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识教育核心理念

 变通致久 2016-08-31

赏识教育核心理念源自学说话,学走路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全纳的爱”等奥秘的归纳与总结,它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一脉相通。海内外众多赏识教育工作者用赏识理念培养出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孩子,其中包括许多残障儿童及自卑、厌学、叛逆的所谓“问题孩子”,被新闻媒体称之为“赏识教育奇迹”。

赏识教育认为,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过程,蕴含了世界上最快乐、最有效的教育奥秘,那就是尊重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给予孩子无限成长空间,百分之百地相信孩子行,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只问播种、不问收获,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无条件的、全纳的爱。
   正是这种无条件的、全纳的爱让父母心中都有一种“花苞心态”,把孩子现在的缺点看成未来的优点,把孩子现在的失败看成未来的成功,永远为孩子加油喝彩。正是这种无条件的、全纳的爱,让每个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都处在一种快乐、幸福的天才状态。将这种爱延续到孩子成长的一生,普及到成人的家庭婚姻中去,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


“学说话、学走路”蕴含的教育奥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花苞心态

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父母没有丝毫恐惧感,他们本能地把孩子说话不清看成语言清晰的花苞,把走路不稳看成步履稳健的花苞。父母没有丝毫功利心态,不怕孩子输,不会拔苗助长,完全尊重自然规律,在接纳的乐观的心态中等待孩子生命的成长。

2.坚信孩子行
孩子学说话时口齿无论多么不清楚,学走路时无论多么歪歪倒倒,父母都无条件地接纳,永远相信孩子行。

3.无条件为孩子骄傲
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在父母眼里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可爱的天使,父母无条件为孩子骄傲。

4. 承认差异
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父母都能承认差异。说话早的孩子行,说话迟的孩子也行;走路稳的孩子行,走路摇摇晃晃的孩子也行。不仅承认差异,而且欣赏差异。

5.允许失败
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父母都能允许失败。孩子说话不清、走路不稳,绝不会遭到父母的斥责,反而赢得父母的鼓励与喝彩。


除了以上几点,从“学说话、学走路”还衍生出赏识教育六大原则、赏识教育三字经等科学的、符合规律的理念和方法。所以说,“学说话、学走路”是赏识教育的灵魂,是赏识教育的根。赏识教育就要让父母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花苞心态,永远相信孩子行,为孩子骄傲,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赏识教育操作六大原则

赏识教育归纳出“尊重、信任、理解、包容、激励、提醒”操作六大原则。

尊重、信任、理解三大原则关系到教育的态度,集中体现出一个“爱”字,对人不对事。不管是怎样的孩子,尊重、信任、理解,都是他们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三个原则好比是每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家长没有任何理由剥夺孩子应有的权利。我们父母都要求孩子端正对学习的态度,我们不能不知道父母更要学会端正对孩子的态度,这是关系到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包容、激励、提醒三大原则关系到教育的方法,集中体现出一个“导”字,对事不对人。这三个原则告诉家长怎样去做,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怎样对孩子扬长避短,利于生命的成长。

赏识教育三字经

赏识教育归纳出简单易学的“赏识三字经”操作方法。赏识三字经采用老百姓的教育语言,富有智慧,通俗易懂,便于使用。所有的方法都可以用三字经的方式来表达,人人可以创编三字经。这里摘录其中一部分:

玩是学,学是玩;倒过来,就明白;跳出去,真有趣;说你行,你就行;心口疼,伤害人;心情好,都是宝;黑见白,找光明;大孩子,小大人;小孩子,大智慧;融进去,诱出来;够朋友,孩子王;豆腐嘴,刀子心;全接纳,后升华;说不通,写得通;山不动。我来动;高目标,低要求;小目标,步步高;跳一跳,够得着;平常心,伟人志;善待人,不亏己;先知长,后知短;放大长, 缩小短;现在短,未来长;长比长,短比短;把挫折,当存折;把苦难,当宝藏;没委屈,长不大;无烦恼,无人生;我错了,花开了;再不幸,找万幸;人比人,乐死人;不着急,不放弃;撑不住,差一度;人放开,花开放;常感恩,幸福生;总抱怨,癌病变;黑胡同,走迷宫;平常心,最开心;好思维,好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