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铜时代从这里开始

 常有理 2016-08-27

1959年夏天,中国科学院古史学家徐旭生先生来到河南偃师市二里头村,边走边弯腰拾起土里一块块陶片。他的举动被从旁边经过的一位农民看到,这位农民不以为然地说:“不过是块陶片,我们这里多得是。”这句不经意的话,不仅为徐旭生,更为中国考古学界带来一个惊人的发现。这个曾经僻静的村落——二里头村,经过此后考古工作者半个世纪的发掘,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包括玉器、陶器,最令人惊讶的是发现了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铸铜作坊。而二里头,也被众多学者认为是夏朝的都城。

▲铜铃 二里头出土

▲铜盉 二里头出土

▲青铜爵 二里头出土此铜爵1984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第九号墓葬,口呈椭圆形,前有长流,后有短尾且上翘,在流与口连接处皆有两个矮柱。腹部断面呈椭圆形,下腹略鼓。腹部装有一鋬(pàn 器物侧边供手提拿的部分),下有三支细高三棱实足。整件器物没有任何纹饰。

这尊铜爵距今3000多年,是中国青铜文化中最早出现的青铜容器之一,也是最早的青铜酒器。

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古代先民在纯铜(红铜)中加入锡或铅,便得到青铜,也由此开启了一个时代。与纯铜(红铜)相比,青铜强度高且熔点低(25%的锡冶炼青铜,熔点就会降低到800℃。纯铜(红铜)的熔点为1083℃)。青铜铸造性好,耐磨且化学性质稳定。

青铜业的出现与发展必须具备必要的矿产条件,中原地区古人开采金属矿遗迹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中游的晋南和豫西,主要产铜和锡,二里头文化也在这一区域。优厚的矿产资源为人们冶炼青铜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有块范法和失蜡法两种基本的方法,此外还有分铸法、焊接法等工艺。

二里头的青铜器铸造还在起步阶段,使用的普遍为块范法。这一技术离不开陶器烧制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匠人在不断地实践中摸索出,陶是铸范的最佳选择。

单范法单范法,就是在平坦的泥土和石板上进行掏空,形成理想的器物外形。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青铜时代初期,用于制造扁平斧,短剑或其它结构简单的物品,单范的范铸主要为石范。二里头文化时期出土的兵器,都是扁平的实体器具,普遍采用单范铸造法。

▲青铜钺 二里头出土

▲双翼铜箭镞 二里头出土

合范法所谓“合范”,是指铸造用的“范”不是一体的,而是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制作铸件时合为一个整体,将其固定,浇注铜液,冷却后再分开。青铜容器或是其它较为复杂的器物都需要用合范法来制造。  

▲陶范 二里头出土合范法的特点是一般一范只做一件,内模外范,因此早期青铜器都是独一无二的。

▲陶范 残断面

▲陶范 型腔面

分铸法二里头文化的青铜酒器造型相对比较复杂,在铸造过程中普遍使用复合范法铸造范型,在器型各部分之间的连接上采用的则是分铸法。

分铸法又可以分为分铸嵌入法、分铸铆接法、分铸铸接法和分铸焊接法。

▲乳钉纹青铜爵 二里头出土二里头青铜爵的铸造方法主要是采用分铸嵌接法,就是先铸附件,然后将铸好的附件放置到主体模子上,制作主体范时将附件的一部分嵌入主体范内,再浇铸主体。

▲青铜斝 二里头出土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斝表面光滑,器型整洁,正是二里头青铜分铸铸造技术不断创新完善的体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在官营作坊区南部临近古伊洛河的高地上,发现并发掘了一处大型青铜器冶铸作坊遗址,面积有一万平方米以上,使用时间自二里头文化早期直至最末期。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

▲二里头遗址铸铜作坊的位置图这些遗迹主要包括浇铸工场、陶范烘烤工房和陶窑等。作坊遗址内发现的与青铜冶铸有关的遗物有陶范、石范、坩埚、炉壁、炼渣、铜矿石、铅片、木炭和小件铜器。

有学者推测,统治者把铸铜作坊安排在都邑中心区的最南部,一则是因为这里靠近伊洛河故道,可以为青铜器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二则可以避免冶铸行为对宫殿区造成的污染。

已有资料显示,在二里头时代能够铸造青铜礼器的作坊仅此一处,反映了早期王朝对这种关乎国家命脉的“产业”的垄断。 

在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国的青铜时代开始真正的发端,带着它的原创性与独特性即将走进它的鼎盛时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