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封的“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都是啥?| 豫记

 上善若水604fin 2016-08-30



毛亨 | 文


开封市区内有不少具有浓郁特色的街巷胡同,素有“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对古城开封而言,胡同就是它的脉络,是古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更是历史变迁的有力见证。


“七角”既县角、行宫角、崔角、丁角、吴胜角、都宅角、府角。角一般指街的拐弯处,不少是以靠近较大的府衙宅院而取名。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建筑虽荡然无存,地名却传了下来,有的还成为附近街道的名称。如县角是民国年间开封县衙所在地,行宫角由清皇帝行宫得名,吴胜角旧为武圣角之讹,以关帝庙得名,都宅角以明代都任住宅得名,府角由明代周王府得名。 


七角中演变成大街的有丁角街、 吴胜角街。


开封城内“八巷”是:双龙巷、贤人巷、聚奎巷、保定巷、金奎巷、南京巷、慈悲巷和第四巷。




开封“八巷”均有其来历。贤人巷于民国以前称仙人巷,有神仙庙一座,人们不断来此求医问药,仙人巷以此得名。20世纪20年代冯玉祥毁寺庙,把仙人巷改名贤人巷


聚奎巷于清代靠近贡院,赴省应试文人多聚居于此,故有“聚魁(奎)”之称。聚奎巷原名经奎巷,“经魁”是明代经科考试的第一名之人在此居住过,所以称经奎巷。


保定巷传说是狄青得宝之地,“保”即“宝”的谐音(也有说因有保定人所修祠堂得名)。 


第四巷今改名为生产中街。


“七十二胡同”并不准确,它只是个概数。开封有位先生叫“郭晓福”,他根据史志记载对开封百余年来胡同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核查,制作了一份胡同名录: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开封府城九隅共有胡同58条,民国时期(公元1940年前后)开封市五区(含禹王台区部分)共有胡同78条,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元1952年前后)及1985年调查开封城区四区所辖胡同各区增减虽略有变化,但总数都是63条。




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拆迁改造加快,胡同总数亦在陆续减少。


开封胡同的命名大体有7种类型,都有一定的来源依据。


家族命名的,有北刘府胡同、南刘府胡同、高家胡同、惠家胡同、侯家胡同、屈家胡同、王家胡同、刘家胡同、大黄家胡同、小黄家胡同、哑觉(巴)胡同;


生产作坊命名的,有油坊胡同、南炉房胡同、打线胡同、酱醋胡同、炭场胡同、黑墨胡同、旋匠胡同、炉房胡同、南陶胡同、北陶胡同、当铺胡同、烧鸡胡同、前炒米胡同、后炒米胡同、蔡(菜)胡同;


景物命名的,有椿树胡同、林荫胡同、秀水胡同、翠花胡同、如意斋胡同、马齿苋胡同、水车胡同、绣球胡同;


吉祥仁爱命名的,有三光胡同、明照胡同、新丰胡同、福寿胡同、博爱胡同、朝阳胡同、南仁义胡同、北仁义胡同、状元胡同;


堂庙命名的,有教经胡同(原挑筋胡同)、裴场公胡同、太白胡同;


官衙命名的,有法院胡同、西司胡同、财政厅胡同;


时代命名的,有三民胡同、解放胡同等。 




每一个胡同名字的来历,其实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比如下面这几个胡同:


油坊胡同 


清代年间,街北面有三圣庙,称南三圣庙街,属祥符县城第二隅。民国时期街南口有山西人在此开油坊,汴人故称油坊胡同。


裴场公胡同 


北宋时,为祭祀 汉代汤阴县皮场镇人张森,为民杀蝎有功,而在此街建皮场土地祠,称皮场街,属东京城显仁坊。明代,该街建皮场公庙,清光绪年间称裴场公胡同,,属祥符县第二隅,民国初谐音将“皮”字讹为“裴”,沿用至今。


北仁义胡同 


相传,清代有张李两家邻居,在修墙时,你占我一寸,我挤你一尺,针锋相对,互不想让,一次李家向那边挤了几尺,把整个胡同占没有了,张家无奈,就给在京做官的儿子写了一封信,想用权势压倒对方。


不久,张家接到儿子的回信,折信一看,却是一首诗: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而今只见城墙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看了儿子的来信后,深思良久,终于憣然悔悟,接着主动把墙让了几尺。李家为此深表感动,也主动向里挪了几尺,胡同又变宽了,两家重归于好。人们为了赞


美张李两家知过能改,互谅互让的精神,便把这条胡同改称“仁义胡同”此段在北,故名北仁义胡同。




三民胡同 


明代称草三亭,清代称曹三厅,又称凤凰巷。1912年以后为纪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改称三民胡同。此处回民居多。相传三国时曹操曾在此喂马,盖了三个草亭,故得名草三亭。


因为该巷似凤凰,故亦有凤凰巷之称。后人也有曹三厅之说,系草三亭之讹音。冯玉祥改草三亭为三民胡同,以纪念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建国大纲。日本入侵改为东光胡同,取大东亚共光共荣之义,日本投降后恢复为三民胡同。


胭脂河街 


明代汴河支流经此,后河床淤积,河水变浅。相传,当地回民较多,宰杀牛羊,血水倾入河内,水呈胭脂色,称胭脂河。后河床淤积平成街。胭脂河街还有一美丽的传说。


北宋时,繁华的东京汴梁,有一条小河穿城而过。离州桥不远,有一个半间大小的店铺,经营些妇女用品,店主张老实和爱女胭脂相依为命勤俭度日。胭脂女在一次担水中偶而相识一个英俊的青年后生,名俊生。




俊生每天来小店买一盒胭脂,走到桥头就把胭脂倒在河中。天长日久,河水便泛起一层玫瑰色。后来,俊生和胭脂女产生了爱慕之情,张老实爱女心切,并经过一番打听,便托人说媒。不久,俊生和胭脂就成了亲。小两口成婚不久,金兵南侵,国难当头,俊生从军出征。


汴京失陷后,张老实病死,小店关门。胭脂思夫心切,以泪洗面。她每天都向门前的小河投入一盒胭脂,河水又泛起了玫瑰色。后来,俊生战死疆场,胭脂也投河身亡。人们怀念俊生和胭脂,就把这条河叫胭脂河。


十年前,我来到开封读书,有次课余,误入校外的老城区,才生平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胡同”,它的形状似曾相识,这不就是我在乡下生活时,村子里主干道之外的狭小道路吗?




我认真地想了想,在老家,我们会叫它什么?是的,无名,太常见,以至于人们都忘了给它们起名字。这样来看,“胡同”和“胡同文化”必定是城市所特有的。


后来随着了解加深,老城开封厚重的“胡同文化”慢慢展现出来……


而近些年,由于开封市棚户区改造的进度加速,开封市许多著名的老街道、老胡同面临着消失或复建整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