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升白针怎么用?

 手机网文摘录 2016-08-26

昨天有一位肠癌患者按期过来化疗,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2.4X109/L,中性粒细胞0.7X109/L。患者说上次化疗后1周出现白细胞低,1.5X109/L,在当地医院打了升白针,第二天复查白细胞9.3X109/L,患者未再复查血常规,直至昨日入院。


相信很多化疗患者都曾遇到类似的情形,临床上经常有患者咨询我们什么时候用升白针?用多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化疗后血常规的变化规律。


绝大部分的化疗药物对骨髓都有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贫血,血小板下降。其中红细胞的寿命最长,大概为120天,血小板寿命大约为8-12天,白细胞寿命为5-7天,所以化疗后白细胞下降是最常见的。


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规律


白细胞下降的最低点可能出现在化疗后的7-10天,因此我们推荐患者化疗后要定期复查血常规,一来是如果白细胞低下,需要及时升白,预防感染;二来上一次血象的异常程度可作为下一疗程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的依据。


白细胞下降有什么危害呢?


白细胞于我们人体的作用相当于边防战士于我们国家的作用,它是我们身体抵抗感染的卫士,因此白细胞下降之后容易合并感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每次化疗过程中及化疗前需要检测血常规的原因,如果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太低,我们会推迟化疗,待血象恢复之后再给予化疗。对于一些根治性化疗,化疗的时间强度与疗效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需要确保化疗能够按时进行,为此,如果临床上预料到该方案可能会引起白细胞下降,我们将给予预防性的升白针。


升白针的使用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预防性和治疗性。


预防性升白


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可将治疗后白细胞下降的风险分为三个等级:


高风险(>20%):预防性给予升白针治疗,如胃癌化疗使用三药方案:多西他赛+顺铂+福尿嘧啶


中风险(10-20%):根据患者情况考虑给予升白针,如mFOLFOX6方案,伊立替康/顺铂,表阿霉素+顺铂+5福尿嘧啶/卡培他滨,FOLFIRINOX三药方案等。


低风险(<>


对于中风险的情况可进一步根据患者因素考虑是否预防性使用升白针。如果患者具有以下任何一个因素的,可考虑给予升白针,没有危险因素的可观察。


(1)既往接受过放疗或化疗


(2)持续性的中性粒细胞缺乏


(3)肿瘤侵犯骨髓


(4)近期有手术和/或开放性伤口


(5)肝肾功能异常


(6)65岁以上患者接受全剂量化疗


每程化疗前重新评估患者是否需要使用升白针。


升白针预防性使用的用法是:


长效升白针,化疗后24小时可使用,1次皮下注射


短效升白针:化疗后24小时或化疗后3-4天开始使用直至度过化疗后白细胞的最低点(一般在化疗后7-10天)。


治疗性升白


对于没有预防性使用升白治疗,在化疗后出现白细胞下降,我们需要根据下降的严重程度和下降的时间点来判断如何升白。

除了白细胞下降还有一种更加严重的情形叫发热性中性粒细胞缺乏(FN),是指出现空腔温度升高超过38.3°C或>=38.0°C超过1小时同时伴有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0.5x109>


升白治疗的副反应


最常见的副反应是肌肉骨头疼痛,常见的是腰骶部骨头疼痛,这是骨头造血的表现,除此以外可能出现水肿,发热,乏力,感冒样症状。


具体的临床操作


临床中我们建议患者化疗结束后每3-5天复查一次血常规,尤其对于多次化疗的患者,更应该密切监测血常规,如果白细胞低于3.0X10/9,可考虑开始升白治疗,升白之后白细胞升高呈双峰型。第一峰是用药后2-3天,5-6天降到最低,后又升高,8-9天达到高峰。第一峰是升白针促进骨髓血池中已经有的成熟粒细胞向外周释放的结果。第二峰是升白针刺激骨髓粒系造血祖细胞增殖与分化成熟和释放进入对周血所致。出现第二峰才真正起到动员骨髓造血的作用。


升白针的使用时间建议不少于3天。如果时间太短,仅能引起第一峰,而且停药白细胞容易降到最低点而出现感染、发热。在打升白针的过程中也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以免过度造血产生类白血病现象,一般白细胞>10X109/L即可。


不建议在化疗后当天打升白针,也不建议打完升白针当天就化疗,两者间隔时间最好大于24小时。主要是避免升白针刺激产生的中性粒细胞会被化疗药物破坏,加重化疗对骨髓储备功能的损伤,增加骨髓抑制的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