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谈素质教育

 骆驼草图书馆 2016-08-28

                      也谈素质教育

 

 

    90年代初期开始提素质教育,到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十多年以来,全国没有哪一所学校的长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不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口号的。认真回顾这十几年的学校教育,真正把素质教育推进得好的中小学并不多。究其原因,除了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以及社会的诸多因素影响外,很多是厅、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长官的思想不解放和不理解素质教育的思想内涵所造成的。

 

              别把素质教育理解复杂化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达到的要求是什么?我们很多的理论家写了许多大块的文章,其实不阐述还明白,一过多地阐述就让人糊涂了。对这两个问题“决定”已经说得十分透彻,不需要任何方家再来阐述。“决定”对素质教育的解释是:“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这就是“决定”对素质教育的解释,多么的明了和清楚啊!稍微有点语文基础知识的人是应该是不难理解的。

             

             素质教育需要培养“山”字型的人

 

“决定”对素质教育培养的人提出了“三个统一”。按照三个统一的要求,我们的学校应该培养出“山”字型的人。大家认真研究一下山字:它基础厚重,一峰突起,它峰呼应,你看是多么的和谐呀!研究了山字,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基础厚重。这厚重的基础不仅是文化基础知识要厚重,更重要的是做人的思想道德基础也要厚重,做一个国家公民的思想基础要厚重。一峰突起,我们的学生所学的知识应该像山峰一样有一专之长,特别的冒尖,要个性鲜明。现在的中考和高考的弊端之一就是逼着学生科科齐头并进,一科“跛”了都不行,也因此教学中有了个“治跛”的新名词,我们应该懂得,人类社会中全才是永远没有的,也是培养不出来的。它峰呼应,是要求我们的学生和谐发展,看看我们古代的那些著名人士,无论是从政的,还是学者,哪一个不是琴棋书画都懂,甚至是精通!再看看世界的那些大师们,哪一个不是除了他们的专业外,还有使他们业余生活丰富的一技之长呢?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学生,高中过早的文理分科,学理的不懂政史地,学文的不懂理化生,当今我们的学生除了学专业的外,有几个学文理的学生懂得琴棋书画呀?为了今后工作的高质量,我们学生的知识和专业一定要一峰突起;为了今后生活的高质量,我们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又应它峰呼应。

 

               推进素质教育的做法

 

 要推进素质教育,第一是我们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一把手至少是教育行家。现在,从省教育厅到各县市教育局因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很多一把手不是教育科班出身,有的甚至是从完全外行的行政干部调任,这些教育的门外汉能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的内涵吗?如果是在“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集资办学时代,因这些人“人脉广”,还很能起点作用,可在当今政府办学的时代,这样的人出任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一把手则有百弊而无一利。

 第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和办学思想。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相应的做事行为。要把学校教育搞好,不仅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学校校长要有正确的办学思想,而且校长还要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现今提教育厅(局)长、校长要成为教育家,教师要是专家型,这是当前时代的需要。我们要用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头脑进行武装,领导者真正做到依法治教,按规办学;让教育教学者真正按规育人,按律施教。

 第三要弄清两个观念。首先是弄清教育观,现在各行各业都提以人为本,人本思想的提出是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化,以人为本对于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的核心就是把学生当人看待,而把学生当人看待就是要在教育教学上以无限的爱心善待每一个学生,因此在教育中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是错误的;在教学中像往容器中装物体一样的注入式是错误的;在训练中像训练动物一样的时间加汗水的做法也是错误的。第二是树立什么样的质量观。目前,比较流行的提法是“全面发展”,在这一提法的要求下,我们的学科老师总希望他所教的那一学科学生的成绩都是优秀,我们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把各科纳入必考之列,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记得60年代的中考对一部分学校的学生只考语文、数学和政治,对条件好的学校的学生加考理化和外语,那一代人的发展也不比现在差呀!看看现在的中考,考了语数外,还考理化生和政史地,考了那么多还不行,还要考体育和试验操作,好像离开了这些考试就没办法让学生全面发展了,这大概是提“全面发展”的误区吧。为了避免这个误区,是否提“和谐发展”为好,也就是“和谐发展”的质量观。因为和谐发展不需要学生门门功课都优秀,而只需要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某一学科相当冒尖,也就是前面说的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字型的人。

    素质教育不难理解,推行素质教育也并不困难,难的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教育规律认认真真地抓教育,难的是中小学校校长按教育规律实实在在地做教育,难的是广大教师兢兢业业地按教育规律搞教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