亡命之徒。权多也不压身,钱多也不耀眼,美女也不起欲念,他只是狠毒之心。

当李斯发现秦国在赵高胡亥手上风雨飘零时,他拿出丞相威严,号令群臣逼见胡亥,可是赵高却轻而易举的挟制懦弱的群臣,令李斯颜面扫地。赵高已经明白,李斯已经老了,他牵绊太多,敌人太多,嬴政这个靠山不在,无人能保。在他眼里,李斯这些举动无异于最后挣扎。是的,李斯是在做最后的挣扎,他亲手所建造的帝国也在做最后的挣扎,就毁在赵高手中。

赵高所散发出的亡命之徒的阴险毒辣、残忍无情渗透致秦宫、秦都、秦人,甚至秦国。嬴政之子只剩下胡亥一脉,蒙恬蒙毅也身死殉国,这些都是李斯默许的或者是间接导致的。 赵高向胡亥尽谗言致使李斯下狱。胡亥很自然便同意了。

两木互撑,便是极顶。一木已去,令一木无立无靠。这千古第一丞相,已做到头。如果嬴政之子留其一,如果蒙恬蒙毅不死,如果李斯不自作聪明命令儿子把叛军引导自家门口,如果李斯在沙丘不附和赵高,如果有其一,都不会是这样的局面。

但是,没有如果。

时也,势也。

天下已有举扶苏项燕之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有“大丈夫生当如此”东南天子气的刘邦,也有“吾将取而代之”亡秦必楚的项羽,他们都将是改朝换代的大人物,都有终结秦朝的能力。

在狱中,李斯定会质问自己,一生与秦,为何落此下场。

青年出上蔡,不甘沦于人之末,求学荀子,习得辅佐帝王之术,法家尽书。不惧韩非之贵,吕不韦之权,险中以《谏逐客书》得嬴政赏识,纵横捭阖,助王灭韩楚,收魏赵,降燕齐,建三皇五帝之功,立秦于万人之上,区区一阉人可比。

不尽每念悲恸,思及长哭。

他该愧对嬴政,愧对秦国基业。他自责未能及时防赵高,未能及时谏胡亥,未能及时留蒙恬,未能及时保万里江山。但是,嬴政难道没过么?

烟雾密绕,金丹仙法,嬴政要长生,沉浸千秋万代的膜拜中,想代代传承致万世,害怕这梦醒来。嬴政终于长睡,可谁能接任?留下不明的诏书,祸国的奸臣,年幼的幼子,这是国难啊!

而李斯已老,不复当年之志。

接下来,一切都是耳熟能详。

李斯,灭三族。胡亥死,嬴子婴继位,赵高死。项羽冲进咸阳,杀子婴,毁阿房,大火三日不绝。从此进入楚汉争雄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