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論老子的和諧觀

 长生山人 2016-08-28
       論老子的和諧觀
 

和諧,是道教追求的理想境界,從先秦開始,道家即對這一理念展開了闡述。尤其是在處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方面,和諧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表現。這里,就老子的和諧觀及其普世價值而論,以求證于學界

在《道德經》一書中,“和”字共見八處,“合”字亦有三處,如曰:“音聲相和”、“和其光”、“知和曰常”、“和大怨”、“沖氣以為和”、“天地相合”。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之所以能化生萬物,是因為道蘊涵著陰陽兩個相反方面,宇宙萬物都包含著陰陽正負兩個方面,陰陽的互相搖蕩、互相作用,而形成和。和是宇宙萬物的本質以及天地萬物生存的基礎

和,作為陰陽本體之道,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常態。老子說:“含德之厚,比于赤字……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在這里,老子通過對嬰兒(赤字)的贊美,形象地表達了他所追求的理想。在他看來,嬰兒能靜、和、柔,而不離開自己的自然無為的本性。這種本性就是厚德,就是大道的體現。嬰兒天真無瑕,無所用心。智能未開,也沒有奸巧詐為,純任自然生長。他與世無爭,與人無惡,故百蟲眾人均不傷害于他。他對外無所怒,無所求,是弱與強、內與外、剛與柔、道與德的最自然的和合統一。在這種和諧統一中,已含有對立的萌芽。嬰兒混沌無知,與天地和合為一。他專自然之氣,以達到柔和大同的境地,故老子曰:“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嬰兒之所以辟諸害而自生自長,關鍵在于他“無心害物,物亦無心害之。”其德性至厚,“充純氣之守,通乎物之所造,而其和大同于物者,夫孰能害之。”當然,在老子看來,嬰兒之所以能夠如此完美,是因為他保持了“和諧”的最高境界。而這種至善盡美的和,正是大道的常態、永恒不變的本體

在人事關系方面,和諧亦是處理各種矛盾的基本原則。老子說:“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所謂“銳”,即銳利、鋒利,如尖刀利矛,傷人而無不快。所謂“紛”,本指絲帶。因其絲多雜亂,引申為糾紛、爭執。人間事物始終處于爭執、糾紛之中,或利或害,為人際問題中的關鍵。老子希望以和為貴,故曰挫銳解紛

在治理國家方面,和諧也可發揮巨大的作用。正如杜光庭所說:“理國用沖和之道,則無爭銳之情,以傷于物;無勞擾之事,以傷于人。不傷于物,則萬國來庭,四夷響化,兵革不起,怨爭不興,不尚于拓土開疆,凌弱暴寡。不傷于人,則使之以時,賦役輕省,家給人足矣。理身者解紛挫銳,外無侵競,內抱清虛,神泰身安,恬然自適矣。約人以明道者,明人必姿于道也。”(見劉惟永《道德真經集義》卷九引)即是主張以和平方式,來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

在處理戰爭與和平兩者的關系方面,維護和平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基本前提。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沒有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都難以實現。同時,各國的發展和繁榮又是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和平之所以能夠維持,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及其多元化的趨勢。顯然,在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新千年中,和平仍然是全人類最關注的問題,因為它是人類社會與文明得以延續與發展的基礎。換而言之,和平是前提,發展是核心,促進全世界共同發展,是當代社會面臨的歷史性任務

正如溫家寶總理在法國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的演講中所說: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上,我們應該把和平放在第一位。不同文明的國家之間有沒有可能和平相處?答案是肯定的。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上,有60多億人口,200多個國家,2500多個民族,6000多種語言,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佛教和道教等多種宗教。正是這些不同文明的互相依存、互相交流、互相借鑒,才構成了今天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中國自古就有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和實生物的思想。“以和為貴”就是說國家之間、民族之間、人與人之間要以團結互愛、友好相處為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就是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既能容納不同的文明存在,又能保留自己的優秀文明傳統;“和實生物”就是說只有不同文明之間相互吸收借鑒,才能文物化新,推進文明的進步。“和”是中國文化傳統的基本精神,也是中華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

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前提。對此,道家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所謂“自然”,在《道德經》中稱之為“天”。這個自然之天是有法則的,這個法就是“天道”或“天之道”。天道的法則是什么?有什么特質

首先,天道是無私的。他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唐玄宗《道德真經德篡疏》曰:“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覆載萬物,長育群材,而皆姿稟于妙本,不自矜其生成之功用,以是之故,故長能生物。”皆一致認為,老子的天道大公無私,它的一切動作都不是為自己,所以能夠長久。老子以此說明自然界的法則是沒有私心的,普遍的,故能永久運行

其次,天道是均平的。老子說:“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自均。”這就是說,天地相合降下來的甘露,人和萬物都公平地受到了滋潤。天道均平與天道無私是相聯系的,因為天道無私,所以它才能均半,萬物都能夠接受它的滋養

第三,天道好生。老子說:“天之道,利而不害。”河上公注:“天生萬物,愛育之令長大,無所傷害也。”一句話,好生惡殺,利而不害,這是天道的物性,天道的大德

 

第四,天道無為。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唐玄宗注:“妙本清靜,故常無為。物持以生,而無不為,則萬物自化,君之無為,而民淳樸矣。”自然無為是天道的重要特質,也正因為自然無為,無偏無私才能成為生育萬物的根源,成為人道效法的對象或人事之依據

為什么必須遵循天道?按照老子的看法,人類同萬物一樣,都是天地的產物,是天施地育的結果。因而人類同其他萬物一樣,也必須遵循天道這個自然法則。如天道均平,人們就應該效法之,按照“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的法則,富有的人就應該拿出多余的財富以補足貧困的人。又如“天之道,利而不害”,按照這一法則,圣人就應該“為而不爭”,如此等等。總之,天道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用老子的話來說就是:“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單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即用天道的“善勝”、“善應”、“自來”、“善謀”等特征,說明天道這個自然法則,萬物都要遵循,不可抗拒,無法逃避

因此,人與天道——大自然的融合共存,不僅僅是后天生存的必要,更是先天本能的決定。因為人類既然來自天地,理應法天則地,遵循大自然的規律,這是道家天人觀念的要害,也決定了道家中人對自然和社會的觀察、研究,都力圖采取客觀的立場和冷靜的態度。正是這種道法自然的思維定勢,喚起了道家、道教中人熱愛大自然、尊重客觀規律的美好情操。他們重視“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自然生態,強調自然界與人、萬物之間,宇宙大生命與人體小生命之間的同構與互動關系,誘導人們親近大自然,尊重生命,從自然哲學轉到生命哲學的研究,從而推動了我國古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許多科技成果及對自然和生命奧秘的探索成就,首先應該歸功于道家

老子及后來的道家學者,皆一致肯定了萬有協和性、涵蘊性及依存性,指出宇宙、天地、萬物和人類共同生存,萬物與人休戚相關,不容分離,生死相依。道家的這種萬物涵蘊、彼此相聯的整體和合觀,與西方哲學中心物二分、主客對立、人天分判的二分法是截然不同的。既然人類和大自然、萬物本為一個和諧的有機的統一體,人類又有什么理由去暴殮萬物,破壞人天共有的生態環境呢?所以老子說:圣人辦事自然無為,因此不會失敗,不會遭到損失。如人類能自覺地輔助萬物的自然發展而不加干涉,就能保持宇宙的良好生態體系,獲得萬物并生、人天共存、持久發展的生存空間,體現生命的真正價值。顯然,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學說頗富遠見,其科學價值也是毋庸置疑的,并為近現代社會因片面追求征服自然、主宰萬物所造成的前所未有的生態危機所證實

        和諧、不爭的道

老子《道德經》充滿了和諧文化理念,其中對哲學、政治、應世都有精辟的見解,老子對現實生活中利己、功利、歡樂、物欲、無為、有為、不爭等都有豐厚深邃、 高遠超越的境界。老子的和諧文化思想是指導人們驅除煩惱、洞察世事的人生真諦。超脫世俗功名利祿羈絆,使迷失的本來、障迷的自性獲得真知真覺的大智慧。本 文以老子的微妙玄通,完善自我;以德報怨,常善救人;圣人不積,不爭之德的教導,完善個人道德,實現自我與人與世的和諧。

 

  微妙玄通 完善自我

 

  老子教導:“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 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老子對士的要求和看法希望,非常具體精到,老子用微妙玄通來闡述士的品質。“微”是非常精微細小,要把小事做好,“圖難于其易, 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老子從哲學的高度概括,任何事物都是從易到難,從細微到宏大的過程,不要光重視結果,還要重視過程。 “妙”是美好,思想道德完善,無所挑剔。“玄”是深邃、幽遠、深奧。“通”是世事洞明通達,了解人情事理,與人諧和能和光同塵。“深不可識”使人們很難了 解品質和道德的完美。“豫兮若冬涉川”,做事前做好充分準備,要有先見之明,像冬天過河履冰,考慮周到不生意外,要有周密的調查,了解實情,不盲目行動, 以免心中沒底,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猶兮若畏四鄰”,日常生活的細節處處注意嚴格要求,人們的生活道德是由日常生活細節組成的,不但要規范,更不要惹動別 人的反感和訾議。因為人是社會的一員,社會各界都有不同的標準,免得引起誤解。平日人與人之間要多結緣,少結怨,相安無事。鄰居是經常接觸的人,一個人道 德完善就不會有不規之事。現代生活可說是八小時之外,也可說是群眾的評議和看法,兩千多年前老子就提出“如畏四鄰”,可以看出老子對社會的了解之細、之 深、之透。“儼兮其若客”,莊重就像到別人家做客一樣,要恭敬客氣,儀態得體,和主人做好溝通。如果思想分歧,不受歡迎,要言語委婉,各自相安,不可招禍 惹端。“渙兮若冰之將釋”,要人們自然瀟灑大方,溫馨與人相處,如沐春風,對人不溫不火,有冰消凍解之感,關懷體貼叫人信服,有一定的凝聚力、感召力,相 互之間便于溝通。“敦兮其若樸”,敦厚樸實是一種美德,內在的高尚品質不會被外在的誘惑左右。

 

  端莊、厚重、樸實無華,不是淺薄和無知,是淺薄輕浮的升華,是一種錘煉凈化的內在氣質。“曠兮其若谷”,人的心靈要空曠開朗,虛懷若谷,要不斷開拓自 己的眼界品味,要容事、明理、容人、體人諒人,心胸深邃,心志開闊。“渾兮其若濁”,人是社會的,不能脫世,不能離開人,持心不可過分皎潔,不能太認真執 著,要容得善惡賢愚,不自命清高,不同流合污,要適度把握,應在世間磨煉,行外圓內方的處世方略

 

  以德報怨 常善救人

 

  老子主張“以德報怨”,“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又說“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善人可 以做不善人的老師,不善人可以做善人的借鑒,“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有道德的人,善于使人盡其所用,沒有沒用的人,無論是善是 惡都有自己的長處,在于理解寬宏和包容引導。“道法自然”,人法地也是因大地不只能承載高山,還容納江河湖海,養育一切生物。人與人有什么不能相容的,惡 與善就是要互相對立、排斥、仇視嗎?化惡為善一直是人類的不懈追求,以德報怨能消解人際關系的怨恨,人是動物中的萬物之靈,人為什么要時時刻刻不忘個人的 恩怨、人際的糾葛?天生萬物各有其所用,各有其所長,就是毒草也能療卻疾病,有它獨到的特殊貢獻。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長處,只要你心 胸開闊,仔細分析觀察,人人都有你學習的地方。人與動物的主要區別是人有社會性,社會的主體是人不是物,要理解人、寬容人、善待人、容忍人。用廣大恢宏的 胸懷,用至愛化解人與人之間的恩怨,老子教導要“和光同塵”,倡導“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只有道德完美的人,才方正而不傷害人,廉 潔而不妨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耀人。有完好的德行入世隨俗,與世人融合,隨俗方圓,入世而不隨波逐流,出世而不超塵,與世人同舟共濟,融洽相處,并 不斷的完善規范自我,做到“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不自見故明”,對自己的認識和主見要一分為二,從多方面看,不能以偏代全,堅持自己的主觀意見。可在生活實踐中付諸實施,卻要有一定的勇氣和膽識,要正視自己的缺憾偏頗,它可以提高自我的認識,增強自己的勇氣信心,使頭腦明智清醒,保持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不自是故彰”,在生活中不要自以為是,要審視自己的看法感覺與現實和人們的不同看法有何差別,怎樣根據現實吸納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不要處處自以為 是。因受多方面的制約,如社會的經歷,稟賦的差異,個人的修養,各階層及社會地位的不同,有不同的個人認識和社會標準。不能沒主見,也不能任意擴大,要有 一定的限度,要使自己的認識成為社會公眾的認識,要審慎溝通才會達成一致。如果自以為是,好事不但不能付諸實施,還會招來誤解和麻煩,只有不自以為是的人 才會彰顯

 

  “不自伐故有功”,自伐是自我吹噓,自以為了不起,容易形成和別人的對立。這種心靈空虛用虛妄不實來取得人們的認可好感,就算是有業績的,富商巨賈,名人學者也要深思慎行,平常的人更要腳踏實地地行功立業

 

  “不自矜故長”,矜是傲慢,無論是外在和內在,對于一切都是有害而無利。傲慢必然阻礙個人的道德完善和進步,雖然有時能刺激人們的上進心和動力,可不能持久,給人造成的危害將不堪設想,只有不自矜的人才能事業有成

 

  圣人不積 不爭之德

 

  社會中的人法則是:為了生存,自然就有保護、防御和爭的功能,在現實生活中有利于自己生存的就要爭取。爭是自然的法則,是不用專門學習的天性,任何動 物和生物都有這種能力,是本能,沒有什么異議。現實社會提倡競爭,以促進人與社會的發展。老子在《道德經》中教導我們不爭,“不爭”的對立是“爭”,人們 的生活其中的一個中心就是“爭”,俗話說“人爭一口氣,神爭一爐香”,爭與個人的生存、事業的成敗、國家的興亡,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實際老子的不爭是 爭,要教人們穩扎穩打的爭,要超越一般的爭。如果老子的《道德經》中的不爭對人們的現實生活是不利的,老子的哲學還有現實意義嗎?爭是現實生活中的存在, 總是有它的合理性

 

  縱觀老子的不爭在《道德經》中多處提到。“不尚賢,使民不爭”,崇尚賢能是春秋末期風行各國的思潮風尚,國家制度開始由貴族的世襲而代之的是賢能之人 的輪流執政,這是社會歷史的政治進步。老子看到在國家內部,崇尚賢人雖刺激調動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但這是個急功近利的手段,可從辯證的方面看,尚賢引發 的政治、經濟、財物、謀略、欺詐給社會帶來了負面影響。老子從思辨的高層次的角度,深惡爭奪。他希望通過倡導社會停止崇尚賢能的做法來杜絕人們在利祿方面 的爭奪,是緩和一個人民內部矛盾的愿望,是對廣大群眾的尊重。在現實中不是人為制造鼓勵重用少數賢人,而是注重多數人的作用。是促成互相尊重、和平、自然 的生活,不是少數賢人的社會。“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 無尤。”老子分析水,贊美水,水是萬物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居善地”是要到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去,學習水善于處于低下,水降到干旱的地方就是善,要善于 擇地方。“心善淵”是心靈要清澈明凈、純潔、高尚、有度量能容事。“與善人”是人與人,人與物要慈愛,不能對立,關系和諧,要善利萬物。“言善信”是言談 要實事求是、講信用,不能朝令夕改,信用是根本。“正善治”是國要有國格,治是治理、調理、管理,搞正當管理走正路。“事善能”是靈活自如,約束調整,適 應生活,遵循自然規律。“動善時”是把握時機、天時、地利,順應自然,有形不固

 

  老子用水來闡述人生準則,委曲求全。“夫唯不爭,故無尤”,結論是為而不爭,以德善終。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具以上四種品德的人,會受到人的尊敬,自勝者強,天下誰能與之爭

 

  “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一個人處上使人感覺不到壓力,在人們的前面不覺得有害 處,自然受到人們的愛戴、推舉,天下莫之與能爭。“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爭。”善于交戰的人不怒、不爭。這樣的戰爭是智取或者是瓦解演變,是暗爭,沒 有硝煙的戰爭。“善用人者為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謙下者用人是最善于用人的方法。“圣人之道,為而不爭。”為而不爭的 前提是,“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不積過分的財富,為別人著想,大公無私。給予人而不向人索取,幫助別人, 給予別人自己更充實,不爭名利、財祿。積德行善,濟人窮困,慈心于物,濟物救世。老子的不爭不同于一般的取勝之道,不為私利而爭,不爭是和諧人之間的關 系,是自我的道德完善,是謙下之德,處世之道,是促進社會和諧重要舉措。它可說是克制消彌自己膨脹的欲望,要主動自覺的給人以幫助愛撫,與人為善,不重虛 名,不在乎被助人的知曉,也不需要感恩回報,是自然的,沒有博取好名和任何自我的擴張

 

    老子的不爭思想從社會效果看,有促進社會人類前進的作用。道德經在哲學、政治、軍事、法律、教育、經濟、神學、管理、生命、倫理、自然等學科都有獨到的見 解,展現了老子對社會發展、文明進步,所產生的負面效應的深刻洞察,對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深感憂慮。老子的思想對中國文化,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巨大影 響。在社會上長期以來,被互相競逐利祿、急功近利的人視為保守、消極厭世、不思進取。仔細品味老子的思想,達到的廣度和深度,與人類自然社會的和諧理念, 現在我們很難企及。從人類歷史長河和未來發展看,老子的和諧思想永遠閃爍著不滅的光輝,與天地人類共存。

 

  從《道德經》中看為人處世的七個原則

 

老子在他的道德經中言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善地:指選擇恰當的地方,即應處的地方位;仁:友善的意思,孔子的“仁”是“愛人”,但愛憎分明。老子的“仁”是親而不愛,遠而不恨。兩者是有區別的。整段話用現今的話來說是“安心處于應處于的地位,心象深淵一樣平靜與清靜,以友善之心與人交往,說話要言而有信,按自然法則處理政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善于把握行動的時機。正因為不強求結果,才沒有真正的憂慮(有的人把尤作怨恨解,我認為是通憂解)哦”。

  什么是“居善地”呢?說白一點,就是呆在自己該呆的地方。那哪里是自己應該呆的地方呢?這很難一概而論的,關鍵是要看自己的才能,個性等等,才決定你合適不合適你在某個地方的,如果你沒清醒認識到自我,站錯了地方,說不準地位不保,而且還有危險。比如唐朝張易之與張昌宗兩兄弟,因為長得帥,備受武則天的寵愛,旬日之間,名震天下。這兩人一開始倒有自知之明,曾向狄仁杰請教“自安之術”。后來他們名氣越來越大,巴結他們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就忘掉自己是誰了,最終雙雙被殺。這兩人其實也有些才能的,如果出任州縣一級的官員,位置就站對了,就不至于招殺身之禍。站位是否恰當的問題,不完全取決于才能。姜子牙的才能足以勝任宰相,在商紂王手下卻連一個小官也當不好,只好溜之大吉也。而有些人才能平平,貪贓枉法,卻能在很高的位置上如魚得水,這是個人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是否相容的問題,是我們在選擇人生站位時要重點考慮的問題。當然,如果一個才能平平的貪官如能如魚得水般占據高位的話,這個政府離倒臺大概已經不遠了

  什么是“心善淵”呢?也就是心要深潭一樣清澈平靜,不易受外界環境的干擾與影響。在物質社會的今天,要如何避免受到不良習氣的污染,受到社會的驚擾呢?這就需要你通過學習,或感悟,或自我修煉,要把自己的心像磐石一樣穩固,不易受外界情況所影響。

  什么是“與善仁”呢?也就是說,與人交往,要心存友善。對強者要尊重,對弱者要理解與嘉許。許多人對強者能保持足夠尊敬,對弱者卻心有輕視;或者對弱者表示親近,對強者卻心存排斥。這不是真正的“仁”。有一句話說得好,“你以怎么樣的態度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怎么樣的態度對待你”。如果你對強者,對弱者都能待之以仁,就可得眾之力,無所不成。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是比比皆是的

  什么是“言善信”呢?就是說話要講信用。這個道理很簡單的,大家都了解,說得也比較多,我想不必要多的解釋了。

  什么是“正善治”呢?就是忠于職守,用業績說話。古今中外,無論什么事物都有可能過時,無論什么理念都有可能被更新,就是用業績說話這一條永遠不會過時。如果用業績說話都不靈了,不按自然法則去處理事務,不要說這家公司或這個團體該倒閉了,就是政府而言,也該到了垂危的地步的。所以這一點上,我們不必存任何僥幸心理的

  什么是“事善能”呢?也就是說做力所能及的事。將它理解為有辦事才能也未嘗不可。但才能有大小,是相對事情難易程度而言的。蘇東坡曾說:“挾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有些事情不是我們想不想做的問題,確實力有不逮,也沒辦法。但有些事情我們能做,而且做了有益,也可能不去做。勉強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或者放棄做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符合“事善能”的自然法則

    什么是“動善時”呢?也就是合理把握時機。這是一個說說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什么時機做起來才合適?這完全取決于個人的眼光和閱歷。有的人能在適當的時候做恰當的事情,有的人卻讓事情發生在錯誤的時間和地點。如果我們的眼光與閱歷不夠,如何做到“動善時”呢?可以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是一個好的方法。除此之外,抱著與人為善的想法去做,一般錯不了。如果你做的事情對他人有利的,總是合宜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