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游记系列(十二)——彼得保罗要塞

 侕儒道佛菩萨 2016-08-28

彼得保罗要塞,坐落于涅瓦河右岸,是俄国同瑞典进行大北方战争的前沿阵地,可以有效地监控涅瓦河上的过往船只,是由彼得一世亲自选址督建的一处重要防御工程。1703年5月16日,彼得一世在兔子岛上奠基,后几经扩建,建成了一座六棱体的古堡。古堡墙高12米,厚2.4—4米,沿涅瓦河侧长700米。



彼得保罗要塞鸟瞰图(网络图片)

 

先有彼得保罗要塞,后有彼得堡城。彼得保罗要塞是圣彼得堡最早开始建设的区域。



要塞城堡内的火炮

 

彼得保罗要塞中有圣彼得门、圣保罗大教堂、钟楼、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党人纪念碑等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圣保罗大教堂。


圣彼得门

 

彼得保罗大教堂,是彼得保罗要塞建筑群中最著名的一座巴洛克式建筑。由瑞士建筑师多梅尼科·特列津尼设计,于1712—1733年在原木质教堂(1703)处改建为石砌的大教堂。


彼得保罗大教堂(网络图片)

 

大教堂钟楼总高度为122.5米,是全城最高的建筑。其中,表面粘贴薄金的金属顶尖高40米;天使十字架形的风向标高6.4米;天使塑像高3.2米,双翼伸殿3.8米。大教堂外线条简洁,形象庄严肃穆,尖顶金光闪闪,直冲蓝天,景色十分迷人。

钟楼上原来装有音乐报时钟,1776年改装自鸣钟,共11个钟铃,最小的重16千克,最大的重5吨。1952年再次被改造,每昼夜可自鸣报时四次,成为要塞的一大景观。

大教堂内富丽堂皇,是沙皇皇家墓地,里面葬着自彼得一世到亚历山大三世,除彼得二世和伊凡六世之外的所有沙皇及皇后的遗骸(彼得二世葬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天使教堂;伊凡六世遗体被埋葬在施吕瑟尔堡附近,他是俄罗斯唯一没有被找到下葬地址的君主)。根据叶利钦总统的命令,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于1998年7月17日被迁葬于此;2006年9月28日,亚历山大三世皇后,尼古拉二世的母亲玛丽亚·费奥多萝芙娜,在去世78年以后,从丹麦罗斯基勒大教堂迁葬彼得保大罗教堂。



教堂内摆放的沙皇棺椁


在教堂旁有一座小亭子,装饰有圆柱和航海女神的塑像,是保存彼得大帝的一只小船的船屋。

要塞中还有6座棱堡及其他军事设施。3座面对涅瓦河,3座面对克龙维尔克海峡。棱堡中有300门大炮。从18世纪起,每日中午12时,纳富什金棱堡的大炮就射出一发空爆弹,向全城居民报时,这一习俗流传至今。



彼得保罗大教堂的附属建筑

彼得一世“小脑袋”雕像


兔子岛上的“兔子”

(网络图片)

涅瓦河畔的城堡

 

彼得保罗要塞,原本是为了防卫以及发动战争之用,自1717年后,北方战争的胜利基本成定局,要塞便失去了军事意义。自1718—1917年这里被改变成俄罗斯国家监狱(彼得一世与前夫尼多克亚之子亚历克西斯,因反对彼得一世的改革维新,1718年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死于狱中)。它厚实的墙壁里有很多阴暗、潮湿的单人囚室。穿过城墙下所修筑的隧道,即进入“死亡之门”——涅瓦门。监狱设在特鲁别茨科伊棱堡之中,政治犯们被船只押送经涅瓦门进入。在被押犯人的名单中,历史上许多著名的革命志士和民主主义者的名字如:拉吉舍夫、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等都被囚禁于此。1887年,列宁的哥哥亚·乌里扬诺夫试图谋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在要塞中被杀害,年仅21岁。1905年,高尔基也曾因书写革命传单被囚禁于要塞中……

透过监狱走廊狱吏的监视孔看囚室,仍可感受到俄国优秀儿女在监狱中惨遭折磨的情景。

十月革命前夕,彼得保罗要塞成为了起义军司令部。按照列宁指示,在棱堡的旗杆上悬挂一盏明灯为号,使“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轰冬宫,临时政府的部长们也都被从冬宫“请”到了这里,从而宣布了“十月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