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为什么要用升白针 化疗后的1到3周,外周血中的血红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通常会相继降到正常水平以下,表现出“骨髓抑制”。 其中粒细胞的生存时间最短,只有6-8小时,因此粒细胞下降通常最先出现,当中性粒细胞数减少到 1×109 / L时,患者的免疫力就会降低,容易受感染、发热,而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FN)则是化疗最严重的临床并发症。 ![]() 研究报道,一般的骨髓抑制化疗方案的FN发生率在13%-21%,而乳腺癌、肺癌、食管癌、卵巢癌患者的FN发生率明显会更高,可达到28.1%、15.6%、15.6%、12.5%。 ![]() 一旦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伴随发热,患者将承受两类后果。一是被迫降低化疗剂量、延迟化疗时间或更改方案,最终难以达到预期的疗效。尤其对于某些乳腺癌或淋巴瘤的根治性化疗,患者可能因此错失治愈的机会。二是如果控制不好,常出现严重感染导致患者死亡。 所以,预防或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保证足剂量化疗或剂量密集化疗的根本。临床上首选药物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俗称“升白针”。 02哪些患者需要升白针预防 既然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打升白针。指南从化疗方案、患者因素两个方面将FN的发生风险进行分类。 ·化疗方案· 首先是按化疗药物的选择、联合或是序贯、剂量强度与剂量密度等将化疗方案进行风险分层。 对于高风险(FN发生率>20%)的化疗方案,无论治疗目的是治愈、延长生存期或是改善疾病相关症状,均建议预防性使用升白针。 对于中风险的化疗方案,如果患者有任一项自身风险因素,则建议预防性使用升白针。 对于低风险的化疗方案,不建议常规预防性使用升白针。 如果患者正在接受治愈性化疗或术后辅助化疗,但存在FN等可能导致死亡的不良预后因素时,也应考虑预防性使用升白针。 ![]() ![]() ![]() ![]() ![]() ·患者因素· 在每次化疗周期开始前都应该进行FN风险评估。如果前次化疗周期中患者发生FN,而本次化疗也未降低剂量强度,则应考虑预防性使用升白针。 ![]() 03哪些患者需要升白针治疗 对于化疗后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如果没有发热的情况,并不需要急于使用升白针。如果出现了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即已经符合FN指征,首选的治疗是及时给予抗生素。只有发生FN且符合下列指征时,才需要使用升白针治疗。 ![]() 对于已经接受了预防性长效升白针的患者,一般不建议额外给予短效升白治疗,除非危机生命的粒细胞减少症状持续超过3 天,考虑使用短效升白针补救。 对于接受预防性短效升白针的患者,出现FN后,应继续采用短效升白针治疗。 对于未预防性使用升白针的患者,出现FN后,经评估后有风险因素,可考虑使用短效升白针治疗。 此外,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中性粒细胞<1×10^9/L或白细胞<2×10^9/L时,感染风险明显增大,也可以紧急使用短效升白针治疗。 由此可见,无论是预防性使用还是治疗性使用升白针,都是为了缩短白细胞减少持续的时间,让患者安全度过感染及并发症高发的危险时期,所以要根据患者的身体和治疗情况来灵活确定。 不过切记,食补不能代替治疗!如果出现了贫血的指征或治疗方案对血红蛋白有特殊要求时,对症用药才是最主要的手段。 04短效升白和长效升白怎么选 升白针有长效和短效之分,两者的有效活性成分相同,都是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所以疗效相当。区别在于长效剂型使用的聚乙二醇化技术增加了其水溶性,降低了毒副作用,延长了体内循环半衰期。所以指南推荐预防性使用长效升白针,可有效避免延迟用药和提前停药的情况,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化疗方案足剂量足疗程实施。 不过短效升白针在临床应用的范围更加全面。因为长效针的半衰期长且不充分,可能会造成剂量密集型化疗患者的造血功能受损,无法配合化疗方案的灵活选择。所以短效升白针更适合治疗性升白和每周化疗方案的预防性升白。 但无论长效还是短效升白针,都会有明显的骨痛副作用,这是由过度加快骨髓造血细胞生产白细胞造成的。不少患者反映,长效升白针的疼痛时间会更久一些,也更加剧烈,往往需要使用止痛药。 ![]() 我国市场上短效升白针已有惠尔血、瑞白、吉粒芬等多款产品,长效升白针也有三代,第一代的新瑞白、津优力、申力达,第二代的艾多,以及新近获批的第三代亿立舒。 短效升白针一针大约80元;长效升白针要贵许多,一针要2000元左右,属于医保乙类,但报销条件严格“限前次化疗发生过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发热的患者”。近年来,长效剂型已逐渐攀升至升白针市场的70%,可见长效针正日益成为升白的主流。 05日常升白策略 若考虑升白针的费用问题,日常也有一些等效的药物可以替代。 口服升白的西药有利可君、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等,中药有地榆升白片、复发皂矾丸、生血宝合剂、生白合剂、益血生胶囊等。其中,利可君是口服西药中效率较高的,有效率达到60%-70%。 另外,想要从根本上让身体制造白细胞,还是要补充造血必需的营养元素,饮食上应该以高蛋白、高能量为主,同时特别建议补充肿瘤专用的营养补充剂。 所以在骨髓抑制2级之前,通常可通过口服升白药和饮食来改善。 但如果出现了使用升白针的指征,或者马上要开始下一周期化疗了,但白细胞状况又不理想,此时快速见效的升白针就是不错的选择了,毕竟如果因为白细胞过低影响肿瘤治疗就得不偿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