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明朝首辅(40)

 宛平2008 2016-09-01
 王家屏:万历十九年九月进,二十年三月致仕

任职时间:1591-1592

任期:半年

 

    明朝从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1368年建国起,历经惠宗朱允炆(年号建文,1399年-1402年)、成祖朱棣,(年号永乐,1403年-1424年)、仁宗朱高炽(年号洪熙,1425年)、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1426年-1435年)、英宗朱祁镇(年号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代宗朱祁钰(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宪宗朱见深(年号成化,1465年-1487年)、孝宗朱佑堂(年号弘治,1488年-1505年)、武宗朱厚照(年号正德,1506年-1521年)、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1522年-1566年)、穆宗朱载垕(年号隆庆,1567年-1572年)后,到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1573年-1620年)时, 已经十三代了。

    到万历十九年(1591),总共316年的明朝已经过了224年了,这时的神宗朱翊钧虽然只有近30岁,但他已经干了近20年的皇帝了,他有些厌烦了,对朝政有些懒得理睬了。于是,大明王朝也越来越走向衰败了。于是,明朝内阁也开始从他的鼎盛时期了走向了他的动荡时期。下图是山阴县地图。

明朝首辅(40)——王家屏

    申时行之后的首辅是王家屏,从他开始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自尽)的魏藻德,首辅是不停地换,短短54年间,先后有33人次出任首辅,平均每人次不超过2年。这其中赵志皋、叶向高、韩爌、周延儒分别都是两次担任首辅,所以这期间担任首辅的实际只有29人。干的稍微长点的有:赵志皋两次8年、方从哲6年、周延儒两次5年、沈一贯5年、温体仁4年、李廷机4年,剩下的23人基本是昙花一现。

    王家屏(公元1535年——1603年),字忠伯,号对南,大同山阴(今山西朔州市山阴县河阳堡)人,曾以吏部左侍郎兼东图大学士入予机务,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致仕归里。所以,在广大雁北地区民间以“王阁老”相称。下图是王家屏。

明朝首辅(40)——王家屏

    王家屏出生于一个家道衰落、只能且耕且读的农民知识分子家庭。他天赋聪颖,才思敏捷,智力过人,13岁为秀才,29岁中举,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他33岁时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在史官予修《世宗实录》时,权臣高拱的兄长高捷任职江都御史,贪赃枉法,民愤很大,王家屏不顾一些老朋友的劝阻,不怕得罪权贵,秉笔直书,这在当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初年,王家屏担任修选,充日讲官,后升为待讲学士。

    明代中叶以后,皇帝的朝讲经筵多流于形式,神宗皇帝对于这种典礼更待以儿戏。但是,每当王家屏开讲,“敷奏剀挚,帝尝敛容受”。万历帝钦佩他的博学多才和端庄气质,在众人面前称他为“端人”。王家屏的为人正直,行止端庄,还表现在他对宰臣张居正的态度上。张居正从万历元年到十年,一直担任首辅,神宗非常器重,权倾朝野,谁要想得到高官,必先得居正垂青。就是这样一位显赫人物,王家屏也能秉公相待。张居正生病时,朝内大臣都去看望,有的还到寺院祈祷,奉迎至极,唯独王家屏没有前去。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后,群臣对他一反常态,倒张的浪潮甚嚣尘上,神宗也撤销了他生前的太师头衔,籍没其家产。但是,在这墙倒众人推、迎合上心的倒张浪潮中,而王家屏又能够秉公持法,对张居正给以正确的评价。下图是明朝礼部尚书奏折。

明朝首辅(40)——王家屏

    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王家屏被提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为吏部左侍郎兼东图大学土,辅助朝政。王家屏执阁六年,时间虽短,但给当时朝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贪权武断,“推诚秉公,百司事一无所扰”(《明史》卷217);他恪尽职守,秉公执法,“每议事秉政持法,不亢不随”;他注意处理同内阁诸臣关系,与同僚们和睦相处。

    王家屏辅政之时,皇帝就是出名的昏君明神宗朱翊钧。朱翊钧深居简出,成天沉溺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大臣们一年也见不到几次。当时,官僚腐败至极,财政危机非常严重,军备弛懈,土气积弱,加之战争频繁,天灾不断,明王朝正经历着由强盛转入衰亡的时刻。在此多事之秋,家屏步入仕途,纵有天大本领,也挽救不了明王朝潜在的危机。况且,朱翊钧又是个恣意妄为、刚愎自用的人。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十二月,大理寺评事(名隹)于仁向他上了“四箴”疏,说他“嗜酒、恋色、贪财、尚气”。论理,这“四箴”疏正切中了朱翊钧的毛病,但他容不得大臣们对他说三道四,震怒不已,非治其于死罪不可。当此之时,王家屏挺身而出,要代替于仁“伏罪”。他说:“思之于仁庶官也,于皇上之愆违尚能谏之,臣职亲于庶官,任专于辅导乃尚有所不知不谏。夫不知失职也,知之而不谏,失职也。安可独罪于仁哉?”(《复宿山房全集》卷四)在以王家屏为首的几个人营救下,于仁虽然被罢了官,总还是保住了脑袋。下图是山西朔州山阴县的雁门关。

明朝首辅(40)——王家屏

    根据明神宗的脾气特点,王家屏总结了一条“委曲以开导之,尽力以扶持之,至诚以感动之。其有不从,然后可以强谏力争”的进谏之路。他针对当时封建统治者置国尽民贫于不顾,反而想方设法搜刮民财,以满足其穷奢极欲生活的情况,在给皇帝的奏疏中直言不讳地说:“纵欲败度其源在上”。他针对神宗皇帝不临朝讲,不做典礼,不发章奏、政事皆废的情况,上了“请御朝讲发章疏疏”,认为“堂陛之交所恃以存礼貌者惟有朝讲,军国之政所恃以集其谋议者惟有章疏”。他针对“武备积弛,士气积衰”的状况,提出了“治之以不治,款之以不款”的方略,主张“置其顺者,剿其逆者,去者不追,来者必拒”的战术。

    王家屏作为一个有严重愚忠思想的封建士大夫,一心想重振朝纲,维护其封建统治。但是,他的“犯颜触讳、抗争偾事”,深深触怒了皇帝。下图是山阴古城镇王相府故址。

明朝首辅(40)——王家屏

    为了明哲保身,王家屏以身体有病为理由,要求辞官回乡,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三月得到朱翊钧允许,告老回乡。晚年,他花了大量时间,收录整理自己写过的文稿,他的著作有两种:一种是收入《四库全书》的《王文端公集》十四卷;另一种是《复宿山房文集》四十卷,一直留传至今。甚至有人认为,《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就是王家屏。万历三十一年正月,皇帝感念王家屏的公道正派,派人去山阴慰问他,并举行了盛大的仪式,赐他金币、羊、酒。此后不久(1603年)家屏即病逝,终年68岁。死后,皇帝赐他谥号“文端”,并选择山阴河阳堡桑干河畔为他修了一座占地十五亩的坟墓。据史料记载,墓“外围土墙,内围砖墙,有墓石门,上刻“文端之墓”。堂宇内有万历、泰昌、天启三帝所颁诰赠,俱勒石碑。门外有石柱、石人、石兽排为两列。距坟一里,另有御修门堂三间,坟园内还有王家屏同朝大学士沈一贯和沈鲤撰写的碑铭……”下图是王家屏墓遗址。

明朝首辅(40)——王家屏

    现在的王家屏墓位于山阴县西南15公里的泥河乡河阳堡村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家屏墓占地 10168平方米,规模宏大,地面享堂犹存,有石人、石羊、石马等仪仗及碑石10通,碑文大部分为圣旨加封等内容,现已破坏严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