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朋铭 无讼合作负责人 在上周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优秀的青年律师的三种思维,他们分别是:
这其中,『结构化思维』是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每个人都能掌握的思维。我举一个例子—— 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在解决问题、进行决策的时候,常常觉得脑子里一团乱,很多信息迸发出来,但你就是无法将他们形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更不要提如何进行一个理性的选择。 原因就在于,大多数时候,我们脑子里的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与此同时,我们的大脑处理不了太多零散而复杂的信息。而结构化思维,就有机会帮助我们更全面以及更系统地思考,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当我和那些优秀的人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他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习惯——他们总能够找到一个结构,将所有的碎片信息放进去。这种思维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他们往往会边讲解边画图。这其中就涉及一个非常有用的思考辅助工具:线条。 事实上,很多时候『仅仅是把信息用线条的方式画出来』,就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思考。 接下来我会用一些例子来讲解: 用『一条线』梳理线性信息 找一张A4纸,然后从左到右画一条线,然后你就构建了一个线性的思路。很多线性的信息,就可以用这个思路来梳理。 无讼学院的诉讼可视化课程里,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如何利用时间线来梳理案情。就像下面这张图—— 在这个基础之上,你才可以根据进一步的需要,把不同的主体分层区分(事实上,本质上也就是用直线进行拆分),如下图—— 用『两条线』搭建坐标 把两条直线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坐标』。你画了两条线,其实就构建了一个立体的维度。你开始可以进行不同维度之间的对比分析。 比如上周的文章里提到的成长曲线—— 通过构建『时间』和『成长』两个维度,你就可以观察到一些现象。事实上,大部分情况下,真实的成长曲线应该是这样—— 成长很少是线性的,往往是在波动中缓慢增长,直到那个临界点之后,才会突然攀升。而大部分人在还没积累到真正该增长的时候,就停止了。 用『多条线』搭建网络 在此基础之上,如果把纵向的线条移到中间,就会构建出新的结构—— 常见的SWOT分析法(优劣势分析法),其实就是这样—— 通过这个结构,你可以更好地梳理自己所处的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 多加几根线,你还可以建立一个更加丰富的网络。无讼学院的检索课老师李谦,就是用这种方法,建立自己的检索网络。 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不论面对任何问题,你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结构,可以有章可循地进行尝试和检索。 用『更多的线』搭建结构 当你面对更加复杂的情况时,你就需要更多的线条来辅助思考。事实上,你很可能做过这样的事:在纸上写下一份提纲,分成1、2、3点,逐一阐述。就像下面这张图—— 当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事实上已经在结构化自己的思路。 唯有当一张纸不够画时,我们才需要使用工具来辅助。不论是『思维导图』工具,还是Word的『大纲』,以及我们曾经推荐过一款国外的产品叫Workflowy(www.workflowy.com),都能够帮助你实现类似的功能。 天同的李谦律师在梳理『模拟攻防』要点时,就会用类似的方式—— 把所有信息按照不同的层级进行排列,就是在结构化你的思维。 最关键的还是,当你在梳理要点时,需要注意一个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你需要不停问自己:
你可能发现了——这个思维工具,本质上就是一些简单的线条而已。但它们真的很重要,不成比例地重要。通过这些线条的组合,你得以从不同的维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原本乱成一锅粥的思维,在那些线条的刺激下,最终竟变得清晰起来。 最后举个实际的例子 今年开始,除了无讼学院之外,我还在进行一个新的产品的探索——『无讼合作』。现在产品上线两个多月,已经帮助了越来越多律师通过互联网的力量进行异地查档,案件合作等等。 事实上,当时可以选择的机会有很多,而最终我们选择从『律师合作』的角度切入,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分析出来的。当时我画了下面这张图—— 我们分析『律师间合作』是一个极度依赖信息和信任的事情,而无讼最强大的能力就是信息和信任。所以最终这个分析,促使了我们开始做『无讼合作』这个产品。事实证明,我们也实实在在地通过无讼合作,帮到了成千上万的律师。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在『异地查档』—— 过去你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找异地合作查档的律师(还不一定成),现在你只要通过无讼合作发布需求,90%情况下1分钟内就会有律师应征。与此同时,比起你自己跑过去,费用和时间都至少节约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