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细体味颐和园一一 体现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 寄澜堂

 花小鼠 2016-08-31


  

  寄澜堂建于乾隆年间。1886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期重建。清漪园时代,乾隆皇帝乘船游览昆明湖,经常在此处停泊休息,然后登临石舫远眺昆明湖的湖光山色,有时穿堂而过,信步于山间小路。


  该庭院是一座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形式的三合院临水建筑,北侧是西区买卖街的荇桥和西四所,南侧面湖,西侧紧邻石舫。20多年前,游人可以经过寄澜堂,登舫游览。现已封闭,成为工作人员工作地方。


  “ 寄澜堂” , 寄怀于水,寄怀于大波大澜,隐喻“文人寄之于水”的情怀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寄澜堂南北穿堂,悬山卷棚,面阔三间,青瓦灰砖,红柱绿窗。



  院内建东厢房齐鑫斋三间,西配房三间。正殿两侧连接着十一间游廊。寄澜堂后檐廊和院内西墙间开设有门道与西面的两间穿堂殿相连接,是清朝帝后登临石舫时的必经之路。


  院落东面紧邻另一建筑山墙,合院东厢房座东朝西,形成院落连续的外立面,自然形成了尺度适宜的负空间;


  相应西面却没有对称于东面,西面临水,西厢房面湖而坐,院落临湖立面富有层次。

  寄澜堂东西配房的屋顶形式是一半歇山一半硬山,这样的屋顶形式在颐和园里极为少见。歇山屋顶,两角飞檐,生动富丽,在视觉和空间上具有一种张力;硬山屋顶,古朴典雅,与墙或廊相接可形成连续围和界面。两个配房的歇山均面向开敞的湖面,翼角优美的曲线引导视线向更远更广阔的空间;两硬山山墙分别与院内通廊相接,构成院内完整的四合式庭院,院外与北墙相接形成连续院外墙界面。将临水的建筑物,建造一半歇山一半硬山屋顶,这是一种独具匠心的设计,它融入了环境,回应了自然,传统而不传统,是一种创造性的科学艺术。


  北墙正对寄澜堂有一月亮门,对称置须弥座假山石,增添了合院形式美感。

  颐和园内有许多二进、三进的四合院,都是带有皇家气派的宫殿殿堂,除了富丽堂皇外,给人的感觉是沉闷和严格,没有一种闲适儒雅的生活志趣。而建在昆明湖畔二面临水一面临山的寄澜堂,唤起了对原始自然联想,显得朴实生动,亲切宜人。


  寄澜堂与园内其它殿堂相比,在建筑风格上有独特之处。它的前檐廊伸入水中,未设栏板,站到前廊的上,远眺昆明湖,整个湖面景色尽收眼底;下面石柱支撑着石梁架托起的建筑,形成了石结构与木结构之间厚重坚实与轻巧柔美的对比,上轻下重,视觉上求得平衡,耐人寻味。左右两边有石舫和泊岸相互,水映殿影,波澜不惊。


  

  院落经四间游廊由东北方向入院,这里有“紫气东来”的吉祥之意。这四间游廊便是由公共向私密过渡的半私密空间。这座小庭院並不是游览区,即便有人登舫观景,只要关上院门,便将嘈杂拒之门外,而留下的是一座以独特的建筑造型,回复环境,回归自然的普通“良居”。

  四合院是儒家的礼教思想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房屋明确的等级观念体现着儒家的意念,而其符合自然规律的结构体现着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寄澜堂独特的建筑形式、院落布局充分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