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思和:文学批评就是讲明白作家没有说出来的话

 秋荷雅韵 2016-08-29

张莉的新作《持微火者:当代文学的25张面孔》,以文艺随笔的形式评论了25位当代作家,其中不仅有在文坛上颇有分量的作家莫言、贾平凹,也有80后作家郑小琼、纳兰妙殊。

贾平凹的《废都》、莫言的《生死疲劳》、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是这些作家创作道路上的节点性作品,张莉把这些作品单独拎出来加以评论,“我把代表性作品作为解读作家的切口,而后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加以理解和体悟。”提起写作的动力,张莉介绍,写作初衷是和普通读者一起思考作品,但她写的不是私人读后感,前期还做了大量的学术准备工作,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鲜观点,“我想做文学作品和普通读者之间的摆渡人。”

批评家是普通读者的一份子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文学批评界流行艰涩的学术论文,文学批评逐渐和普通读者脱节。”谈到文学批评的现状,陈思和颇为忧心,在他看来,有的文学批评家认为自己是专业读者,并为此和普通读者划清界限,其实是一种自负的表现,“批评家不是站在台上指导别人,我们也是普通读者的一份子,只不过是发言的读者。”批评家不仅面对作家,更要面对生活,因此文学批评要更加“接地气”。陈思和认为,张莉站在普通读者角度,书写一部贴近普通读者的文学批评集,让他眼前一亮。

“作家在作品中创造出文学形象,但是很多时候说不清楚创造这个形象的意义,文学批评就是讲明白作家没有说出来的话。”陈思和认为批评家的身份其实很尴尬,“大家知道作家是搞创作的,大学教师是教书的,但很多时候大家不理解批评家的任务什么。”张莉补充道,每个人都有文学批评的权利,但是文学批评家的见解会更加深刻,对作品内涵的解读更为一针见血。

批评家要长期关注作家成长

文学批评是否要从同代人开始?陈思和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批评家最清楚同代人的诉求。他举了个自己的例子,“我和王安忆年纪差不多,以前家住得也近,所以我特别能理解她小说中的形象出处,因为我和她有着同样的生活体验。”

张莉则认为文学批评的对象不仅局限于同代人,尽管成长经历不同,但70后的她在书中解读起50后作家莫言、贾平凹的作品也有自己的诀窍,“我会从作品细节入手,找到解读作品的USB接口。比如在莫言的《生死疲劳》中,我发现蓝脸是小说的隐形主人公,我就把他作为进入作品的密码。每一代批评家都有自己认识作家的方法,铸就文学经典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

“批评家不能仅仅评论作家的一部作品,而要长期关注作家的成长,这种关注可以长达十年、二十年,其实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陈思和认为,这是批评家和作家之间最为理想的关系。但归根结底,文学批评离不开文本的细读,“从大量的文本中找出共性问题,再加以总结归纳,才能达到文学理论的高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