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王阳明心学

 宋思明老师 2016-08-30

浅谈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2016-07-01阅读原文

浅谈王阳明心学

我们比较好理解责任心、善心、勇敢的心等,而且还能够举出各种例子来进行说明什么是责任心什么是善心,正因为这样的例子,所以大家理解的也比较快。只是,在实际过程中,这心那心的实在太多了,我们怎么能够一一都理解呢?这样理解下去显然太累了,也不现实。但我们知道不管是什么心,在一个人身上都可以有,一个人很有责任心但不妨碍他还有善心,甚至也不妨碍他有做恶的心。按照王阳明的说法,我们每个人就只有一个心。我们所说的责任心、善心、忠心等都是这一个心所发出的,是那个原始的心所显示的不同面。

世界是丰富的世界,人又生活于这个丰富的世界当中,感受着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所以我们的心也跟着丰富起来。善与恶、正与邪交织的世界一定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事事物物,这些事事物物也必定影响着所有人,影响着所有人的心。于是就产生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问题。王阳明说这个问题要到自己的内心去寻求。我们的疑问是怎么去寻求。王阳明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用心去寻求。比如说你把自己的心用在孝顺父母上面就是孝;把心放在认真做事上你便有一颗做事认真的心;你与强盗作斗争是勇敢,救落难的人是善。这些事你可以做其中的一件也可以都做,那么你就有孝心、认真心、勇敢心和善心。孝顺父母、认真做事、勇于斗争、善待他人这都是理,而且是正理,具有正能量,也就是王阳明说的良知,我们做的当然就是致良知,用心去致良知。

当然事情并不全是正的,也存在反的,有良知当然也就有恶知。为什么会有良知和恶知呢?曾经也有人问过王阳明,王阳明拿花与草的例子进行说明,你喜欢花,那么你就认为花是好的,你不喜欢草,你就认为草是恶的;花和草本没有什么善恶,有善恶的是自己的心。善恶都是心所发,我们所要做的是要摒弃善恶的心。类似的话王阳阳还说过他不以落第为耻,而是以落第动心为耻。善与恶皆属内心的发动。但为什么王阳明还要求我们去致良知呢?其实这句话应该是格心致知。至于是那知是良还是恶,是话还是草,我们需要从我们的内心去寻找,去格。若父母、乡族、朋党认为打架是对的,那么你去打架并不妨碍你的孝心、关心、爱心;若父母、乡族、朋党认为打架是不对的,那么你去打架必定会有损你的孝心、关心、爱心。若你想做一个孝子、好子弟、好朋友,你就会知道该怎么做了。

致良知的过程既是格心的过程。有人可能会心存疑惑,按照王阳明的意思这个世界上难道就没有善恶好坏了吗?事实上王阳明的意思是这个世界有善恶好坏,而且还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只是所谓的善恶好坏一个是心一个是标准。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出的另一个论题,他举好好色与恶恶臭的例子进行说明行的同时即已知,已知的同时即已行。这个论题之所以不好理解是因为里面忽略了解释名与物的关系。比如有人拿了一个你从未见过的水果让你吃,然后问你这叫什么水果,那么你肯定是回答不出来的,即使你已经吃了,知道了它的味道,闻到了它的香味。你要想知道那个水果叫做什么你还必须去请教一下认识那水果的人。等你知道这个水果叫什么之后你就真正的知这个水果了。下次你看到这样的水果你不用吃你也知道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和什么香味。由此你可以想象一开始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是没有名字的,直至人们给事物进行了命名,你才有了对事物的认识。没有名的事物存在而且你也经常接触,这时候这事物在你的心里就是经验。很多时候我们对某一事物总是说不清道不明,但是我们确确实实感觉到了它的存在。我们叫椅子,英国人叫chair,我们都知道这是同一个东西。这时候我们既不能说别人叫的不对,也不能说自己叫的不对。那么我们可以得出单论知是存在的又是不同的。只有统一到行上面,知才是统一的。大家都吃过苹果见过打架,当我说出这两个词的时候,你的脑海里必然显示出苹果和打架的场景,这个场景就是行,或者是你行或者是他行。由此可以很方便的理解什么是知(经验)行合一。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犹如在有光的地方照镜子。所以我们要立志、磨镜子、照镜子。

重要声明:本文系黄世印原创,作者本人授权王阳明心学首发,若出现版权纠纷,由作者本人承担全部责任。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