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奖100年只颁了两次,第一次是福特,第二次是个32岁开始学造发动机的人

 秋月无边1030 2016-08-30



(配合音乐享用,风味更佳)


你的青春是什么样的呢?

蛋蛋姐觉得

自己的青春就是

努力实现中国梦。。


为毛这样说出来

总感觉很不严肃。。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现在在别人面前提梦想

总感觉尴尬症要犯了。。

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吗?

我有梦想,咋的了。。

我还不能有点小目标了。。


说到梦想

有一个日本人做得比我们都要好

他用他的轴

一个劲地死磕梦想

造出了世界上最好的汽车发动机

他的一生简直就是荣誉收割机


  • 1980年,他荣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颁发的荷利奖,成为历史上继”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之后,第二位获此奖项的人物;

  • 1989年,成为首个进入美国汽车名人堂的日本人 ;

  • 他拥有470项发明和150多项专利  。

  • 创立了“HONDA(本田)”品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内燃式发动机制造商

  • 被现代工业界誉为“亨利·福特以来唯一的最杰出最成功的机械工程企业家”

  • 与松下公司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盛田昭夫、京瓷公司稻盛和夫并成为日本经营四圣。


他就是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的

创始人 本田宗一郎


宗一郎的童年

就是在家里破旧的工坊中度过的

他家里条件不好

他的父亲15岁就开始做铁匠

于是从小本田听到最多的声音

除了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以及老爹的唠叨

“风箱拉快点,不然铁就凉了!”

“锤子握紧一点,你想砸死你老爹我啊!”

宗一郎就这样迎来了16岁的夏天


这一天和往常一样

本田宗一郎漫不经心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突然耳边听到“嘟嘟”的声响

一辆披着乌黑装机的四轮怪物

伴随着烟雾从他身边飞快的越过

宗一郎这才知道

这就是只在书本上看到过的汽车

宗一郎第一次看到的车----福特T型


他立刻就被这种发出轰鸣的

摇晃着前行的机器所迷住了

“当汽车停下时,

一些机油洒在了地上,

我便把它抹在身上,

幻想着这辆汽车的制造者就是自己


就这么满身机油的本田回到家

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宏伟理想告诉了老爹

换来的却是一顿暴揍

“mdzz,快给老子去把衣服洗干净!”


可是宗一郎此时的内心只有“她”

汽    车

在第一辆汽车进入日本后的15年,

宗一郎第一次见到了这个

改变他一生的事物。


16岁的本田宗一郎


此时的宗一郎

在学校里成绩很不好

因此高小毕业后

(相当于中国的初中)

就没打算再继续读书

按照当时的习惯

像他这样的通常会去学一门手艺

这对宗一郎来说简直求之不得

于是他决定去东京的修车行学习

那个灯火辉煌的城市

虽然不是自己的家

却是自己的梦可以生根发芽的地方


于是,只有初中学历的宗一郎

来到东京所投靠了亚特技术商会

老板榊原郁三也是一位技术狂人

榊原郁三第一眼看到宗一郎的时候

就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的模样

他能看到宗一郎眼睛里闪烁的

名为“梦想”的,耀眼的光


亚特技术商会时本田的照片


然而和想象中不同

他没有马上倾其所有

把自己会的一切全部教给宗一郎

而是给他安排了第一份工作:

给自己带孩子。。

他可以清楚的看到

当宗一郎得知自己的工作

是保姆时的失落


但是这其实是他给宗一郎的第一课

追逐自己梦想

是一件孤独而漫长的路

需要为之付出的

不仅仅是努力和热情

还需要耐得住寂寞


经过半年的考验之后

宗一郎终于拿起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工具

有着梦想的驱动

宗一郎不仅工作卖力刻苦

而且还如饥似渴的读榊原郁三的书

渐渐宗一郎就成为了店里的头牌


滨松亚特技术商会成立的照片


在刻苦的6年学徒之后

他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

回到家乡

创立了滨松亚特技术商会


自己成为老板的宗一郎

敏锐的发现了当时汽车的弊端

作为汽车最重要的部件,发动机

做工居然十分的粗糙

“谁控制了发动机,

谁就能掌控汽车世界!”

在深入地思考

自己的公司究竟生产什么最合适后

31岁的宗一郎再次创业

成立了东海精机重工业株式会社


但是很快宗一郎就发现,自己还是

too young too simple

就连引擎里面最简单的部分,活塞环

以自己的技术都难以制作出来

所以宗一郎作为一个32岁大叔重返校园

开始了为期3年的

浜松高等工业学校旁听生的生活

因为他明白

要有敢于去拥有梦想的野心

也要有支撑梦想前行的本领


32岁的本田作为旁听生的照片


学成归来之后的宗一郎

貌似是因为这执着的努力有了回报

当时日本最大的汽车制造厂丰田

东海精机订购了3万个活塞环

对于初出茅庐的他而言

其中的意义非比寻常


宗一郎带领着工人没日没夜的

先制造出了1000个活塞环

精心挑出了50个给丰田检测

然而其中却只有3个合格

差点取消订单的丰田公司

被本田近乎哀求和发出的誓言所打动了

“我一定在规定时间内,

保质保量的完成您提出的要求”


最终,宗一郎完成了他的誓言

他终于苦尽甘来

东海精机成为了一流的制造商

他也明白了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宗一郎的追梦之旅

终于第一次有了曙光

在东海精机的本田宗一郎


然而这一道光

还没有从梦想照进现实

就被突如其来的战争所打破了

日本进入战时状态

所有工厂都要为战争服务

他被迫开始生产伤害他人军工用品

而不是让人们生活便利的汽车


当他因为自己生产的螺旋桨

因为在战争中性能优异

而获得褒奖的时候

他难过的痛苦流涕

宗一郎觉得自己背叛了

自己的梦想和信仰

心灰意冷的他只期盼战争快点结束


祸不单行的是,滨松发生了“三河地震”

倾注了本田所有心血的东海精机

厂房全部倒塌,设备毁于一旦

之后又日本又受到了美国的大规模轰炸

东海精机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被轰炸的日本城市


精疲力尽的宗一郎

最终把公司转让给了丰田公司
彻底离开了这个自己让自己梦碎的地方

宗一郎也一度和这个战败国一样

沉沦而不知所措


但是看着自己的祖国满目疮痍

宗一郎心中的梦又一次被激发了出来

“我应该能做点什么,

我肯定能做点什么!”

于是宗一郎又成立了一家新公司

这家公司就是

本田技术研究所


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


不过这时的日本

所有的基础设施都被摧毁殆尽

连一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

人们出行最主要靠步行和自行车

于是宗一郎将发动机装到了自行车上

这种极大的省力的“自行车”

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


之后他再接再厉

自己公司研制出了一种

可以用酒精煤油这些替代燃料的发动机

由此为基础的“自行车”

更加的轻便并且省钱

于是推出不到半年

就达到1400多万日元的销售额

要知道,当时的日元还挺值钱的

一辆摩托车大概也就卖2000多日元


本田制造的第一辆发动机辅助自行车


可以看出来其实本田制作的产品

其实就是一种简便版本的摩托车

于是顺理成章地,在1949年

本田公司终于做出了

他们的第一辆摩托车

Dream D

虽然这辆车在市场上大获成功

但是它并没有让宗一郎满意


Dream D型摩托车

虽然市场反馈两冲程发动机完全够用,但宗一郎发现当时日本国内的两冲程发动机都存在着噪音巨大、长距离长时间使用稳定性不好等缺点。在技术方面追求完美的他认为,动力更充沛、噪音振动更小的四冲程发动机才是未来舞台的主角


于是两个月之后

在日本“天下第一险”的箱根山上

伴随着滂沱的大雨

一辆黑色的摩托车在山路上疾驰

车手就是本田公司的研发人员

而社长宗一郎也开着车紧紧跟在摩托后面

这座山之前还从没有过国产的摩托车攀登过


而就在那一天

他们自己生产的Dream E摩托

终于翻越了山峰

宗一郎觉得

自己离梦想又靠近了一些


第一次登上山峰的Dream E型摩托


之后的本田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短短6年时间里就变成了

摩托车行业的巨头

但是日本此时还没有摆脱战败国的阴影

日本也没有能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悲观的情绪在国民中蔓延


“我应该做点什么,

我一定能做点什么

宗一郎决定参加世界上

最顶级而危险的摩托车赛事

曼岛TT赛

用拿到世界冠军的方法

来激励自己的国民

作为世界上最壮观最危险的摩托车赛事,赛车的平均车速超过200km/h,最高车速超330km/h。虽然至今已有超过231人在比赛中车祸身亡还不包含观赛的观众及工作人员,但依然吸引着世界最优秀的摩托车勇士,前赴后继博命厮杀!


这个视频让你明白曼岛TT多危险


于是宗一郎回到公司

站在橘子箱上大声宣布

“让我们造一辆摩托车

能站在世界顶峰的摩托车!”


当时本田公司发布的参赛通告


然而在研发赛车时

他却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他们费尽心力研发的摩托车

竟然连本土的比赛都无法获得优胜

但是宗一郎还没气馁

不要因为99次的失败而放弃

一心为第100的成功而尝试努力!


宗一郎的精神也感染了社员

秋山邦彦主动担任起了摩托骑手

这个危险的责任

他也想为自己热爱的事业

发挥自己的作用


但是在前往曼岛的前一个月

最后一次的调试车辆的过程中

试车的赛道突然出现了一辆大卡车

年仅24岁的秋山邦彦

倒在了实现梦想的路上

却没有再站起来。。

他的父亲没有责怪队友们

而是亲手把他的遗像

交给了即将前往曼岛TT的成员手中

“这个小子这辈子最大的快乐

就是能在这次大赛上获奖了

所以请让他看一眼他的梦想吧!”


第一次参赛的本田车队


背负着同伴的梦想和自己的愿望

本田车队第一次参赛就取得了第6名

随后的第二次包揽了6-10名

第三次直接将前5名尽数收入囊中

当夺冠消息传回日本时

宗一郎感觉自己的努力

终究获得了回报

但是他的梦想还不止于此

他要向全世界证明

有着梦想的驱动的日本人

能造出的不仅仅是顶级摩托车


他开始把目光瞄上了F1大赛

世界最高水平的赛车比赛

而且只能夺冠

第二名对于本田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


研究汽车传动的本田宗一郎


有了曼岛TT的经验

宗一郎知道这条道路绝非坦途

他们需要抵抗无可匹敌的对手

承受难以承受的伤痛

去往勇者亦畏惧之地

不管多么绝望而遥远


但即使已经有了有了觉悟

第一次参加F1的本田车队

因为赛车的调试都没有完全成功

连预选赛都无法参加

而且连续在赛车方面的投入

让本田公司的财务状况岌岌可危

但是宗一郎却还是继续了这个项目

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钱

而是想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

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加紧研发的本田车队


终于在宗一郎带领的技术团队

没日没夜的研发改进之后

新的发动机终于被用在了新型的赛车上

终于在墨西哥大奖赛上获得了冠军

这次全世界都沸腾了

短短两年世界本田就从完全没接触过汽车

到获得F1赛事的冠军


而从那之后

本田车队就像开了挂一样

成为了F1赛场上的绝对霸主

经常以领先第二名数倍的分数夺冠

为此让F1组织方不得不修改规则

禁止使用本田用在发动机上的黑科技

“本田王朝”才逐渐结束

而本田也成为了唯一一个

同时在摩托车和汽车最高级比赛中

都获得冠军的一只车队


本田的夺冠车型


就是本田宗一郎的这种

执着的相信技术能让世界更好的精神

深深的印刻到了本田公司的血液中

让本田公司不仅开发出高性能车型 Type-R

在纽北的赛道上把兰博基尼保时捷这些

价格几倍于自己的车甩在身后

并且每年卖出1400万台发动机

同时还积极的降低自己的汽车的污染

努力做到环保


当其他厂商想着怎么赚钱

纷纷开始迎合消费者喜好

丰田变成了广告商

尼桑变成了沙发厂

只有本田依旧把玩着自己的发动机

执着忠于技术本身

诉说着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的那个

用技术来改变世界的

“梦”




虽然梦想有时会背叛自己 

但是努力

是永远不会背叛自己的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