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自然灾害中,火灾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发生频率较高的灾害。火灾即是“天灾”,也是“人祸”。所谓“天灾”,大多因雷电、干旱等气候原因导致森林大火或一些建筑物失火,此类火灾约占1.8%;“人祸”则是生产、生活中不慎、或战争、或火等原因引起。 火灾中被浓烟熏死呛死者,是被火烧死者的几倍。在一些火灾中,被“烧死”的人实际上是先烟气中毒窒息死亡后遭火烧的。浓烟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人吸入一氧化碳的允许浓度为0.2%,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3%时,人吸上两口就会失去知觉,吸入1~3分钟就会导致死亡。 救援人员应掌握火场烟雾的特点、火场烟雾中表现、火灾的扑救措施、如何报警以及火灾的救护要点,以便及时、有效、科学地施救。
救援原则 发生火灾后,要根据情况,因地制宜开展救援。 (1)报警 不论何时何地,一旦发现火灾,立即向119报警。 报警内容:起火单位、地址、燃烧部位、燃烧物质、起火原因、火势大小、进入火场路线以及联系人姓名、电话等,并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进入火场。
(2)扑灾 火灾初起阶段火势较弱,范围较小,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就能迅速将火扑灭。据统计,70%以上的火灾都是在场人员扑灭的。如果不“扑早”,后果不堪设想。对于远离消防队的地区,首先应号召群众自救,力争将火势扑灭于初起阶段。通常可使用灭火器、自来水或盆缸的存水浇火,使燃烧物迅速冷却,达到熄灭的效果。也可使用窒息、扑打等方法扑灭较小的炎势。
(3)撤离 发生火灾时若火围困,应想方设法尽早撤离。起火后10~15分钟,一氧化碳过人体接触的允许浓度,而空气中氧含量又迅速下降,火场温度已接近400℃左右,此时人在火场是相当危险的,逃生时间应在15分钟以内。 1、匍匐前进,逃出门外 火初起,烟雾大,热气烟雾向上升,应弯腰低头或趴在地面匍匐前进,用湿口罩、毛巾捂住口鼻,逃出门外。若火势来自门外,开门前应先用手探查门的温度,如已发烫,不宜开门。 2、浸湿外衣,冲下楼梯 楼梯已着火,火势尚不很猛烈时,披上浸湿的外衣、毛毯或棉被冲下楼梯。 3、利用阳台或坚固的绳索下滑 若房间火盛,门被烈火封住或楼梯已被烧断,无法通行时,利用阳台或铁质落水管向下滑。也可将绳子或床单撕成条状连结起来,一端拴在门窗栏杆或暖气上,另一端甩向楼下,然后攀附向下滑。 4、被迫跳楼时要缩小落差 若楼层不太高,被迫跳楼时,先扔下棉被、海绵床垫等物,以便缓冲,然后爬出窗外,手扶窗台向下滑,尽量宋缩小落差。 现场救护 (1)迅速转移伤病员 应立即离开烟雾环境,将伤病员置于安静通风凉爽处,解开衣领、腰带,适当保温。对于高浓度的硫化氢或一氧化碳污染区和严重的缺氧环境,必须立即通风。救援人员需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对其他毒物也应采取有铲的防护措施。 (2)立即抢救生命 保持呼吸通道畅通,对跳骤停者实施心肺复苏。 从以下方面判断是否有吸入烧伤:
(3)保护创面 迅速脱去或顺衣缝剪开伤病员的衣服,摘除饰物,暴露创面。创面要用清洁的被单或衣服简单包扎,尽量不要弄破水泡,保护表皮,防止 创面污染。严重烧伤者不需要涂抹任何药粉、药水和药膏,以免给入院后的诊治造成困难。伤员口渴可饮淡盐水。 上期问题: 地震时你在室内,哪种逃生方法是错误的?( A、赶紧往外跑,必要时可以破门窗而出 )地震来临时,有时间最好跑到室外的空地上,但如果楼层高来不及,最好的办法是躲在高桌子、家具旁边、底下,或者小开间里。 回复【定位】查看自己的坐标位置 回复【救援】查看国内民间救援队目录 微信名:掌上应急 微信ID:zsyj888 普及自救互救、安全常识 提供防震减灾救援案例分享 |
|
来自: yangqing5417 > 《应急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