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与荀子的不同——妙不可言

 华书馆 2016-09-01

  今天继续谈谈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中“战国与孟荀”的体会。读这一部分给自己最大的体会是,看问题要高屋建瓴地观照,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问题的解读也不同,解决之道也迥异,但都可以从中获得智慧。就像孟子是性善论,荀子是性恶论,但是在牟宗三先生看来,孟荀虽然立足点对立,但是他们都是具有文化理想与文化生命的大儒。每一个仔细审视过自己内心的人,如果是公正的、客观的,会发现自己内心中既有善又有恶,还有利己之心,尽管比例因人而异,圣贤是用自己的“智”让“仁”发挥到极致的人,但如果他不知道人心中有恶的成分,那就还是懵懂孩童。


  孟子发现人人心中有那善的灵明,由此生发理想主义;荀子发现人人心中都有为满足自身欲望而生的恶,便致力于用共同遵守的礼义,去规范。如果一味去用发现每个人心中善的灵明,而不知人原始生命之难驯,那“人人皆可成圣贤”就是虚无缥缈的安慰剂,对于整个社会秩序毫无助益。即使是万圣师表的孔子,也不会任何小事都尽善尽美。就像《论语·阳货》中说,有一次孺悲想求见孔子,孔子不知为何不想见他,便推说生病。但是,传话的人一出门,孔子立刻取瑟而歌,使之闻之。孔子这样做是让孺悲知道自己身体很好,就是故意不见他。圣人也是人,何况凡夫俗子呢?!


  另一个体会是对孟子的赏识,孟子是亚圣,其“圣”之意味不及孔子。孟子有英气,露才才有英气。这与颜回的浑厚不同,颜回距圣人,只毫发间。孔子之大贤,如玉,只是有温润含蓄气象,无许多光耀。可是,孟子之光辉恰恰在于说出了,圣贤气象就应该配得上光辉,所谓德福一致。如果一想到圣贤就让人想到“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想到孔子为理想奔波“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只能叫人心生敬畏、赞叹,除了极少数豪杰与圣贤人格的人,凡夫俗子是有此心没有此果敢的。而孟子恰恰是让人们看到,厚德载物的人,才是生命充实而更有光辉的人。如牟宗三先生所言:孟子仁义内在而道性善,是精神透露之第一关。浩然之气,配义与道,至大至刚,是精神之透顶。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所存者神,所过者化,上下与天地同流。此时由精神主体建体立极,彻上彻下,彻里彻外,为一精神之披露,为一光辉之充实。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这两句话正可用来指谓孟子之人格。程子认为,孟子“有些英气,英气甚害事”。而在牟宗三先生看来,孟子不是有些英气,而是全幅英气,全幅英气便不害事。孔孟犹如圆形与方形,孔子整个是圆形,孟子整个是方形。此就是全幅是精神,通体是光辉之意。之所以如此,就因为要反显一个主体,要把尽物力的时代风气压下去。孟子要尽这个时代的责任,所以客观地说,就完成了“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一型范。他未至“大而化之之谓圣’的境地。客观地说:在他要尽“破裂的对反”这个责任,他不能再进到“大而化之之谓圣”。个人地说:当然是很可能的。但是一个“有限的人”的生命,当其客观化而取得客观的意义,他便不能再退回来保待其“个人的”与“客观的”之双重性。


  然后再看荀子,牟宗三先生认为,荀子之文化生命、文化理想,则转而为“通体是礼义”。孔子与孟子俱由内转,而荀子则自外转。孔孟俱由仁义出,而荀子则由礼法入。荀子云:“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议兵篇》)荀子由此,“隆礼义而杀诗书”。荀子与孟子精神相反,此即其“隆礼义而杀诗书”之精神。“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荀子能识礼义之统类性,而不能识诗书之兴发性。孟子善诗书。诗言情,书记事,皆具体者也。就诗书之为诗书自身言,自不如礼义之庄严而整齐,祟高而为道之极。然诗可以兴,书可以鉴,止于诗书之具体而不能有所悟,则凡人也。不足以入圣学之堂奥。然志力专精,耳目爽朗之人,则正由诗书之具体者而起悱恻之感,超脱之悟,因而直至达道之本,大化之原。孟子由四端而悟良知良能,而主仁义内在,正由具体的悱恻之情而深悟天心天理者也。故孟子教诗书而道性善,正是向深处去,向高处提。荀子隆礼义而杀诗书,正是向广处走,向外面推。一在内圣,一在外王。


  荀子之诚朴笃实之心,表现而为理智的心。其言礼义是重其外在之统类性,而不在统摄之于道德的天心,形而上的心。故云:“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皆言乎统类也。唯理可以统,可以类。故云: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以类通,即以理通也。故总方略,齐言行,知统类,一制度,皆荀子所雅言。其所重视者为礼义之统,即全尽之道。而根本精神,则在其深能把握住理性主义之精神也。由此基础精神转之子历史文化,则首重百王积累之法度,由此而言礼义之统。其斥孟子为“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斥俗儒为“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皆基此精神而言也。由百王积累之法度,统而一之,连而贯之,成为礼义之统,然后方可以言治道。荀子所言之“道”,即是此种道……


善知识联盟官方微信号,分享最新善信资讯,传扬传统文化正能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