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北泥塑文化传承之路

 洁洁赢 2016-08-27
李正卿的泥塑作品《竹林七贤》
 泥塑作品《支前》纪念淮海战争胜利64周年

正在制作泥塑金蟾的李正卿。

  又是一轮寒潮来袭,握着冰冷的金蟾泥胚,“泥塑李”满是沟壑的双手禁不住颤抖起来。

  “构思了很多大型作品,可精力和体力却跟不上了,只能做这些小物件,不服老是不行啊。”“泥塑李”说,他已经79岁高龄,如何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北泥塑技艺传承下去,是他眼下最大的牵挂。

  泥塑人生

  泥巴有极强的可塑性,构思好素材,经巧手加工,就能创作出各种精美的工艺品。民间艺人用天然廉价的材料,制作出式样逼真的作品。在淮北市众多民间技艺中,泥塑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李正卿热衷泥塑创作,既因为耳濡目染,又出于内心的喜爱。

  1937年,李正卿出生于临涣镇四里村井营孜庄,那时,包括祖父和父亲,他们家族里的上几辈人都在从事庙塑创作,技艺精湛,学徒遍布江淮大地。

  2012年4月,记者曾在临涣镇夹河村,采访过远近闻名的民间泥塑艺人冯德香。他告诉记者,其泥塑技艺也是祖辈传下来的,祖父还曾为临涣城隍庙、相山庙等周边多家庙宇创作过塑像和壁画。为了精益求精,父亲冯怀山曾拜在李正卿祖父门下学习泥塑技艺。不过,因李正卿的祖父年事已高,后几年都是身为大师兄的李正卿的父亲代其授艺。

  小时候,李正卿经常“泡”在父亲身边,学习泥塑和扎纸、书画、刻印,打下了良好的艺术功底。初中毕业后,他成为濉溪县剧团的一名舞美设计,也并未将这项祖传手艺荒废,而是利用业余时间不断精益求精,创作出大量在淮北及周边地区屡获奖项的作品,剧团演出用的很多道具也出自他的手笔。

  因创作的泥塑作品惟妙惟肖,寓意深刻,李正卿被尊为“泥塑李”。2014年6月,安徽省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正卿作为淮北泥塑传承人榜上有名。

  后继乏人

  李正卿的工作室,位于濉溪老城的前大街,石板街的尽头,名曰“淮北民间艺术研究院民间泥塑传承基地”。

  泥塑传承基地曾是李正卿的住处,为了方便“授业解惑”,他说服家人,将住处改造成工作室,自己搬至他处居住。

  1995年,李正卿光荣退休,有了更多时间钻研泥塑,前前后后带了3个徒弟和无数泥塑爱好者。

  “其中一个徒弟有很好的美术功底,悟性高,上手快。可他到淮南上班后,就没太多时间搞泥塑了。”李正卿告诉记者,虽然子女们都很优秀,可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如今,在他手中尚未发扬光大的泥塑技艺,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

  2014年,冯德香去世的噩耗传来,悲恸之余,李正卿有了更多担忧:冯德香共收过4个徒弟,他们纸扎手艺学得都很好,可惜泥塑手艺均不精湛,基本算是失传了。如今,他的徒弟中,也尚无能具备出师水平之人。

  “前阵子天气适宜,我创作了几个大型作品,累出几场病下来。我就盼望着,能尽快改善教学环境,培养出更多泥塑能手,把这项传统技艺发扬光大。”李正卿说,只要有人想学,他随时免费教。

  政府助力

  李正卿的工作室里,摆满了饱含他多年心血的数百件作品。其中,有他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创作的系列作品《伟大胜利》,纪念淮海战役胜利64周年创作的系列作品《支前》,还有汇聚抚琴《广陵散》的嵇康、饮酒佯狂的刘伶等人的《竹林七贤》……件件作品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他说,经常有人登门高价求购,但他认为“这些作品凝聚了他几十年的心血,应该能为后人留点念想”,均予以婉言拒绝。

  这些作品旁,还排放着一些稚气未脱的半成品,有小猫小狗,还有大头娃娃“红领巾”。李正卿介绍,常有学生慕名前来,这些半成品都是他们的“杰作”。当天下午,他还要前往附近一所小学,为孩子们上泥塑课,“泥塑看起来简单,但即使有美学功底,没个三五年也很难出师。要想学到手,就得长年累月地下功夫。”

  近年来,为了将淮北泥塑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发扬光大,让这项绵延千年的古老艺术传承下去,淮北市各级文化部门通过多种方式予以宣传、推介,淮北读者节组委会也多次将李正卿请到活动现场。周边地区的多所高校和小学也发动师生,定期到传承基地接受李正卿的教学。

  2015年,濉溪县文化旅游体育委员会就帮助李正卿从省里争取到10万元非遗项目专项保护资金。为了向淮北泥塑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2016年年初开建的濉溪县文体中心也专门为其预留了一块场地。此外,濉溪县民俗馆近期有望动工,也能为他提供一个兼具展览、教学功能的展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