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时培养对自己的不满

 真友书屋 2016-08-28

这是 旧世相 的第 441 篇文章




当我们满怀软弱的体谅时,我们相信自己面对的任何困惑和艰难都是巨大的。我们会忍不住自我安慰,告诉自己这些痛苦不是我们的错,因为这个糟糕的世界衬得上那么大的痛苦。我们试着去找寻别人的感同身受,试着去从整个世界的大层面上为每个人的渺小无助找理由。

勒内·夏尔说,“感谢那位不替你的遗憾操心的人吧。你是他的同类”。

我并不是带着否定的态度在批评这种软弱,在这里“软弱”更像是一个中性词,我更像是冷静地看待一种正常的合理的心理状态。因为每个人都可能如此,并且软弱者会抱团取暖。这时候,所有的胆怯、自欺欺人都是有理的。我们有一点点进步,会为彼此大声欢呼,哪怕只是没有倒退,或者倒退得不多,我们也会把它称作是了不起的功绩,是对自己人生的征服。我们甚至会为没有在股市里亏太多钱而聚在一起吃烧烤。

这时候,我们像一位内向者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喜欢坐在随时可以撤退的位置上。”这句话是个隐语,既是指一次聚会,也是指人生状态。

有时候我们在承认失败的前提下适度激励自己。这种激励,可不是那种高压式的逼迫(激励经常像是逼迫,因为带来行动的压力),更像是给伤口粘上创可贴,或者涂上不带酒精的红药水,它们治愈,但不带来疼痛。

和上一种软弱的体谅不同,这种激励是要求人们坚强的。它不给我们借口,但也不会辛辣地指出我们目前人生的失败。事实上它回避了“失败”这件事的痛楚,只是说,还是得往前走。

大多数给别人的鼓励都是这样的。它力度适中,比较容易接受。本质上它还是安慰,还是带着体谅,生怕直接在伤口上涂酒精这件事带来的痛苦,以及因为造成这种痛苦而产生的内疚。

我们迫切地需要这种激励。它不锋利,激起的力量会很快消散,但它在说出的那一刻的确让我们感到充实。例子就是里尔克所说的那句温暖得如同诗歌的话:

好好地忍耐,不要沮丧,你想,如果春天要来,大地就使它一点点地完成,我们所能做的最少量的工作,不会使神的生成比起大地之于春天更为艰难。


更加冷酷的激励,像保罗·格雷厄姆说的那样:“随时培养自己的不满。”


这种要求太艰难了,人生既然已经不如意,为什么还要不断去面对这种不如意呢?人的天性是躲避伤害的,而坚强地面对自己的缺点,不时提醒自己,并且要求自己像最强壮的人一样刮骨疗毒,是不是太不体谅了?

也许是吧。这个问题是开放的,供自己选择。经历了多年的软弱的人生之后,也许会有些人继续用创可贴包扎伤口,也许会有些人觉得厌烦了那种软弱的体谅和维持现状的温暖。

然后逼着自己用酒精洗自己的伤口。




晚祷时刻:


讲一件让你对自己感到不满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