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到了柏柏尔人

 博浪椎 2016-08-29

在世界古代史上,柏柏尔人曾经是一个时不时就会出现的概念,说古埃及,古希腊和罗马,明显都会提到他们。但是,他们似乎从来就不是主角,只当跑龙套的。北非的柏柏尔人,曾经创造过他们自己的王朝,自己的文明。在罗马人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北非一度是他们的天下,然而,阿拉伯征服之后,柏柏尔人就像消失了一样,他们的文明是什么样子的,有谁能知道呢?后人在讲述北非历史的时候,罗马之后,就讲到阿拉伯了,柏柏尔人呢?

此行,在极度干旱的突尼斯山区,我们居然看到了自称是真正的柏柏尔人,他们居住在洞穴里,洞穴有点像我们西北的窑洞,但外观比我们的窑洞要小一些。稍微富裕点的人家,能在山里凿出一个天井,然后在四面挖洞,有的做卧室,有的做厨房,有的做储藏室。柏柏尔人居住的地方严重缺水,吃水得靠收集雨水的水窖。突尼斯政府为了解决柏柏尔人的吃水问题,特意定期给他们送水。




柏柏尔人很好客,见到我们来,就给我们迎进去,还特意用清水为我们泼洒地面。我们连说不用不用,但她们执意要做。坐定之后,人家上来一种烤得很焦的发酵饼,配上橄榄油和蜂蜜,让我们沾着吃,很香,很甜。然后上茶,一种有甜味的茶。家人的男人,据导游说,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就是妇女和孩子。女人上茶之后,就躲在一边。柏柏尔人也是信伊斯兰教的,但跟多数突尼斯人一样,不是很原教旨,世俗化味道很浓。没有男人的家里,我们这些外来人可以随便走。我注意到,他们窑洞的门上,一定雕着或者画一条鱼,家里也挂着布做彩色的鱼,很像我们大西北的东西。内室的门楣上,有的还画着马掌,门环也是马掌形的。家里的摆件,有条船和一个海龟。问她们为什么?柏柏尔人女子说,那是吉祥物,这里的每个柏柏尔人家里都有的。






一个在干旱地区,靠种植和养殖为生的民族,似乎跟鱼,船一点关系都没有,即使是马掌,离他们也很远,这个地区的动物,就是骆驼和羊。很可能,这些吉祥物,是柏柏尔人的文化记忆。当年在全盛时期,他们并不生活在这个贫瘠的角落,现在人烟稠密的海滨,才是他们的天下,鱼和船才是他们的生活。上了岸,也有马骑。柏柏尔人是很好的战士,在迦太基和罗马人的部队里,都有他们的身影。然而,阿拉伯人来了,他们几经挣扎,终于被征服。被征服不见得是民族的灭绝,而是文化的消亡。只消民族的知识分子被消灭了,文化也就没了。

今天,北非到底谁是柏柏尔人,谁是阿拉伯人,其实根本说不清,人种的混杂到了非常的高度,即使是我看到的山区柏柏尔人,跟阿拉伯人有多少区别,似乎也说不清。多少个世纪过去,被征服的历史和被毁灭的文化,都只剩下了习俗的残渣。一条门楣上必须有的鱼和马掌。当年柏柏尔人被征服,大部分人还是留在了原地,来到这个干旱山区的,肯定是那些不肯屈服的人。然而,帝国没有死角,即使在这样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他们最终还是归依了伊斯兰教(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是信基督教的)。唯一剩下的,就是这些跟海有关的符号了。




一个柏柏尔人跟我们的导游说,他们的祖先,其实是白皮肤和蓝眼睛的,跟欧洲的白人一样。的确,柏柏尔人有莎士比亚《奥赛罗》中的奥赛罗这样的黑人形象,但也有比较白的,这些人有着欧洲人的血统。而我们看到的柏柏尔人,无论大人孩子,在这样日晒严重的地方,的确比较白。比起沙漠里的突尼斯籍的贝都因人皮肤白多了,仔细看,他们的眼睛还真的有点蓝。也许,在这个地方,他们跟阿拉伯人的混血程度,比海边和城里低一点?



尽管如此,他们在突尼斯算是穷人,比沙漠里的贝都因人还穷。尽管在福利比较好的突尼斯,他们的生活还算安逸,跟所有突尼斯人一样,和善,好客,很从容,神态安闲。不干活的时候,无论男人女人,一杯茶,一支烟,就可以坐上大半天。有钱没钱,他们不用发愁今后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