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病学原著的理论及指导意义

 汝州中医王国营 2016-08-28

温病学原著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一起构成中医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是基础的基础。我们当中有些人认为,当前主流是创新,古典文献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我以为创新首先是中医的创新,并不是将中医变成现代医学。如果承认这个前提,就会认识到中医要创新,首先要有深广、坚实的中医基础,再适当地借助现代科学手段,才可能有所成就。要有深广、坚实的中医基础,四部原著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上述四部原著之中,温病学最为年轻,并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可以这样认为:“中医药学是伟大的宝库,而温病学原著则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在根据笔者几十年温病学教学及长期临床实践的体会,来说明温病学原著的指导意义。

一、学习

 (一)温病的范畴和病种

温病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可概括两大类(即湿热类和温热类)以及十余种乃至数十种具体疾病。面对温病临床,首先是温病的种类问题。因为不同病种,有不同的病因病机以及发生发展规律。对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认识那么清楚。因此遇到一种外感病,尤其是少见外感病的出现,对它的范畴问题就会出现不同认识,甚至引起争论。“非典”的出现就是这样,当时对“非典”的中医归属,就提出不下十余种。实际上在温病学原著中,对于温病病种,早有明确的记载。例如争论的焦点之一:温病与温疫的关系问题,《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一条就有明确记载:“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吴鞠通指出了9种代表性温病病种,其中包括温疫。可见在整个温病这个大范畴中,包括“温疫”在内。换句话说,温疫就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温热病(但温疫与瘟疫有别,后者泛指流行病,包括热疫与寒疫在内)。

非典争论的另一个焦点是关于湿热与温热问题。有人认为非典属湿温,也有人认为是温热。叶天士的《外感温热论》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这是对以风温为代表的新感温病的典型发生发展规律的描述。另一温病学家陈平伯在他的《外感温病篇》中说:“人身之中,肺主卫,又胃为卫之本。是以风温外薄,肺胃内应;风温内袭,肺胃受病。其温邪内外有异形,而肺胃之专司无二致。”陈氏之言是对以上叶论的进一步补充。说明风温一类新感温病,肺胃是其病变中心。但湿热病(或湿温病)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说:“(湿热)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从以上论述温热与湿热的条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二者的不同。一般温热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初起以肺的症状为主,急重者可逆传心包,一般多顺传阳明。湿热之邪虽然亦多从口鼻而入,却从膜原向中焦发展,故病变以脾胃为中心,且多膜原证,但肺的症状少。“非典”因有强力传染性,且热象显著,具有温疫的性质;但从其演变规律来看,又切近风温特点。另外温热热象重,发展快;湿热热象轻,即所谓“身热不扬”,发展慢,病变以脾胃为中心而多膜原证。所有这些特点,与“非典”并不合拍。然而在温热性质之中也确有某些夹湿现象,如舌苔腻身痛困乏以及腹泻等。但温热夹湿与湿温不同:温热夹湿是以温热为主,发生发展仍取温热规律,显然与湿温不同。故可以认为非典属于“风温疫夹湿”。

(二)提高辨证水平

1.加强对辨证纲领的理解与运用

一般医者知道温病辨证纲领是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但对具体运用尚存在不少问题。如有人认为卫气营血辨证针对一般温热病,三焦辨证则是针对湿热证的。这一观点肯定不够正确。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纲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叶天士在提出卫气营血辨证时亦随时注意到三焦辨证。如他在《外感温热论》中说:“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此说明温病初起,病变未离上焦肺与心。又云:“斑出而热不解者,胃津亡也……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之品,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从这里我们可发现其讨论的是中焦和下焦的问题。“甘寒之中加入咸寒之品”是典型的治疗温病后期下焦液亏的方法。吴鞠通提出三焦辨证纲领,但在整部《温病条辨》中,又何尝离开卫气营血。这可从《温病条辨》中得知:“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主之。”这是邪在营分证治的代表性的描述。又“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这是对阳明气分(腑实)的描述。《温病条辨》编写体例无论温热和湿热均按三焦分证;而且无论温热或湿热都有卫气营血的证型与治法。再来看湿热证的代表作薛生白的《湿热病篇》,书中有关于三焦的明确论述:如原文第9条“湿热证,数日后,脘中微闷,知饥不食,湿热蒙绕三焦……”;第10条“湿热证,初起发热,汗出胸痞,舌白不渴,湿伏中焦……”;第11条“湿热证,数日后,自利,溺赤,口渴,湿流下焦……”。也有卫气营的论述:如第2条“湿热证,恶风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并在自注中说:“身重恶寒,湿遏卫阳之表证……”,又原文第7条“湿热证,壮热烦渴,舌焦红或缩,斑疹,胸痞神昏痉厥……”,此为气血两燔证;第32条“湿热证,经水适来,壮热口渴,谵语神昏,胸腹痛,或舌无苔,脉滑数,邪陷营分……”(第33条)等。故无论温热或湿热,辨证时均须将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密切结合,二者不能分离。因为卫气营血表明邪的浅深,三焦表明病变的部位。只有二者结合,才能较为精确地反映具体病情现状。

2.加强症状的分析

(1)恶寒 中医古语云:“有一分恶寒,必有一分表证”。这样一来,恶寒几乎成了表证的同义词。但只有表证才有恶寒吗?不可否认,无论风寒或风热在表,均有恶寒或恶风寒。

风寒在表:“头项强痛而恶寒”(《伤寒论》)。

风热在表:“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3条)。

表证以外的证候,也可见恶寒。

湿热在气:“头痛恶寒,身重疼痛”(《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3条)。

暑温在气:“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温病条辨·上焦篇》第22条)。

湿阻膜原:“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湿热病篇》第8条)。

暑伤津气:“金匮谓太阳中暍,发热而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东垣清暑益气汤主之。”(《温病条辨·中焦篇》23条)。

温热在气战汗:“阴阳互争而战者,欲作战汗也,复脉汤热饮之。”(《温病条辨·下焦篇》19条)。

阳热过盛(火极似水):“初病周身如冰……头痛如劈……饮热恶冷……此阳极似阴。”(《疫疹一得》)。

又《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故恶寒一症,甚为复杂,几乎表里阴阳寒热诸证,均可伴随出现恶寒。临床遇到恶寒,须结合整体病情,认真分析,切不可简单对待。

(2)身痛 一般都把“身痛”作为风寒在表的重要标志,这无疑是正确的。

如《伤寒论》:“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引起身痛的因素并不限于寒邪,还可因于湿邪,阳气不足,甚至阳热过盛。

表湿:“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金匮要略》)

湿在肌肉:“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湿热病篇》)

湿热在气:“湿聚热蒸,蕴于经络,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萎黄,名曰湿痹,宣痹汤主之。”(《温病条辨》)

邪热壅盛:“骨节烦疼,腰如被杖。骨与腰皆肾经所属,其痛若此,是热淫之气,已流于肾经,宜本方增石膏,玄参加黄柏。”(《疫疹一得》)

从上面文献温习,可知身痛可因表寒、表湿、里湿、邪热壅盛等所致。

总而言之,导致身痛,无非是经气阻滞。风热在表很少有身痛(这可从《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三条可知),寒邪确实是引起内外疼痛的重要原因,因寒为阴邪,其性凝涩收引,易阻经气。殊不知湿邪属阴邪,易阻滞气机而出现疼痛。故“非典”身痛主要是因温热夹湿,湿阻经气所致。

3.从提纲掌握辨证要点 《伤寒论》有六经提纲:《温病条辨》不仅上中下三焦各有提纲,而每一种温病初起亦均有提纲。薛生白《湿热病篇》开首亦有湿温病提纲,并有详细的阐发,陈平伯《外感温病篇》开首亦有关于风温病的提纲等等。这些提纲是古人在大量临床实践中千锤百练提炼而成,是精华的精华,为我们临床辨证起到极重要的指导作用。举例说明。

(1)上焦温病提纲:《温病条辨·上焦篇》第3条:“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这是一般温病初起的提纲。

注:首先突出了温病脉的特点,动数乃阳热之脉;脉不缓不紧是与太阳伤寒、太阳中风之脉相鉴别,从而更突出了温病脉的特点;微恶风寒而无身痛,显然又与伤寒恶寒重而有身痛不同;咳嗽而不喘,又与伤寒初起可有“恶风无汗而喘”相鉴别。再加上尺肤热,午后热甚等症状,自不难辨证了。

(2)中焦温病提纲:“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 (《温病条辨·中焦篇》第1条)

注:一般对阳明腑实的辨证,往往将注意点集中在大便不通上。大便不通并非辨证要点。老年人习惯性便秘多属血虚肠燥,相反地表现为“热结旁流”的腑实,反见便溏;而“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则是决定性的辨证要点;另腹满痛拒按,脉沉实亦为辨证关键。

(3)湿温提纲:“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热盛,壮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3条)

(4)湿温提纲(薛生白《湿热病篇》第1条):“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注:以上两条均为湿热证提纲,出自两位温病学家之手。午后热甚,身热不扬,胸脘痞闷及舌苔白腻,口不渴或口渴不引饮为辨证眉目;其中二者都提到恶寒,乃因湿阻气机,卫阳不能外达所致,须与风寒在表之恶寒相鉴别。

(5)下焦温病提纲:“风温,温热,温毒,冬温,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仍可下之;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温病条辨·下焦篇》第1条)

注:温病发展到下焦,多为阴液严重匮乏,即肝肾液亏阶段。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尤其是“齿黑”(即牙齿发暗而无光泽),是伤及肾阴的证据;提到的“面赤”非阳明之“缘缘正赤”,而是局限性的颧赤或颊赤。最后再根据脉决定治法:脉仍沉实,表明阳明腑仍有实邪,故仍须采取先攻后补;如脉见虚大,表明脉证相符,可用加减复脉汤滋养下焦阴液。

从以上可见提纲中提出的要点,是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凝聚的经验结晶,可以作为我们临床辨证论治的眉目。

4.温病临床中的舌诊与脉诊

温病临床一般重视舌诊,一些温病学家对舌诊的研究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叶天士:“其脐以上为大腹,或满或胀或痛,此必邪已入里矣,表证必无,或十只存一。亦要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若未见此等舌,不宜用此等法。”(《外感温热论》12条)又:“若黑苔而滑者,水来克火,为阴证,当温之;若见缩短,此肾气竭也,为难治,欲救之,加人参五味子,免希万一。舌黑而干者,津枯火炽,急急泻南补北。若燥而中心厚者,土燥水竭,急以咸苦下之” (同上第24条),以上是根据舌诊来决定邪气性质的典型例子。但有时当以脉诊为首要:“太阴温病,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则鼻孔煽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脉若散大者,急用之,倍人参”(《温病条辨·上焦篇》第8条),此条说明当需要了解津气亏损的程度时,脉象就成了敏感的指标。此外,在温病原著中,也有不少胸腹切诊,验斑疹白PEI,验齿等记载,对温病临床辨证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治疗水平

1.首先对温病治疗大法的了解 卫气营血治法:“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外感温热论》第8条)

三焦治法:“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温病条辫·治病法论》)

2.大法之中有细则 如气分证与清气法远不限于白虎汤证。

(1)无形气分热盛:“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温病条辫·上焦篇》第7条)

(2)热郁胸膈:“太阴温病,得之二三日,舌微黄,寸脉甚,心烦懊憹,起卧不安,欲呕不得呕,无中焦证,栀子豉汤主之。”(《温病条辫·上焦篇》第13条)

(3)气分兼表:“手太阴暑温,如上条证,但不出者,新加香薷饮主之。”(《温病条辨·上焦篇》第24条)

(4)兼毒或温毒:“温毒咽痛喉肿,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普济消毒饮主之。”(《温病条辨·上焦篇》第18条)

(5)湿热在气:有关证甚多,如五个加减正气散证,三石汤证。

(6)湿热在下焦气分:“湿温久羁,三焦弥漫,神昏窍阻,少腹硬满,大便不下,宣清导浊汤主之。”(《温病条辨·下焦篇》第55条)

3.下法的多样性 《温病条辨》在伤寒三承气汤的基础上提出多种下法。

(1)重证重下:大承气汤(中焦篇第1条);

(2)轻证轻下:小承气汤(中焦篇第3条);

(3)热结旁流:调胃承气汤(中焦篇第7条);

(4)热结液竭:增液汤(中焦篇第11条);

(5)热结液亏:增液承气汤(中焦篇第17条);

(6)热结兼气液两亏:新加黄龙汤(中焦篇第17条);

(7)热结兼痰热壅肺:宣白承气汤(中焦篇第17条);

(8)热结兼邪闭心包:牛黄承气汤(中焦篇第17条);

(9)热结兼小肠热郁:导赤承气汤(中焦篇第17条);

(10)三焦俱急:承气合小陷胸汤(中焦篇第10条);

(11)阳明蓄血:桃仁承气汤(下焦篇第21条)。

4.滋阴保津思想 上焦篇银翘散证就反映了保津思想。其在方论中说:“温病者精气先虚。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及时祛除上焦之邪,不犯中下焦,避免诛伐无过而伤及中下;同时用鲜芦根汤煎以清热生津。均是保护津液的苦心。在上焦就注意保津若此,下焦篇更是以滋阴保津为重心,大定风珠,专翕大生膏等方,使滋养精血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5.提高制方选药的水平 中医内科亦称方脉,儿科称为小方脉,反映切脉开方成为中医看病的基本形式。但方开得如何,却大有学问。当然首先要辨证准确,使处方有鲜明的针对性;其次要选方用药贴切,配伍得当。随意堆上几味药绝不能成为好方,也绝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有关处方方面,经典原著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1)外感病解表,在《伤寒论》中用麻黄(麻黄汤)与桂枝;在温病多用荆芥穗、薄荷、桑叶、菊花(银翘散,桑菊饮)。这并非是随意的,而且一般也不能相互替代。配伍有深刻的理论依据:这两类解表药不仅有辛温辛凉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有病因病机病位以及药物归经的差异。风寒外感,邪犯皮毛(足太阳膀胱经),麻桂辛温发汗,解皮毛之邪,针对寒在皮毛之表实证;而且二药均走足太阳膀胱经。风热外感表证,邪在手太阴肺经,叶天士、吴鞠通对这一点均有明言。芥薄桑菊多为辛凉之品(荆芥穗除外),更重要的是俱走手太阴肺经,主要是宣散肺经之邪,而不是发汗。如果温病用麻桂发汗,则是误汗,必生后患;伤寒用芥薄桑菊也是南辕北辙,难收应有效果。

(2)邪有浅深,清法原则有异。温病邪初入气分,常无形热盛,叶吴二氏主张“清泄气分”,即清中寓透,故吴鞠通称白虎汤为“辛凉重剂”(生石膏辛甘大寒)。但不同于辛凉解表。而且不主张早用黄连等苦寒药。等到邪热深入脏腑,里热深重时则用黄连解毒汤、三黄石膏汤等泻之于内。

(3)清营时透热转气有讲究。叶天士说:“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营是入血之初,邪仍偏无形,尚有透达的可能性。故在清热凉营的同时,还须注意导邪外出。但对“透热转气”各人各有理解。有人主张用包括解表药在内的透解药,将邪透至气分,再予解除。这种观点不够正确。邪已入营,病已自阳分传入阴分,当以清热凉营为主,只是在选药及配伍上,注意清中有透,避免凉遏,以防深入血分。吴鞠通的清营汤实际上已对此作出诠释。方中犀角、元参、金银花、连翘均为清中有透之品。

(4)凉血注意活血。叶天士云:“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需凉血散血”。入血邪已最深,去表已远;且无形之邪已与有形之血相结合,难以透解。故不再提透邪问题,而是强调凉血与活血。凉血消除血热,可以保护营阴;凉血亦即宁血,可以防止出血。热与血相结合,最易夹瘀,故要注意活血问题。

(5)方药加减有新意。在《温病条辨》中,吴鞠通除制订大量新方以外,还引用经方,并结合温病的特点,予以灵活机动的加减,为后人运用经方树立典范。例如伤寒有痞证结胸,温病亦有。当温病出现此类证的时候,吴氏亦引用仲景小陷胸汤及半系夏泻心汤,但作了相应的加减。例如暑温出现痞证时仍用仲景半夏泻心汤,但去原方的参夏姜枣草甘温之品,加枳实、杏仁。这是因为伤寒痞证乃因误下所致之虚痞,故化痞佐甘温扶中之品;暑温痞证乃自然出现的实痞,故减甘温避免恋邪助热,再加杏仁枳实以加强破结化痞之力。

又《伤寒论》的炙甘草汤治疗气阴两虚脉结代。吴氏去其中的参桂姜枣之甘温,加芍药,变成滋阴养血的治疗下焦液亏的加减复脉汤。又陶节庵的黄龙汤用于阳明腑实而兼气血两虚的扶正攻下之剂。该方是以大承气汤加参归草而成。正虚邪实时似嫌攻下过猛,尤其是温病多伤阴,嫌此方滋阴药不足。吴氏当温病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之时,将此方加以变通,大承气汤改为增液承气汤,大大缓和了攻下之力,用人参海参与当归益气血通经络,用姜汁宣通气机,以代枳朴之用。类似的例子甚多,不胜枚举。

(6)湿温病治疗中“通阳法”的运用。叶天士说:“(湿)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在湿热病的治疗中,经常需要运用通阳法,这是治湿的关键步骤。通阳即宣通阳气,采用一些辛温或辛苦温之品,宣畅气机,通利三焦,以达到利小便的目的,使湿邪有出路。因为湿为浊阴之邪,小便是主要出路。故古人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但如果简单地加几味利水药,往往难以达到目的,必须在宣通三焦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至于用药如杏仁、白蔻仁、橘皮、桔梗、厚朴、半夏等,一些治湿名方如三仁汤、藿朴夏苓汤等都包含这类法与药。

(四)从经典原著学习中看医学发展脉络

在经典原著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发展脉络。在早期的经典著作中,提出许多重要的观点,这些观点,往往给后人以很大启发,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其重要性就在这里。但因为是早期作品,有一些内容往往是不够全面的,这就要发展充实,就给我们留有很大发展空间。在温病学原著中,处处可以发现这样的脉络。吴又可《温疫论》是第一部有关温疫的著作,也是第一部温病专著,为温疫(主要是湿热疫)的辨证与治疗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与方法,尤其对关于病因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所提出的“九传”,有特定的范围,都是以半表半里的膜原为出发点,范围有一定局限,而且显得不够精细,故后人宗之者少。待到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之出,它涵盖面广而具体,故被广泛地接受与运用;后来吴鞠通又在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提出三焦辨证,使温病辨证系统更为全面。

叶天士《外感温热论》是温病学的奠基之作。他提出的重要原则与规律,至今仍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吴鞠通忠实地继承并发展了叶氏理论,并加以具体化,为温病学的推广作出重要贡献。

但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并没有把温病学发展到头,吴氏以后的作品又有多方面的发展。例如在《温病条辨》中吴氏提出了白虎汤的适应证(上焦篇第7条)及其禁忌证(上焦篇第九条),从正反两方面提出这一治温要方的正确应用。但他所提出的白虎汤“四禁”,即脉浮弦而细,脉沉,不渴,汗不出等。这些禁忌对应用白虎汤原方来说,无疑是完全正确的。但我们也完全有可能冲破这些禁条,使这一治温要方有更大的应用范围。关于这方面,后来的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如果气分热盛夹湿而不口渴,纯用白虎汤不宜,而俞氏的“新加白虎汤”(鲜荷叶、薄荷、生石膏、知母、益元散、桑枝、竹叶、芦根、灯芯)治疗此证成为可能;又例如阳明经热的同时,兼有阳明腑证,即所谓经腑同病,而脉象沉者,纯用白虎汤亦不相宜。但如果采用俞氏的白虎承气汤(由白虎汤合调胃承气汤组成)经腑双解,正合此证。这种例子亦不胜枚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