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声慢读丨汪曾祺:人间有味是清欢

 老鄧子 2016-08-30

『阅读本是寻常事,繁华静处遇知音』




▎收听

点击语音,即可收听。


朗读者

书画,曾经的电台主播,如今的慢书房主播


文说

汪曾祺不愧是士大夫里的美食家。他自诩为“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这是何等的境界。如果没有过往岁月的难忘经历和对各地美食的留恋,恐怕难以形成这些精妙的美文。在他笔下,哪怕只是他信手拈来的马铃薯、绿豆、苋菜,都是令人神往的美食。也许这就是心美便一切皆美,情深则万象皆深。


汪曾祺之所以对美食有如此细致的观察,敏锐的体验,凭借的是那一种对生活的浓浓的兴趣和热爱。在文中,他不仅讲述美食的由来和它们的不同做法;而且根据亲身体会和见闻,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如这篇《马铃薯》。


汪曾祺曾在张家口的沽源马铃薯研究站工作,他为了完成画一套马铃薯图谱的任务,系统、细致地观察、研究了马铃薯。从马铃薯繁多的品种,到花、茎、叶、薯块不同的形状、颜色,甚至生吃、熟食的味道,他都很熟悉。可以说,马铃薯记录了他人生的一段特殊旅程。


读他的文字,有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位老先生打趣得紧,又会隐隐觉得他有种淡然,这种淡然,不是那种行文可以营造的淡然,而是他良好的家教和多年的博学所带来的骨子里的清雅。他又似乎很低调,有着一个大隐隐于市的文人身上的干净与清澈。他自己也说“我喜欢疏朗清淡的风格,不喜欢繁复浓重的风格,对画,对文学,都如此。


朗读原文

马铃薯


作者:汪曾祺

主播:书画


马铃薯的名字很多。河北、东北叫土豆,内蒙古、张家口叫山药,山西叫山药蛋,云南、四川叫洋芋,上海叫洋山芋。除了搞农业科学的人,大概很少人叫得惯马铃薯。我倒是叫得惯了。我曾经画过一部《中国马铃薯图谱》。这是我一生中的一部很奇怪的作品。图谱原来是打算出版的,因故未能实现。原稿旧存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文化大革命”中毁了,可惜!


1958年,我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1960年摘了右派分子帽子,结束了劳动,一时没有地方可去,留在所里打杂。所里要画一套马铃薯图谱,把任务交给了我。所里有一个下属的马铃薯研究站,设在沽源。我在张家口买了一些纸、笔、颜色,乘车往沽源去。


马铃薯是适于在高寒地带生长的作物。马铃薯会退化,在海拔较低、气候温和的地方种一二年,薯块就会变小。因此每年都有很多省市开车到张家口坝上来调种,坝上成为供应全国薯种的基地。沽源在坝上,海拔1400米,冬天冷到零下40度,马铃薯研究站设在这里,很合适。


这里集中了全国的马铃薯品种,分畦种植。正是开花的季节,真是洋洋大观。


我在沽源,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情,真是说不清。远离了家人和故友,独自生活在荒凉的绝塞,可以谈谈心的人很少,不免有点寂寞。另外一方面,摘掉了帽子,总有一种轻松感。日子过得非常悠闲。没有人管我,也不需要开会。一早起来,到马铃薯地里,掐了一把花,几枝叶子,回到屋里,插在玻璃杯里,对着它画。马铃薯的花是很好画的。伞形花序,有一点像复瓣水仙,颜色是白的、浅紫的,紫花有的偏红,有的偏蓝,当中一个高庄小窝头似的黄心。叶子大都相似,奇数羽状复叶,只是有的圆一点,有的尖一点,颜色有的深一点,有的淡一点,如此而已。我画这玩意又没有定额,尽可慢慢地画。不过我画得还是很用心的,尽量画得像。我曾写过一首长诗,记述我的生活,代替书信,寄给一个老同学。原诗已经忘了,只记得两句:“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画画不是我的本行,但是“工作需要”,我也算起了一点作用,倒是差堪自慰的。沽源是清代的军台,我在这里工作,可以说是“发往军台效力”,我于是用画马铃薯的红颜色在带来的一本《梦溪笔谈》的扉页上画了一方图章:“效力军台”──我带来一些书,除《笔谈》外,有《癸巳类稿》《十驾斋养新录》,还有一套商务印书馆铅印本《四史》。晚上不能作画──灯光下颜色不正,我就读这些书。我自成年后,读书读得最专心的,要算在沽源这一段时候。


我对马铃薯的科研工作有过一点很小的贡献:马铃薯的花都是没有香味的。我发现有一种马铃薯,“麻土豆”的花,却是香的。我告诉研究站的研究人员,他们都很惊奇:“是吗?──真的!我们搞了那么多年马铃薯,还没有发现。”


到了马铃薯逐渐成熟──马铃薯的花一落,薯块就成熟了,我就开始画薯块。那就更好画了,想画得不像都不大容易。画完一种薯块,我就把它放进牛粪火里烤烤,然后吃掉。全国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种马铃薯的人,大概不多!马铃薯的薯块之间的区别比花、叶要明显。最大的要数“男爵”,一个可以当一顿饭。有一种味极甜脆,可以当水果生吃。最好的是“紫土豆”,外皮乌紫,薯肉黄如蒸栗,味道也像蒸栗,入口更为细腻。我曾经扛回一袋,带到北京。春节前后,一家大小,吃了好几天。我很奇怪:“紫土豆”为什么不在全国推广呢?


马铃薯原产南美洲,现在遍布全世界。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小说,每每写战士在艰苦恶劣的前线战壕中思念家乡的烤土豆,“马铃薯”和“祖国”几乎成了同义字。罗宋汤、沙拉,离开了马铃薯做不成,更不用说奶油烤土豆,炸土豆条了。


马铃薯传入中国,不知始于何时。我总觉得大概是明代,和郑和下西洋有点缘分。现在可以说遍及全国了。沽源马铃薯研究站不少品种是从康藏高原、大小凉山移来的。马铃薯是山西、内蒙、张家口的主要蔬菜。这些地方的农村几乎家家都有山药窖,民歌里都唱:“想哥哥想得迷了窍,抱柴火跌进了山药窖”,“交城的山里没有好茶饭,只有莜面考老老,还有那山药蛋”。山西的作者群被称为“山药蛋派”。呼和浩特的干部有一点办法的,都能到武川县拉一车山药回来过冬。大笼屉蒸新山药,是待客的美餐。张家口坝上、坝下,山药、西葫芦加几块羊肉爊放在小火上煨熟。一锅烩菜,就是过年。


中国的农民不知有没有一天也吃上罗宋汤和沙拉,也许即使他们的生活提高了,也不吃罗宋汤和沙拉,宁可在大烩菜里多加几块肥羊肉。不过也说不定。中国人过去是不喝啤酒的,现在北京郊区的农民喝啤酒已经习惯了。我希望中国农民会爱吃罗宋汤和沙拉,因为罗宋汤和沙拉是很好吃的。


关于作者

About the author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关于主播

About the broadcaster



书画,曾经的电台主播,现在的慢声慢读主播。以前做电台主播时喜欢听故事,午夜都市的电波中总藏着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人和事;现在喜欢讲故事,用声音传递那些小小的可爱的过往,那些细微的表情和眼神,那些灵魂的温度和湿度。


更多相关文章

慢声慢读丨我想为你读书,读出一条开花的小路

慢声慢读丨蒋勋:舍得才能见风景(书画朗读)

慢声慢读丨彭明辉:困境与抉择(Ray朗读)

慢声慢读丨李娟: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诗意(书画朗读)

慢声慢读丨《抢救寂静》寂静中倾听天籁(Ray朗读)

慢声慢读丨陈丹燕:一根蜡烛两头燃(书画朗读)

慢声慢读丨李静:此时众生(李静朗读)

慢声慢读丨杨照:如何对自己诚实(书画朗读)

慢声慢读丨李静:一叶一宇宙(李静朗读)

吴晟丨偶尔也望一望绚丽的晚霞(Ray朗读)

慢声慢读丨林海音:此心柔软,却有力量(书画朗读)

慢声慢读丨黎戈:毕加索的情人(书画朗读)

慢声慢读丨刘克襄:愿你与这个世界温柔相拥(Ray主播)

慢声慢读丨李静:茶味出相(李静朗读)

慢声慢读丨梁实秋:书房(书画朗读)

慢声慢读丨老舍:我的理想家庭(书画朗读)

慢声慢读丨蒋勋:人生需要出走(杨羽朗读)

慢声慢读丨三毛: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苏苏朗读)

慢声慢读丨龙应台:什么是家,什么就是永恒!(东东朗读)

慢声慢读丨林清玄:我们到底要交什么样的朋友?(亚东朗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