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塘记忆--刻骨铭心的家

 真友书屋 2016-08-29

             我的刻骨铭心的家

    我刻骨铭心的家是位于吴山路上父辈筑起的家。杭城旧旗营腹地的吴山路,南北全长不足三里,路的南北两端及东向被一条婉约的市内小河--浣纱河环抱,西面一箭之遥就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子湖。

    与老城区其它的街巷相比较,始建于民国初新市场内的吴山路只能算是后生晚辈,然而,此地因具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优势,却成了杭城近现代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领域,曾经是杭城最繁华的地段。

    我最初的记忆是在吴山路上萌生的,那儿有我熟悉的人间烟火气味、熟悉的市井噪杂声音和熟悉的店铺作坊、邻里人家。假如蒙住我的双眼把我投到吴山路附近,我凭气息和声响也能找到自己的家。

    我家的旧居座落在吴山路163号,与平海街相邻,坐西朝东临街的二层楼房。最初的记忆中家门口的马路是用武康石碎块铺成的,叽里旮旯起伏不平,坐在幼儿园的三轮箱式接送车里身体会跟着车轮颠簸的节奏和蹬车的爷爷一起颤动。近日,母亲还同我说,脚底板痛的老毛病,就是那年生了你当产妇娘格辰光常在门口凹凸不平的石头路上走动犯下的病根。

    在我最遥远的记忆里储存的是半个多世纪前的影像,街灯昏黄的亮光透过楼上临街的窗户,把彩色玻璃的花纹放大了映射在卧室的天花板上,彩色的投影又覆盖在天花板的木纹上变成了稀奇古怪的图案,金碧辉煌,似曾相识,好像是母亲讲给我听过的故事里的场景,又像是梦里见过的某一片断。有时醒来又望着天花板上的图像思索,又像是曾经在同一时刻、同一个地方发生过的同一个瞬间,一幅一幅的憧憬时隐时现,远处传来火车低沉的汽笛声和铁轮、铁轨轻微的倾轧声,迷迷糊糊地又进入遥远的童话世界里去了。我的童年是金色的。

    沿街居住,屋外的一点点响声都会引我出神,天未亮,路上就有踢嗒、踢嗒的脚步声和单调的咳嗽声渐行渐远,大概是去饮食店、小菜场上班的,或是厂里做深夜班落班的职工从我家门口经过了?也可能是住店的旅客起早到城站赶火车了?响动最大的是斜对面吕家老虎灶的大风箱酷哒、酷哒地扇砻糠生火烧开水发出的声音,间或还有茶客对话的嗡嗡声。老虎灶南隔壁的莲芳斋浆粽店那只比四仙桌还要高的大公鸡每天会准点准时喔、喔、喔地引颈高吭,报晓声常常令我精神振奋。又是一天崭新的生活展开了。莲芳斋隔壁就是刘家杂技班的练功房,无论是酷暑寒冬每天清晨杂技班的艺人就开始在屋里屋外摆好各种架势,各就各位专注地练功,拿大顶、下腰、转盘、顶缸.....。 多才多艺的春华帅哥穿着练功服骑着高台独轮车绕着仁和路、板桥路、平海街、吴山路转。我童年时代的偶像。

    地处闹市的吴山路,相比前马路(延龄路今延安路)又是别样的街景,按当时的市况说,前马路一带沿街开设的都是杭城规模较大较高档的饮食、服务、百货、娱乐等行业,如:素春斋、正兴馆、宁波汤团店、杭州酒家、海丰西餐社、采芝斋食品店、同大元茶叶店、时美理发室、湘海池浴室、慧光照相馆、张小泉刀剪店、大陆旅馆、新泰旅馆、西湖大世界娱乐场、香港服装店、大江南皮鞋店、小吕宋百货商店、解放街百货商店等等。

吴山路上开设的大多是小店铺、小作坊、小摊贩。沿街的店牌、招幌、遮阳篷五彩缤纷,鳞次栉比,作坊里的敲打声和商家、摊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车水马龙市井气氛十分繁华、浓厚。还有南北杂货店,鞝鞋、裁缝铺,沙发、油漆、木匠铺,黑白铁、铜匠、打铁铺,剃头铺、柴炭店、饭店,豆腐店、酱园、茶馆、旅馆客栈、混堂、五金汽车材料行、脚踏车行、旧货店等。外加各式各样的摊贩从早到晚地又来弄市哄热闹。摊贩有流动和固定之分,流动的行贩挑担沿街叫卖的有蔬菜、鸡鸭鱼虾等活食儿的,还有补锅、补碗、修缸、补甏、修伞的,有磨剪刀、箍桶、修棕绷、,间或还有小热昏卖梨膏糖、耍把式卖狗皮膏的,还有夜间敲竹邦的馄饨担,还有季节性和间或出现的阉鸡的、收镍皮角子、牙膏壳儿的,卖门儿布等等。固定的摊贩都是摆在弄堂口或十字路口转弯角子的街沿上或混堂门口,得有关部门或地方上有头面的人认可准许才能有一席之地的,其中有皮匠、裁缝、百杂货、织补衣袜、香烟、炒货、水果摊等。行当之多可谓人生活命、享受,所需求的行业、场所应有尽有、面面俱到。聚众之杂除了原住居民和老远八乡赶来的戏客,还有不明身世的闲散人士,三教九流之辈门门具备。

自古杭城无闲地,闹市中心的吴山路一带地价更是金贵。沿街商户的居住环境比不得深宅大院的庭院深深深几许,大多是前店后居或楼下店铺,楼上居住。小业主的伢儿们除了上学,吃饭、睏觉在屋里头,其余的时间几乎是放养在自家门口或附近的弄堂里,浣纱河畔、湖滨公园就像自家的后花园了。伢儿们结伴玩耍难免相骂争吵,互取绰号,互揭各家的老底,虽然大多是鸡毛蒜皮的细碎杂事,左邻右舍彼此也就没啥隐私可言了。

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时期,我家楼上的铁艺楼栏被居委会动员后拆除砸碎了搬到隔壁协兴里四弄的小高炉里炼铁,究竟有没有炼成铁?等不及看结果,记忆中没有这份记录。

六十年代初的困难时期,在我家帮佣了十几年的萧山长河头的大妈被无奈地辞退了,弟妹整天哭喊着大妈、大妈

过后没多久,我家搬到了吴山路124-126号居住,那里原是父亲经营生意的营业场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秩序发生了变化,我的记忆和生活也随着搬迁改变了原来的色调。~~~~~~


 七十年代,吴山路126号门前仁和路口朝北拍摄画面

钱塘记忆--刻骨铭心的家

九十年代,吴山路平海街口往南拍摄,图右有老虎窗的是我家的故居。

钱塘记忆--刻骨铭心的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