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远在故乡的母亲

 冬日暖阳暖阳 2016-08-30

 

  饮一盏清香的茶水岁月留香,唱一曲童年的歌谣往事涌上心头,拿出过去的信书读来,眼泪不知不觉又热了两行。那儿时的窗,和那爬满爬山虎的墙,,那承载我童年快乐记忆的小河,和那炊烟里凝聚的故乡,凝聚成了一道口子。当我手握钢枪的时候,就注定了对母亲和故乡的亏欠,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怀,因为,这里,是我梦最开始的地方。

  想起儿时母亲挑水的身影,仿佛把一担担岁月挑向了远方,在我小的时候,我家乡的小镇经济,科技那时候并不发达,但那时确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在我记忆中的童年,我们村东头有口老井,母亲总是提着一个扁担和两个水桶,上那里去挑水,那老井的水甘甜可口,干净纯净,和故乡的乡亲一样淳朴,据老辈人说,这口井的历史有一百多年了。我总是跟着母亲的身后,我童年时吃的水,都是母亲用扁担挑出来的,现在想想,真是挺感激母亲的养育之恩的,她总说不求我的回报,只要我们过的好,就是她最大的幸福。有时候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母亲,其实我最亏欠的也是母亲,由于工作性质的需要,每年能陪母亲的日子是很有限的,母亲口头上总说不在意,其实我明白她内心里还是很在意的,所以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打个电话,不能陪在她身边,只能通过电话陪伴了。现在那个扁担早已成了我家的“文物”,母亲是个比较念旧的人,一直没舍得丢。

  我的母亲看似平凡,却拥有着巨大的能量,她很爱笑,就是凭借这个本领,也能够迅速的在陌生人群中达成一片。在我们那个县城里,走到哪里,都有母亲认识的人,可谓“结交天下豪杰”。我不爱笑,母亲总会开玩笑的说:“你到底是不是我儿子,我的优点你是一点没有学到。”我母亲心胸宽广,心地善良,记得父亲给我讲过那个骗子的事情,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那时候的钱特别的珍贵,母亲去银行取完近一千元钱之后。在回去的路上,看到一名女子跪在地上,举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要好心人施舍钱,救自己亲人的内容,这时候母亲准备把取出的钱给那名女子,身边的人有的劝,说万一是骗子怎么办,让母亲别上当。母亲回答说,万一是真的呢。结果好心的母亲把钱给了那名女子,事后,果不其然,善良的母亲被骗了。可是母亲到很坦然,她事后说:“至少知道这个世界上,少一个人没得重病,那我也心安了。”这就是我那淳朴善良的母亲。

  我的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在我看来,她确是最有文化的人,她虽然讲不出那种制式的语言,但母亲总能用最淳朴的语言讲出很深刻的道理,一语点破梦中人。记得小时候的一篇课文《小马过河》,牛和松鼠用不同的语言形容河水的深浅,母亲一语中的,牛高大,松鼠矮小,所以对河水的说法才不一样。还有一次,是在一根棍子上晾晒杂物,母亲提醒我:“记得别把东西集中在一起,那么棍子受力点不一样,棍子受不了就会折的,把东西晾晒均匀一点,受力点就会均匀,棍子就不会折。”母亲就这样用朴实的话把物理学原理说出来了,可能连她自己都不清楚,母亲“学问”可能来自丰富的生活经验吧。

  母亲教会了我很多的东西,对我母亲,我没有太多华丽的字眼去形容,我只想说出我的心里话——母亲,谢谢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