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猪场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关系着猪场未来的命运?

 有君生活 2016-08-28


如何发挥管理在规模化猪场

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大家都知道,猪场生产就是通过科学的管理,给猪群提供合理的营养、舒适的环境,保证其健康的生长,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的过程。但在猪场生产过程中,营养、环境、健康、管理和品种(遗传潜力)五要素中,管理要素是最大的变量,发挥着关键的“枢纽”作用,其他要素是相对定量的或者说通过整合资源比较容易实现定量管理。合理的营养,舒适的环境,猪群健康体况的保证及遗传潜力的充分发挥都必需通过科学管理,打造高效执行力得以实现,否则再好的饲料、硬件条件及药品和疫苗也很难生产出健康、高产的猪群。正如唐人神集团陶一山总裁所说:“猪场生产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管理重于技术,态度胜于能力。”我认为这是对管理在猪场生产过程中所发挥关键作用最大的肯定。

    那么,在猪场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通过管理来提升营养、环境、健康和品种等要素的协同作用,实现优质、高效生产呢?可以通过做好如下几项工作来得以实现。

1 目标明确

1.1 业绩考核方案明确

    对从场长到饲养员和从生产一线到后勤保障的每个人及每个部门都要设立明确的业绩考核目标,明白所在部门、岗位所要达到的保证目标和挑战目标是什么。但每个部门考核目标和重点不尽相同,一般采用集团对场长室的考核和场长室对各生产部门进行考核的二级考核模式。考核目标设置的原则为:

    1)要做到可量化、计算方法要简单。

    2)指标设置要突出重点和关键的结果性指标,手段和过程性指标可考虑放到日常考核里。比如集团对场长室考核主要考核年实现纯利润额和每头母猪年提供上市猪数就可以了,各阶段成活率和窝平均产健仔数等过程管理指标在此不做考虑。至于饲养母猪数根据设备和人员配置情况在年初预算里已经作了要求。场长室对各生产部门业绩考核指标主要考虑完成数量和质量 2 个大方向,以配种怀孕舍为例,此环节主要考核窝平均健壮仔和每头母猪年均分娩胎次及全年母猪死淘数,前 2 项加起来就是每头母猪每年提供健壮仔数的关键性结果性指标,配种分娩率、配种数属于过程和手段性指标,也不做考核。全年基础母猪饲养数在年初预算里已经做要求。

    3)考核力度要有足够的吸引力,特别是完成挑战目标的奖励要有力度。这样全场上下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目标,不会迷茫,才能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最终实现全场的共同目标。
1.2 岗位职责明确,授权充分、透明

    场内设置的每个岗位都要制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从场长到饲养员都明确自己的责权范围,真正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责、权、利的高度统一。
2 标准清楚,行有所依
2.1 技术标准

    1)何为技术标准?即制定全场统一的实用的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操作规范化程序,亦称操作规程。
    2)技术标准的制定原则 :由场内生产技术部牵头,广泛征集意见,充分讨论,不断总结,定期修正和完善,要求怎么做就怎么写或者怎么写就能怎么做,确保能指导生产。
    3)操作规程主要有 :

    ①公猪站技术操作规程;

    ②后备母猪技术操作规程;

    ③配种怀孕阶段技术操作规程;

    ④分娩舍技术操作规程 ;

    ⑤保育舍技术操作规程;

    ⑥育肥舍技术操作规程 ;

    ⑦安全防疫技术操作规程(包括防疫消毒、灭鼠、灭蚊、驱虫、免疫注射和疫苗保存);

    ⑧药物预防、治疗和保健技术操作规程。
2.2 管理制度标准
    除了上述技术标准外,还应制定和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主要有:

    ①报表、统计管理制度;

    ②考勤、作息管理制度;

    ③周、月例会等会议制度;

    ④员工日常考核制度 ;

    ⑤员工培训制度;

    ⑥员工定期沟通制度 ;

    ⑦仓库保管管理制度。
3 方法得当,把标准落到实处
3.1 理论学习、培训和考核的常态化

    1) 对于新入职或新换岗的员工要进行岗位应知应会的学习、宣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岗位职责、岗位业绩考核方案、岗位技术操作规程、日常考核等岗位管理制度及要求,公司状况及企业文化建设等。
    2) 在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时间段,对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集中理论学习和培训进行纠错。
    3) 理论学习、培训前要有计划,培训中要有记录,关键是培训后要有考试和评估。培训结束后对被培训人进行考试评估,对于不能达到培训效果和满足岗位要求的必须重新学习、培训,直到经考试和评估达到培训效果和岗位理论知识要求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现场操作培训。

3.2 现场操作培训,师傅带徒弟的流程化和制度化
    1) 通过理论学习和培训合格后的员工,分配到各个岗位,由主管指定一位操作熟练,生产成绩稳定的老员工当师傅,在生产现场实际操作培训新徒弟。从师傅动手操作、讲解,徒弟在旁边观摩、熟悉,到师傅手把手教徒弟,师徒一起参与操作,再到徒弟动手操作,师傅在旁边指导、把关。
    2) 要形成师傅带徒弟的激励制度,保证出师的效率和质量。比如我们湖南佳和农牧清远分公司就规定 :师傅带的徒弟经场长室现场考核和评估合格后,一次性奖励师傅 300 元 ;同时师傅还可以得到徒弟在新岗位前 3 个月业绩奖金的 30% 的同等数额的奖金,作为徒弟出师质量奖。
    3) 在集团内或场内各部门找亮点,树标杆 :将工作成绩稳定、突出的部门和个人树立为标杆,对其好的工作思路和经验进行内部学习和分享,复制成功经验和思路,重视和强化正能量的传播。
4 流程科学
    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把管理者本身变得不怎么重要,避免因某个管理人员的加盟或离职给生产带来大的波动,这在养猪企业就变得尤为重要。如何维持和保证生产相对稳定,减少对某个主要管理人员的个人依赖呢,笔者认为只有管理的流程化。在此以湖南佳和农牧猪场主管 ( 阶段负责人 ) 的工作日报为例 :
    1) 工作日报的主要内容 :

    ①负责区域内每栋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每天早、中、晚 3 次的记录和每天上午、下午 2 次饲料新鲜度、饮水安全度、饲养密度和猪群观察等数据的记录;同时对上述数据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对异常数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②负责区域内不同猪群的平均采食量、猪只死亡情况、怀孕母猪返情流产数的记录;同时对数据进行评估和分析,对异常数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③存在问题的提出、总结、分析和改进计划及后续改进计划落实情况检查时间。

    ④异常情况的汇报和亮点工作的经验分享。
    2)工作日报发送流程及要求 :场内主管(阶段负责人)每天必须填写上述内容的工作日报,并在 24 h 内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其主管领导,同时抄送给场长室(或总经理室成员)和同级主管(阶段负责人)。
    3) 工作日报批阅要求及流程 :主管领导收到邮件后 24 h 内必须回复和批阅,同时抄送给收到此邮件的所有人。场长室和总经理室其他领导根据情况选择性进行回复及批阅。
    4)工作日报的好处:

    ①引导、锻炼、提升主管(阶段负责人)现场管理思路和能力。

    ②上下、左右各级管理部门了解的信息对称,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掌握实时生产动态情况。

    ③各层次管理部门互相督促、提醒和帮助,便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5 沟通及时
    沟通及时、畅通对于化解各种矛盾和员工的负面情绪是一剂良药,同时也是分享成功经验和传递正能量的推进剂。沟通及时和畅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形成定期的员工沟通会制度。
    ①沟通方式 :以面对面交流为主,以电话和邮件为辅。

    ②沟通会的主要内容:工作中的困惑及需要的支持,工作中好的经验分享,对场内管理和技术的建议,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的想法,家庭情况的了解和交流。

    ③沟通会制度的要求:场长室或总经理室领导和各部门主管(阶段负责人)每月至少要进行一次正式的面对面沟通交流,同时要和不少于 5 位一般员工进行面对面沟通;主管(阶段负责人)每月和所在阶段每一位员工进行一次沟通。沟通要有文字记录,月底上交存档。
    2)公司发展动态信息的定期披露及宣传,公司发展理念的宣讲和发扬。
    3)企业文化建设和群众娱乐活动工作的开展。比如传统节日联欢活动的组织,员工集体生日会的举行,员工直系亲属有红白喜事时亲临现场适当表示祝贺或慰问。
6 督导有力,执行到位

    猪场高效生产管理的核心表现是精细化和执行力。执行力强与弱除了目标是否明确,标准是否清楚,方法是否正确,沟通是否及时和畅通外,关键还要看监督是否有力。对于没有执行的计划就等于没有计划,同样对于布置的工作和任务没有检查和监督,也就等于没有过程管理,那最终得到的结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猪场生产现场监督可以分几个层次来进行 :

    1)每天的督导:主要是由各主管(阶段负责人)和生产主任来执行。主管(阶段负责人)每天要对所在环节各栋猪舍的关键基础数据(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不同猪群的采食量,饲料和饮水的安全度,返情流产,死亡)以报表的形式进行记录、分析评估,如出现异常数据要有原因分析、采取的改善措施安排和落实。生产主任每天要对所管辖区进行巡查,发现不足和亮点。对不足要提出整改意见,要明确整改负责人,完成时间,检查人和检查时间;对亮点要及时提出表扬并加以总结分享。
    2) 每周的督导检查 :主要由场长室来完成,检查对周例会上列入的工作计划和布置的任务完成情况,未完成或完成不达标的要提出整改意见,明确整改责任人、完成时间、检查人、检查时间。
    3)每月的督导和检查 :由总经理室组织实施,检查所在场对每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及公司执行的技术方案和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每次巡查后书写一份巡查报告给所在场的场长室,同时抄送给总经理室成员和相关参加人员。巡查报告提出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由所在场在 1 周内对巡查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拿出整改方案,作为下次巡查检查的主要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