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振宇:这个时代没有孤胆英雄

 小猪电子业 2016-08-29

在硅谷,很多公司从自家车库创意开干,到上市或者获得几十亿美金的估值,往往只有一年时间。为什么这么快?因为有了共同协作,不用事事都自己干。罗振宇说,在这样一个协作的时代,你去做一个企业和创新,如果是孤胆英雄,想摆脱人类的一切协作独自崛起,是不可能的。


(本文根据罗振宇在混沌研习社的课程整理而成,有删节,<点此下载>混沌APP,可观看本课程视频回放,仅对社员开放,文末即可入社听课)


演讲者|罗振宇
罗辑思维创始人


硅谷正在出现一个现象,大公司快完蛋了。为什么?因为一旦大组织出现,它的创新效率一定会下降。罗辑思维现在有100多人,我们已经感觉不堪重负了,当我不能随时坐下来跟每个人聊天时,我知道思想流已经在凝滞了。


过去大公司拯救自己的方法是什么?买。我有钱,但凡行业里出现一些不错的小公司,买了就是。到了2016年,硅谷已经出现了一种哀叹:来不及。一家公司从自家车库创意开干,到上市或者获得几十亿美金的估值,往往只有一年,大公司来不及买。


为什么会这么快?因为现在开公司不必什么都自己干了,通过共同协作,可以迅速拼接出一个协作体系,这个体系的成长效率是惊人的。凝结资源形成协作,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方式。


如果重新理解工业时代,就是“共同体的黄昏”,对人的控制几乎到了最弱的一环,为什么在工业时代出现了一门显学是管理学,因为再想控制一个稳定的共同体变得极其困难。而进入互联网时代,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公司已经慢慢变成联盟。


罗辑思维没有任何规矩

我们不能让这家公司定型

创新和效率不可兼得

 

我们公司著名的CEO脱不花没有上过大学,19岁就创办了一家咨询公司,两年前我们一起合作创业。脱不花做CEO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不允许这个公司有任何一条规矩。


所以我们公司没有规矩,从上班时间到团队KPI一概没有。这一点我极其赞成,因为这家公司不能做老。我们为什么让别人觉得有一点妖气,因为我们在基因上和别人不一样,我们是为数不多的以人为核心成长起来的企业。

 

我们不能让这家公司定型,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层级、没有部门,所有活动、所有人都是按照事组织起来的。比如说做读书会,临时立一个小组,脱不花批一笔预算,有人接受就接走,自己在公司找人,谁愿意跟你干,你怎么分钱,甚至你到外面找人、拿预算,都随你。

 

我们甚至极端到这种情况,每一个员工都可以请别人吃饭,你只要觉得是为了公司,就报销,不设限额,没有任何手续和阻碍。如果你要给员工设限额,就是不信任他。到现在,我们餐票的份额是最少的。如果一个人连餐票都要占公司的便宜,他在平时工作中早就暴露出其它问题了。

 

我们相信人,人是有廉耻心的,会关注自己的公众声誉,这是我们的假设,这个假设在多大范围内奏效我们不知道,但愿意试一试,如果公司管理的效率已经低到影响公司成长的时候,我们再来谈管理。


效率和创新不可兼得,我们没有管理,但因此激活了更好的创新,这一代创业公司必须在效率和创新之间做权衡。

 

不要任何人为集体贡献

公司迟早都变成联盟

既然无法控制,不如开始就尊重

 

外面很多人说我们洗脑,哪敢洗脑?罗辑思维从成立到现在,一次全体会都没有开过,很多员工都说想了解公司的大政方针,得听罗胖在外面的演讲。


你到这家公司来,为你自己,别为我。你挣钱,你学到东西,你在市场上增值,不要为公司做任何贡献,你的贡献是因为你自己成长,顺带替我做的,你做这个贡献,我还给你工资。

 

我们一直提倡这样的价值观,不要为任何集体做奉献。人是控制不住的,现在的90后小朋友,兜里有三百块钱都敢跟老板叫板。既然控制不住,还不如一开始就尊重他的自由意志,所以公司迟早会变成联盟。

 

有本书叫《联盟》,强调招聘员工应该利用这样的方式:先问一个问题:你打算干几年,几年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HR跟你一起定一个目标,约定时间内一起达成,然后顺便帮公司把事做了。期满之后,HR部门再谈一次,说你要不要走,不走的话咱们再定接下来几年的目标。

 

这种方式是将来最好的组织形态,我们其实很明白,一个公司人员一旦变多极其可怕。别看罗辑思维现在只有一百个人,我们已经试图把一些成熟的同事踢走,让他们带着成熟的业务模式出去创业,给你股份,你搬走。


今年,我们已经裂变了两家这样的公司。因为我们知道,要不了十年,所有的公司都会变成这种联盟。


企业群团是未来的模式

不同功能的公司组合

这个时代没有孤胆英雄


刚才我讲的是公司内部管理,公司外部呢?

 

如果说早五年,罗胖这样的人不能创业,因为管不了公司,太自由主义了。但是现在不用,你有各种各样的平台。比如说罗辑思维只要想卖书,马上有大量仓储物流公司扑上来;我们需要ERP管理,马上有最好的ERP公司。

 

未来的企业,很有可能会出现一种模式——企业群团,就是不同的功能组合在一起,企业互相之间没有持股,但是我们背靠背。


罗辑思维和混沌研习社就是这样的关系,如果我们做混沌研习社这样的教育品牌,得花多长时间?花多少钱?挖多少人才行?混沌研习社想做罗辑思维这样的营销部门也很难,不如大家合作,我们互相不持股,罗辑思维就是研习社的销售和市场部,研习社就是罗辑思维的内容生产车间。

 

这一点特别重要,你要考虑上下游是什么。最近有一篇文章是关于宝洁的,朋友圈有一个评论很有意思,宝洁公司如果衰落,是因为上下游产业链出了问题,原来的销售建立在上游的广告渠道是电视,下游的销售渠道是沃尔玛,现在这两个渠道都在衰落,所以宝洁不行了。

 

上下游力量的不同,导致了根本的不同。你去做一个企业和创新,如果是孤胆英雄,要摆脱人类的一切协作独自崛起,这是不可能的。

 

很多场合我跟朋友讲一句话,判断做一件事对不对,其实只有一个微妙的评价方法:刚开始做时是左右逢源的,这事肯定对了。如果说你做一件事,只有你自己相信,要么错了,要么早了。因为上下游没有人会愿意帮你,而社会是一个协作分工体系,就这么简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