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泉县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

 昵称10731439 2016-08-26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的一个新亮点,是当前农村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加快四化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破解当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必然趋势。为此,礼泉县委农工部部就礼泉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成立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县直农口部门和部分镇进行了调研座谈,经过分析整理,形成此项调研报告。现按照市一体办工作要求,予以报告。

基本现状

近年来,礼泉县委、县政府按照“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城乡统筹”发展思路,围绕建设生态果业大县、食品工业强县、民俗旅游名县和陕西最美果乡的“礼泉梦”,大力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目前,礼泉县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形式有:一是以“御果”产业基地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如肖山御石榴、汤房葡萄、山底御杏、史德御桃等,按照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以提升果品品质、培育新型品牌,开展田园赏花采摘、果品储藏等有效措施,实现农业增效;二是以乡村旅游为主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如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农耕文化体验地白村,按照公司+农户+家庭农场等形式,以民俗文化和文物资源为依托,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拓展农业的商业功能,实现农业利益最大化;三是以开发食品为主的农业加工产业建设,通过招引农业龙头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如以红星软香酥、心特软、子祺为代表的礼泉糕点,以新寨、磨张为代表的礼泉烙面,以通达果汁、汇源果汁为代表的果品饮料,实现农民在“三产”融合中分享红利,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进程。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796元,增长12.8%,高出全国农民收入904元。

主要做法

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布局,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2013年,礼泉县被咸阳市确定为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县之后,县委、县政府通过“跳出礼泉看礼泉、邀请专家精英看礼泉、倾听群众心声看礼泉”三看礼泉的有效途径,制定了《礼泉县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理清了“一规促三聚、四化惠三农、七改还三权”的发展思路,规划了“一心两轴三极,四园五区六片”城乡空间布局,初步形成了“11369”的新型城镇架构。工业方面,按照“存量抓技改、增量抓招商”的工作思路,依托城东食品工业园、城西中小企业孵化园、西张堡再生资源产业园、烟霞建材工业园四大园区,在优化服务、招大引强上做文章,不断壮大县域工业经济总量。农业方面,规划了关中环线沿线现代农业示范产业片区,南坊、叱干北部山区优质苹果产业片区,昭陵、石潭旱腰带的石榴葡萄御杏产业片区,史德、新时早熟苹果御桃产业片区,烽火、阡东优质粮食和蔬菜产业五个片区。在旅游三产方面,规划了泾河河谷、东庄水库、建陵、昭陵、袁家、礼泉湖组成的3字型的旅游观光片区,着力打造“唐宗圣地、梦幻河谷、御果礼泉、关中印象”四张名片,将果业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打造四季御果之旅特色品牌,以旅游业带动餐饮娱乐、物流信息等第三产业繁荣发展。同时,围绕交通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加快一、二、三产业的深度扩展,构建城市建设与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与农村经济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相互促进的空间布局,推进壮大农村经济发展。

坚持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引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2012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抢抓全省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政策机遇,以林果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依托,将农业观光、农耕体验、休闲农业与大唐文化有机结合,打造“四季御果”之旅品牌,全力启动了白村、肖山、袁家、汤房等10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共完成投资4.6亿元(其中整合资金3.43亿元,自筹资金1.17亿元),创建省级农业园区4个,市级6个,建设高标准农田3.1万亩,新建果游结合示范点5处,发展各类水果3万亩,建成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个,设施农业示范基地6个,累计引进袁家旅游开发公司、嘉航饲料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建成农业机械示范村10个,建成果蔬汁冷库68座,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2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90家,基本实现了“基地+农户”的园区经营管理模式,有力推进了“一村一品”向“一镇一业”的转型,实现了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形成了以粮食、畜牧、设施蔬菜、优质苹果、特色杂果、休闲观光为主的8大产业板块,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坚持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培育现代职业农民队伍。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驱动力,是礼泉县实施富民强农的一项重大战略,全县以搭建学创研为主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为平台,坚持以引进培养领军人才、组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培育现代职业农民队伍为重点,大力推行“大荔模式”,围绕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整合农业、果业、人社、科技等培训资源,积极鼓励组织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开展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程,实现了推广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果品裂果等6项先进适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培育现代职业农民800人,新建农民科技创业孵化园、现代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20多个,袁家、白村被授予省级生态科技示范村。2014年,接待旅游人次6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2亿元,

坚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推进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加快重点环节改革步伐,围绕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扩权强镇等方面,制定印发了《礼泉县七项政策改革》和《礼泉县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工作意见》,确定了烟霞镇、白村和袁家村等3个城乡一体化改革示范点,将原隶属县农牧局管理的乡镇农技站、经管站及产业发展、项目投资、安全生产等涉及民生的27项审批权交由乡镇管理。同时,在镇上全面推进便民服务工作,实行“一站式”办公,推进政策改革。目前,共受理各类事项3000余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同时,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在北部南坊、昭陵等5镇全面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目前已流转土地10.4万亩,占耕地总资源的22.34%。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已完成农民进城落户15479人;在涉农资金项目整合方面,研究制定了礼泉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方案,整合资金7.05亿元,重点扶持果业转型升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和万头生猪大县三大项目建设。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必将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活力,使农业农村发展迎来黄金期、一二三产业实现有机融合发展。

存在问题

思想观念不够创新,工作推进力度还不大。部分乡镇和部门在农业项目建设中习惯于就农业抓农业,工作思路和举措创新不够,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等靠要”思想,习惯于给多少钱办多少事,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农民收入结构仍不合理。主要农产品在深加工、储藏、包装、品牌建设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相对滞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从去年农民收入的四项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2820元,增长21.6%;家庭经营性收入5850元,增长8.7%;财产性收入1330元,增长12.7%;转移性收入796元,增长5.7%。这些指标虽然均保持了一定增长,但收入结构仍不合理。

农村管理亟待加强,改革推进缓慢。进入新时期以来,农民思想意识发生深刻变化,参与集体事务积极性降低;部分群众因缺乏作务技术、经营管理不善、投入不足致使果品效益下降,甚至撂荒;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同步,土地流转规模小、周期短、形式单一,不利于农业规模化发展;个别村“两委会”班子软弱涣散,无力承担农业农村工作重担,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对滞后。

几点建议

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一是要积极推进优质小麦和地膜玉米、时令水果、大棚蔬菜(县长菜篮子工程)、休闲观光农业、标准化养殖场等优势产业基地建设,新建烽火、石潭、烟霞3个设施农业示范基地,进一步推进优势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二是要全面实施白村、肖山、袁家、东黄等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提升工程,加快绿天地、石潭新同等6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土地、资金、科技等要素以及涉农项目向园区聚集,逐步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的特色产业。三是要坚持把示范园建设作为果业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完善提升果业转型升级五年规划,积极实施“四引三建一创”工程,每镇至少新建100亩以上经济效益好、管理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果业示范园,促进礼泉苹果产业标准化、市场化、信息化发展。四是要积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政校合作机制,不断加大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试验示范、应用推广和技术培训力度,力争年内引进推广石榴新品种1个,创建示范协会1-2个。五是要加强农业生态治理。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年内新认证农产品无公害基地3个,推广无公害标识20万枚。同时,要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工作,加快农业保险制度化建设,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不断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要发展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政策扶持、股份制改造等手段,分类扶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建家庭农场20个,培育示范社10家。二是加大龙头企业招引力度,重点招引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发展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每年新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三是要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农村冷链物流、农超对接等农村新型流通业态。四是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库两证”工程,每年培育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企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1000人。

大力实施品牌塑造和市场营销工程。用品牌占领市场,提升效益。一是要加快品牌培育力度。立足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原则,实施商标战略,将礼泉御石榴、小河酥梨、史德鲜桃等统一注册为“礼泉御果”商标,打响礼泉御果品牌,在此基础上,邀请专家(浙江大学贾枭教授)帮助我们策划一个有礼泉特色的农产品公共品牌,提高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二是要加大品牌营销力度。将果品营销与旅游资源结合起来,以旅游促营销,在关中环线、袁家景区停车场、旅游路和高速出口设置“礼泉御果,国色天香”标志牌,并通过举办礼泉赏花节和采摘节活动,开展乡村休闲旅游文化和农业技术交流,提升优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与京东、荣华等企业合作,借助电商和微信平台,以及在杭州、南宁、成都等地建立的果品营销窗口和直销店,线上线下,优势互补,多渠道销售礼泉特色农产品。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支持电商、物流、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有机对接。四是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等监管制度。

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重点做好四个结合。一是要把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切实抓好烟霞镇、西张堡镇、叱干镇、史德镇和17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2015年,建成村级互助幸福院26个,完成农民进城落户1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9.6%。二是要把小村并大村与新型农村社区结合起来。按照“有条件的小村并大村、大村建社区、先行试点”的发展思路,重点抓好白村、袁家等市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打造典型,积累经验。三是要把旱腰带地区移民搬迁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继续做好“双包双实现”扶贫工作,特别是要在提高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的精准度上下功夫,力争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四是要把培育富民产业与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就业相结合,大力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不断加大农民工培训和就业力度,每年完成就业培训1100人,创业培训500人。

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一是要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步伐,在此基础上,在全市率先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发挥市场的信息传递、价格发现、交易中介等功能,让农村资产活起来。二是要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白村、袁家为试点,通过组建村镇银行和土地银行,实现土地与金融挂钩,让土地成为流动资产,最大程度地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三是要积极推进农村市场经营主体股份制改造,有针对性地选择引导2-3个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试点,以租金+干股等形式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要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在县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等流转服务平台的基础上,选择1-2个有条件的镇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工作,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要统筹抓好财政涉农资金整合、镇村综合改革、国有林场改革、水权水价改革等其他农村改革任务,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奠定牢固基础。

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一是要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深入开展十八届四中全会、中省市1号文件精神大宣讲、大培训和平安礼泉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各级领导、涉农部门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法治观念,引导农民增强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引导支持农民通过合法途径维权,理性表达合理诉求。二是要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村“两委”职责和村委决策管理程序,健全村民对村委监督机制,加强对村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确保监督务实管用。三是要扎实做好村级两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加大后进村软弱涣散班子整顿力度,为村域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