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心真能死人?一个18岁女孩伤心死了

 朱觉超 2016-08-27


导读:因为伤心欲绝而导致的心脏病,真的存在!


文:岚逸筠篁

来源:“医学界”微信号


最近一则新闻引发了大家关注,山东18岁女孩徐某近万元学费被诈骗电话骗走,难过至死。


据悉,发现被骗后,徐某当晚就和家人去派出所报案。回家路上,她突然晕厥、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于21日因心力衰竭不幸离世。现在,山东省公安疔已要求地方公安部门彻查此案。



女孩已无法进入向往的大学生活,生命已经定格


大家对于骗子的恶劣行径表示愤慨,也为死者私人信息被泄露感到费解,因为与此同时,死者同学也接到了各种诈骗电话。但让界哥感到奇怪的是,几乎所有媒体在阐述死因时,都以“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来描述。有朋友问界哥,不是说女孩平时身体健康,没什么毛病,怎么会突然心跳骤停?伤心欲绝就真的损伤心脏?


如果女孩真的在发病前没有任何器质性疾病存在的话,界哥能想到的也只有一种疾病能造成这种后果——“心碎综合征”,不是界哥瞎扯,而是这种疾病真和伤心有直接关系。


因为心碎,导致“心碎”


“心碎综合征”,学名Takotsubo心肌病(TCM),又称应激性心肌病、心尖球状心肌病、Gebrochenes-Herz综合征等等。这种疾病由日本学者在1990年首次报道,由于本病发作时心尖呈气球样与传统日本渔民捕获章鱼的壶状陷阱圆形底部和窄口相似而命名(Takotsubo就是章鱼壶)。




造影中,TCM患者像章鱼壶一样的心脏(图片来源:Wikipedia)


这是一种突发的非缺血性短暂心肌收缩异常疾病,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二的TCM患者在经历了重大情绪事件(如爱人身亡、离婚、分手等等负面影响,也有太过于Happy导致发病的情况)后发病,并进而导致急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心室破裂等等。


可能的机制是由于情绪应激导致儿茶酚胺释放产生心肌顿抑和微梗死的影响。其它机制包括多支心外膜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和受损心肌脂肪酸代谢异常。而TCM患者中,女性患者高达90%,则可能是因为情绪应激时,雌激素促进了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的释放。


TCM患者一般表现为胸痛、心电图ST段抬高和心肌酶水平升高,与急性心梗(AMI)的表现是极为相似的,非常容易被误认为前壁心梗。然而,就如前面所说,TCM是非缺血性心肌病,不存在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或栓塞的情况。


因此梅奥诊所的改良标准指出,TCM的诊断必须包含所有下列四项标准:


1、左心室中段伴或不伴心尖部的短暂运动功能减退、运动障碍、运动缺失;


2、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超出单一心外膜血管分布可以存在或不存在压力刺激;


3、无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CAD)或急性斑块破裂的血管造影证据;


4、新发心电图异常(ST段抬高和/或T波倒置)或肌钙蛋白水平轻度升高;排除嗜铬细胞瘤和心肌炎。


而在治疗上,主要以经验性和支持性治疗为主,在血流动力学状态允许的情况下,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能会有所帮助。一般来说,TCM患者预后良好,在4~8周后可自然康复,但复发率较高。


回到案例中,据医院接受采访时透露,徐某登上三轮车后几分钟被父亲发现意识全无,送到医院时已经是心跳呼吸骤停的状态,这有可能是TCM引起的恶性心律失常。虽然经过了医院抢救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但是由于送院途中没有及时抢救,抢救黄金时机已过,


呼吸、意识仍未恢复,最后的悲剧注定无法避免。


诈骗犯的罪行导致悲剧发生固然可恶,但如果我们的急救技能普及工作做得更好一点,恐怕这条鲜活的生命还有挽回的可能。


后记:就在界哥准备发稿时,山东媒体又传来噩耗:还是在临沂市,家住临沭县的大学生小刘22日也遇到了电信诈骗, 被骗了2000元的小刘同样伤心欲绝。全家人安慰了他,也没当回事,但没想到23日早晨起床后,发现小刘猝死在沙发上。两起相似的案件,同样的猝死情况,界哥觉得两位学生的去世已经和“心碎综合征”脱不了干系了。两件事同时发生则更加激起了民众对于电信诈骗和私人信息泄露的愤怒。


(本文为“医学界”原创,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