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少年书法杂志| 篆尚婉而通

 夕夕罗7709 2016-08-27
《青少年书法》杂志内容精选·书学课堂
书法名言阐释之三十三
篆尚婉而通
文/卢 仰

“篆尚婉而通”来自孙过庭《书谱》中的论述。我们的重点是抓住“婉”和“通”两个字。
 
这两个字描述的是观者在欣赏篆书时的感觉,按其意指篆书的线条感觉十分温和、整体有通透感。

我们看篆书共性有三点:1.书体的结构象形化;2.点画连接处常见圆折而少方折;3.圆笔中锋,起止以圆为主。篆书的形态是由原初决定的,古代人书写没有后来那么多的技法和复杂性,其形简而意广。因此我们发现,篆书的线条形态是圆转、通畅的。直到后来才出现类似《天发神谶碑》等一些方笔形态,但这不是主流,主流依然是圆转。

    “婉而通”是中锋行笔的表现

笔法是书法的核心,“婉而通”所体现出的笔法是中锋圆笔。
 
所谓中锋,即毛笔笔锋在点画中间运动,它分敛毫中锋和铺毫中锋两种。中锋所表现出的线条形态即饱满、圆转、通畅,线条富有弹性、张力。尤其是书写小篆时,线条的形态要求更加整饬。圆转笔法是篆书古典范本形态中最重要的笔法,也是最为常见的笔法。在篆书书写中,它是要求熟练掌握的笔法,也是篆书特征之一  点画连接处多见圆转而无方折。这是篆书区别于其他四种书体(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最显著的形态。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篆书古典范本都不出现“折笔”,例如甲骨文线条瘦硬中见秀润,刚中寓柔,其转折处亦是以尖、方为主;《秦诏版》转折处即有方折出现;《天发神谶碑》线条刚硬、雄强,以方笔居多,转折处多见方折,如斩截一般。

毓祖丁卣铭文

在书写过程中,线条要做到圆转通畅,又要避免“流滑”的出现,需用笔沉稳,力透纸背,力量一定要用到笔端,否则就是一滑而过,墨都浮在纸面上,没有力量感。圆转笔法是最能够体现“篆尚婉而通”古典依据的笔法,它独立支撑着篆书笔法的“大梁”,是篆书笔法的核心内容。
 
另一个容易被忽视或者说比较有难度的问题是,在运笔过程中如何把握提按。很多篆书的线条看似差不多大小,其运笔却需时时注意提按的动作。简单点说,在书写线条的初始阶段,由于毛笔的蓄墨量比较大,行笔速度要从起始的停留向快一点的速度改变。一慢,笔头的墨就大量注在纸上,洇墨的形态就出现了,搞不定的话,墨猪也来了,这时候毛笔要稍微提一下。在线条的中间阶段,保持匀速前进就十分必要了,这时提按的力度大约相当。在线条的末端,由于笔的蓄墨量少了,这时候笔要稍微往下按,以保证线条墨量的足够。所以在书写的过程中,提和按是根据不同线条形态和位置,以毛笔蓄墨量的多少作不同调整的。在古典范本中,例如《泰山刻石》,其线条圆润、粗细均匀;金文《散氏盘》《大盂鼎》《毛公鼎》,线条凝重、敦厚,它们都是提中有按、按中有提,依靠对毛笔的力度的控制来调整。需要大线条就稍微按一点,需要细线条就提一点,一般情况下,篆书线条的书写不能超过笔头的三分之一。

《袁安碑》(局部)

为了从起始就有通的感觉,藏锋与露锋也时有出现,一般情况下,书写时强调藏锋,藏锋即逆入平出。其书写出来的线条给人以力聚神凝、圆融厚重的美感,讲究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露锋即毛笔触纸直接行笔,呈现出尖笔、方笔,尖中寓圆,它其实是对线条的方向感进行引导,是保证气息畅通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是篆书笔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婉”“通”线条形质要求

“婉而通”表达线条的圆润、婉转、通透、顺畅。为了达到上述的标准,篆书线条有几方面的要求。

赵之谦篆书

用笔要干净
所谓的用笔干净,一个是线条形态的完整性。二是书写时不要犹豫,不要拖泥带水,而是全方位把控,该快就快,该慢就慢。三是线条中段少用侧锋。笪重光在《书筏》中就说:“画能如金刀之割净,白始如玉尺之量齐。”

墨色要纯净
墨色的纯净是一个高难度的要求。它的要求是黑得发亮和淡得通透,样板是苏东坡和董其昌的书法。墨色的要求其实已经把一大批写字的人挡在书法艺术大门之外。好的线条,其高要求除了技术之外,还包含了墨的质量、纸的好坏及笔的称手。所谓“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也。有很多人老问练书法能不能用报纸代替宣纸。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由于贪方便就使自己基本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太专业性的东西在这里无法展开,我经常这样回答人家,你如果没有吃过高级酒楼的饭菜,老吃路边的地摊饭盒,你说你是美食家谁信你?有体会不一定能说出来,没体会就一定不懂。无他,唯熟尔。

线条的气息要通畅
所谓的通畅就是书写时要一气呵成,要保持一个相对来说较为适合的艺术创作状态。没有这个状态,很多还是属于书匠,只有进入状态了,才能写出艺术品。笪重光在《书筏》中说:“起笔为呼,承笔为应。”扩大开来就是要做到整体的协调性。不管是在单一线条形态的内部还是在整张作品,这是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重要分水岭。保持整体气息的畅通是十分必要的。
 
线条质量的优劣决定了书法作品的审美层次,对线条的解析就愈发凸显出其重要性。“篆尚婉而通”所蕴含的线条技法要素的婉转、通畅、气贯神通是表现书法艺术审美的精华,也是通往“道”的基础。

    “通”与篆势

篆势一个“通”字,不仅展现出单一线条,还表现在单字的点画、结构、字与字之间的贯通、行与行之间的关联以及整幅作品的章法、行气上。“通”对书法书势的要求是倾向性的问题。它既有书法作品传达给读者的情景气势及美学特征,也表现了书写者对人生、艺术的理解。古人云“意在笔先”。这是古代众多书家共同的经验结晶,其语义传达的是动笔作书之前要有一个书势的内心设计,打好腹稿,对于单字字法结构的掌握,字与字之间的呼应、避让关系的关照,墨色的运用、变化,整体章法、行气的把握都预想完备,达到“胸有成竹”的境地,然后动笔,按照设计付诸实践。当然,其中也包含一个情感的酝酿及抒发的过程。

吴昌硕篆书对联

“篆尚婉而通”,回归到篆书书写实践中,关注的是线条的通畅,字与字之间的通畅、整体行气的通畅。这也同样适用于任何书体的创作实践中,通畅是最基本的技法元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