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教师招考教育学知识点梳理〈116〉

 忘忧草r5jn6hfr 2018-07-31

第五章:课程





课程:地位: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课程一词的起源:唐朝孔颖达《五经正义》里最早提出;宋朝朱熹“宽着期限,紧着课程”是现代课程的雏形
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他对课程的定义:课程是学习的进程(过程)
发展:博比特1918年出版《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诞生,是世界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提出了“活动分析法”,是课程目标模式的方法论依据
概念: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以及其进程与安排
内容:各学科、课内教学、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
分类:依据:根据教学目的、课的具体任务来确定的
按内容属性划分: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是最古老广泛的类型。
活动课程(经验课程):杜威、克伯屈
按组织方式划分:分科课程(学科课程):单科形式,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清晰的知识
综合课程(怀特海):两门及以上的合并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综合程度最高)、广域课程、核心课程都是综合课程;具体的有:科学课、社会课等
按开发者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按实施要求划分: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选修课程:校本课程
按任务划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按呈现方式划分:显性课程:直接、明显呈现出来的课程;标志:计划性
隐性课程:间接、隐性呈现出来的课程,杰克逊1968年《班级生活》中提出
其他划分:工具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
古德莱德: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制约课程三大因素:社会、知识、儿童
理论流派:学科中心理论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格莱(要素主义)
要素主义理论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巴格莱认为课程内容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教学生最有效率的方法是学科课程
结构主义理论布鲁纳倡导发现学习法,与活动课程理论相对立,强调认知结构
永恒主义观点赫钦斯“3RS”“永恒科学”的学科思想
学生中心理论又称:活动(经验)课程理论,杜威认为课程应以儿童为中心、课程的组织应该心理学化
社会改造主义布拉梅尔德、弗莱雷;适应和改造社会为中心的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罗杰斯,“适切性”原则
存在主义理论课程应满足学生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课程观
课程目标概念: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关键的准则
特点: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可操作性
确立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课程内容:课程计划:内容: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中心和首要问题)、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组成
特点: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课程标准:概念: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是有关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学的直接依据
内容:前言、课程目标(核心)、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作用: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教材:概念:是教学用书,主要的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
内容:印刷品、音像制品;教材的主体是:教科书、讲义
作用: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课程结构:课程的纵向结构:又称课程序列:直线型课程、螺旋式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学习领域--科目--模块
三级课程管理: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新课程结构设计: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综合课程、初中分科与综合相结合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课程设计现代课程之父:泰勒:1949年《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泰勒:目标模式——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斯腾豪斯:过程模式,其思想可追溯到卢梭





课程评价主要模式:目标评价模式:泰勒,课程评价之父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把评价从预期结果转移到实际结果
CIPP评价模式:斯塔弗尔比姆,评价过程是: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CSE评价模式:斯太克,评价过程是: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课程资源类型:校内、校外课程资源;素材性、条件性课程资源;显性、隐性课程资源
开发理念: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基本和特殊的课程资源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学生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课程现代化的三个代表:赞可夫、布鲁纳、瓦·根舍因
新课程结构的特征: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三维课程目标:布鲁姆,知识与技能(传统的“双基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核心: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基本特征: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具体目标: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结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内容: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繁、难、偏、旧
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评价: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过于强调选拔
管理: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管理过于集中
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具有巨大发展潜能、是出于发展中的人
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具有自身独特性、与成人之间有巨大差异
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存在、是学习的主体、是责权主体
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教师观: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研究者、课程建设者和开发者、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教学观: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
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倡导的评价: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平均每周3课时
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高中阶段只有前三个)、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基础: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特点: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补充:义务教育特点:免费性、强制性、普及性
义务教育课程特点:发展性、基础性、普及性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地位:强制性、基础性、普及性
课程计划特点:强制性、基础性、普及性
课程实施三个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
决定课程结构的根本:学生的学习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