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路蝉声悦古今

 芝润斋 2016-08-26



一路蝉声悦古今

暑气未消,天依然闷热。窗外的蝉鸣声,却渐渐消歇,这些栖息于树木高处,为整个夏天不遗余力鸣唱的小生灵,短短数月后,就要告别这一轮回了。




蝉鸣

对于鸣蝉,古人多是给予赞美的。当年,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屈居下僚十多年刚升为侍御史后,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身陷囹圄之时,囚禁他的地方有古槐数棵,“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




骆宾王听到蝉的鸣叫,想起了自己失路艰难的遭际,写下了《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是乐观的,我们只听到过它们竭尽全力的鸣唱,在短暂的时光中,唱完自己的一生,然后抱着树枝从容走向死亡。诚如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所说:“人人都在报复这个世界。我的报复则是把痛苦和烦恼深深地压在心底,让我的笑声愉悦所有人。”这就是蝉的精神,用歌声歌颂夏天,歌颂酷热,歌颂生命里的每一缕阳光和大风。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之所以声音远布,是因为身在高处,而不是凭借秋风的外力。这首咏物诗,物我互释,咏物中尤多寄托,其深层意义是咏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借蝉写自己流落江湖之感的,还有一生不得其志的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这首诗前半首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居高清雅,餐风饮露,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后半首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不如归去。闻蝉而想到自己,有同病相怜之叹。




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蝉朝饮甘露,暮宿高枝,夏生秋亡,生命短促。诗人们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人生,以自然界的风雨,观照人生的无常




庄子有言,生命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朱熹曾写过一首《宿寺闻蝉作》,借此感慨时光的流逝。“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





听到鸣蝉之声而悚然心惊,岁月的流逝,按着既定的节奏,从不变更,更不会因人因事而停留。作为个体,蝉自然微不足道,可是人呢,与蝉相比,一样转瞬就湮没在洪荒岁月中,留不下丝毫的痕迹。



蝉声微弱、渐渐归于消歇的初秋,虽然有了凉意,不再溽热,但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曾经那些声嘶力竭的蝉鸣,忽然变得那么美好,正是它们的陪伴,不知不觉,就一起度过了难耐的盛夏。


玉雕蝉欣赏

Cicada






(完)



图:综合网络

文:头条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