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积累 教师如何正确使用教科书? 答:第一、整体把握教科书。 第二、重点设计教科书。 第三、充分利用教科书。 第四、及时引进新知识。 第五、适当补充乡土材料。 第六、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 简述如何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进行社会调查。 第二、审查学生活动。 第三、开发实施条件。 第四、研究学生情况。 第五、鉴别校外资源。 第六、建立资源数据库。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程计划的本身的特性。 一是可传播性,即向各学校推行的程度。 二是可操作性,即使用时的方便程度。 三是和谐性,即与流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四是相对优越性,即相对于原有课程而言新课程的长处。 第二、交流与合作。交流可以是课程编制者与实施者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实施者之间的交流。 第三、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 第四、教师的培训。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要通过培训使教师形成新课程的理念,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方法。 第五、各种外部支持。 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其内涵有: 第一、课程评价的对象是多元的。 第二、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第三、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 第四、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 1、泰勒提出的目标评价模式; 2、美国斯克里文提出的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3、CIPP评价模式(第一背景评价、第二输入评价、第三过程评价、第四成果评价)。 4、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提出的CSE评价模式(第一需要评价、第二方案评价、第三形成性评价、第四总结性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