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垕 明穆宗朱载垕[hòu](公元1537年-1572年),汉族,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少年因其母缘故而不得父皇宠爱, 因其母亲杜康妃失宠,又非长子,所以很少得到父爱。 登基前的内忧外患使他关心朝局,对他登基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尽力辅佐,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内外得到大治,史称隆庆新政。 但因为沉迷媚药,也服这些媚药助兴,导致荒于政事。朱载垕在位6年,因病去世,终年36岁。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葬于十三陵昭陵,后传于位朱翊钧。明穆宗宽仁大度,勤俭爱民,留心边陲之事,处理都恰到好处,可以称之为明主。 人物关系 ![]() 儿子 朱翊钧 基本信息个人成就主要成就: 隆庆开关(海上开禁) 个人概况本名: 朱载垕 所处时代: 中国(明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日期: 1537年3月4日(嘉靖十六年) 逝世日期: 1572年7月5日(隆庆六年) 其他信息继承人: 朱翊钧(明神宗) 谥 号: 庄皇帝 父 母: 明世宗与杜康妃 职 业: 明朝第十二代皇帝 陵 墓: 昭陵 庙 号: 穆宗 目录1人物生平 2为政举措 3历史评价 4亲属成员 5轶事典故 6艺术形象 7后世纪念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折叠少年裕王 ![]() 明穆宗朱载垕嘉靖十八年(1539)二月,明世宗朱厚熜册立次子朱载壡为太子、三子朱载垕为裕王、四子朱载圳为景王。嘉靖二十八年(1549)三月,太子朱载壡病死,裕王朱载垕以次序当为太子。由于明世宗次子朱载壡立为太子后享年不永,所以迟迟未予册立。时景王朱载圳年少,服色与裕王朱载垕无别,引起朝野议论。嘉靖四十(1561)年二月,嘉靖帝命景王朱载圳出居封国,以杜绝其觊觎之心和朝野的议论。刚满16岁的朱载垕就藩裕王,在裕王邸生活了13年,这使朱载垕较多地接触到社会生活各方面,了解到明王朝的各种矛盾和危机,特别是严嵩专政、朝纲颓废、官吏腐败、"南倭北虏"之患、民不聊生之苦,内忧外患使他更加关心朝局。[1] 成为储君 本来他可安心当王爷,但命运总是变幻莫测的,他的两位长兄先后早死,使他成为储君,最终即位为皇帝。作为一个王爷,他能够比普通老百姓与皇宫中的人更多的了解民间疾苦,更多的针砭时弊,对严嵩乱政,外忧内患有更清楚的认识,对他登基后的作为有很大影响。 施行新政 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嘉靖帝驾崩,裕王朱载垕即位,次年改元隆庆。隆庆即位后立即纠正其父的弊政,之前以言获罪的诸臣全部召用,已死之臣抚恤并录用其后,方士全部付有司论罪,以前的道教仪式全部停止,免除次年一半田赋及嘉靖四十三年以前的所有欠赋;又停止嘉靖为博孝名强行施行的明睿宗(即明世宗本生父兴献王朱祐杬)明堂配享之礼(即秋季祭天,要以在位皇帝之父合祭,为此导致明太宗庙号被改为明成祖)。[2] 议和与开关 隆庆帝重用徐阶、李春芳、高拱等内阁辅臣,致力于解决困扰朝局多年的"南倭北虏"问题,采纳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的建议,与蒙古俺答议和,是为隆庆议和,并有俺答封贡。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帝宣布废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隆庆新政是隆庆帝统治时期所出现的承平时期。隆庆帝力行节俭,信用内阁辅臣,并不加以掣肘,但也不能制止内阁辅臣之间的倾轧,这也与其本人仁厚而平庸的性格有关。 死于女色 隆庆帝同明朝诸多皇帝同样纵情声色。由于纵欲过度,加上长期服食春药,他的身体每况日下,难以支撑。隆庆六年(1572年)闰三月,宫中传出了隆庆帝病危的消息。在休养了两个月之后,他又上朝视事,却又突然头晕目眩,支持不住而回宫。他自知病情不轻,急召高拱、张居正及高仪三人接受顾命,吩咐由太子继位,后病逝在乾清宫。终年三十六岁,后被谥为庄皇帝,庙号穆宗,葬于北京昌平昭陵。 为政举措 政治 革弊施新 ![]() 明穆宗朱载垕 隆庆帝即位后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一改嘉靖帝时期的做法,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使朝政为之一振。革弊,即平反冤狱,宣布"自正德十六年(1521年)以后,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以前,谏言得罪诸臣","存者召用,没者恤录"。罢除一切斋醮,撤西苑内大高玄殿、国明等阁、玉熙等宫及诸亭台斋醮所立匾额,停止因斋醮而开征的加派及部分织造、采买。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即使一般不予考察的王府官员也在考察之列。廉政官员给予奖赏和提拔,贪官给予罢免官职,"赃多迹著者部院列其罪状,奏闻处治"。蠲免救济,减少百姓灾后的痛苦。抑止土地兼并,限田,制定了勋戚宗室依世次递减制度,清田,清查诡寄、花分钱粮和皇室勋戚田庄。[3] 亲贤远佞 隆庆帝一上台,就将世宗信任与宠爱的方士王今、刘文斌等等一并逮捕,下狱论死。他对方士乱国,浪费钱财的恶迹早就恨之入骨,所以一上台就毫不手软的处死了这些大贼。同时欣赏那些在嘉靖一朝因为敢于冒犯皇帝,劝谏的那些忠臣,例如海瑞,隆庆帝不但没有追究海瑞不尊敬其父的大不敬之罪,反而释放了他,还官复原职,不久又提升大理寺丞。 党争开始 大明朝党争,尤其是内阁的争斗就是开始于隆庆一朝。隆庆帝即位之初,大学士徐阶掌管内阁,但徐阶不具备一个高级领导应具备的某种能力,不能压制住其他内阁成员,所以致使内阁中有一些人对他不满,以郭朴、高拱为代表。靠徐阶提携的高拱,最后挤走了徐阶。这时,内阁中来了一个在明朝历史中很有名的人--张居正。高拱是个恃才傲物的人,与张居正不对盘,内阁开始不和谐,党争正式开始。 经济 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书曰"请打开对外贸易,变私下贩卖为公开贩卖"。不久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并以月港为治所设立海澄县,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督饷馆对私人海外贸易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出海贸易的船只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船主要向督饷馆领取船引并交纳引税。此外,对日本的贸易仍在禁止之内,所有出海船只均不得前往日本。若私自前往,则处以"通倭"之罪。 同年,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 虽然仍有着诸多管理和限制,开放的月港也只是一处小港口,但民间私人海外贸易至此毕竟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只要遵守政府的管理限制,民间私人海外贸易就被视为合法经营。政策和制度上的这种局部的和有限度的调整,隆庆开关使民间私人海外贸易摆脱了走私非法境地,开始有条件地公开进行和较为正常地发展,并迅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学者王裕巽经过分析认为,从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海外流入大明国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隆庆帝用人不疑,放手让臣子去发挥才能,使得隆庆朝和万历朝前十年成了明王朝国运中兴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比嘉靖朝有了重大的改观,使明王朝向一个繁荣时期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过渡作用。 军事 东南海防 嘉靖年间是倭寇问题最严重的时候,一度开放的沿海海禁,在这个时候又不得不重新开始严厉起来,但是经过戚继光,谭纶,俞大猷,唐荆川等人训练新军,英勇战斗,在隆庆帝即位的时候,沿海的倭寇基本已经肃清,整个东南地区又进入了安宁的和平时代,隆庆帝即位后,大开关禁,采取恤商与开关政策,减轻商人的负担,打破了明朝历史上禁止百姓私自下海的命令,使明朝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海外贸易也出现了新局面,也使倭寇活动逐渐趋于消亡。 边疆军事的胜利 隆庆帝当王爷的时候,非常关注国家的边疆,一上台,就任用了当时有名的将领戍边。启用抗倭名将戚继光为都督同知,总管京城门户防卫与东北边防,戚继光的车马阵就是在这时发明的。任用曹帮辅为兵部侍郎,与大将军王陵都督宣府、大同,总管西北边防。总督王崇古、谭纶主管剿匪事情,天下大定。在隆庆五年三月初八,皇帝亲自下令执行和鞑靼的通贡互市协议,允许册封俺答为王。 明朝与蒙古两百年来的互相征战,终于在隆庆帝的治下告一段落,从此以后,草原上的硝烟少了很多,两个民族之间几乎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征伐事件。 民族 这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土鲁番来朝进贡。 隆庆元年(1567)三月三十日,土蛮侵犯辽阳,指挥王承德战死。 九月四日,俺答侵犯大同,下诏严格战事守备。十二日,俺答攻陷石州,杀石州知州王亮采,夺取交城、文水。二十一日,土蛮侵犯蓟镇,掳掠昌黎、卢龙,直到滦河。命令宣府、大同总督侍郎王之诰回驻怀来,巡抚都御史曹亨驻兵通州。二十四日,总兵官李世忠救援永平,与俺答激战于抚宁,京师戒严。 宁夏总兵官雷龙出塞拦击河套诸部,大败河套各部。 当年,广东盗贼大起,琉球入朝进贡。 八月十四日,允许河套诸部互市买卖。九月二十四日,修成三镇贡市。 隆庆四年(1570)四月,陕西盗贼侵犯四川。 外交 隆庆和议 隆庆帝很关心北部边境防务,注意加强军队的训练,巩固边防。隆庆四年(1570年),蒙古鞑靼部落首领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因为家庭纠纷愤而投奔明朝,俺答举全鞑靼之兵到明朝边界要人,时任宣府大同总督王崇古坚守不出,双方并没有爆发大规模战斗。 随后在内阁大学士高拱和张居正的策划与安排下,明朝派出使者与俺答谈判,并最终用把汉那吉交换了背叛明朝投奔鞑靼十余年的汉奸赵全,事件和平解决。 ![]() 明长城在此事件中,明朝与鞑靼双方通过沟通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俺答亦藉此机会再次提出封贡互市。采纳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的建议,与蒙古俺答汗议和,封他为顺义王。隆庆五年(1571年),边境市场正式开放,各地客商陆续赶到这里,开展贸易活动。同时开展互市贸易,互通有无,缓解与北方蒙古族的矛盾,使北方汉、蒙人民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从而加强了汉蒙两族人民的团结。北部边境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和平安宁景象,自此以后再也没有爆发蒙古族大规模入侵的事件。 另外又升任李成梁为辽东总兵,大修战备,积极防御东北边患。为巩固明朝的边防做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防卫效果。 历史评价 总评 他的一生,基本上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女人,他最大的优点就是他的无能。万历二年(1574),张居正主持修纂《穆宗实录》,对刚刚过世的穆宗有极高的评价:"上(穆宗)即位,承之以宽厚,躬修玄默,不降阶序而运天下,务在属任大臣,引大体,不烦苛,无为自化,好静自正,故六年之间,海内翕然,称太平天子云。"相比较而言,穆宗的性格确实是正德以后历代皇帝中最谦和的。在他之前,是终日沉迷于道教而略有些变态的嘉靖皇帝;在他之后,是一个在偏激、厌世及对官僚政治的轻蔑中度过30年岁月的万历皇帝。所以,只有明静、宽仁的隆庆帝,才让大臣们有足够的空间来施展抱负。隆庆一朝,只有六年。但是,其间人才辈出,徐阶、张居正、高拱,都是人中豪杰。在他们的主持下,隆庆一朝倒真是一个太平盛世。《明史》对穆宗的评价也不错,说他"端拱寡营,躬行俭约",每年光吃的一项省下来就达到几万两银子。不过,穆宗是一个"宽恕有余而刚明不足"的人,所以,在他统治期间,内阁之间的权力斗争加剧。其中,徐阶与高拱的斗争从隆庆元年(1567)就已经开始。 史书评价 《明穆宗实录》 "上即位,承之以宽厚,躬修玄默,不降阶序而运天下,务在属任大臣,引大体,不烦苛,无为自化,好静自正,故六年之间,海内翕然,称太平天子云。" 《明史》 "穆宗在位六载,端拱寡营,躬行俭约,尚食岁省巨万。许俺答封贡,减赋息民,边陲宁谧。继体守文,可称令主矣。第柄臣相轧,门户渐开,而帝未能振肃乾纲,矫除积习,盖亦宽恕有余,而刚明不足者欤!" 亲属成员 家世 父亲:明世宗嘉靖帝。 母亲:杜康妃。 后妃 皇后 孝懿庄皇后李氏,裕王妃,结发妻。 ![]() 孝安皇后生宪怀太子朱翊釴。妃早逝,穆宗即位后追封皇后。谥曰孝懿贞惠顺哲恭仁俪天襄圣庄皇后,合葬昭陵,祔太庙。 孝安皇后陈氏,裕王继妃,皇后,无子。明神宗即位后尊为仁圣皇太后,居慈庆宫。谥曰孝安贞懿恭纯温惠佐天弘圣皇后,祀奉先殿别室。 孝定太后李氏,贵妃,神宗生母,尊为慈圣皇太后,居慈宁宫。谥曰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合葬昭陵,别祀崇先殿。 妃嫔 秦淑妃,隆庆三年选美入宫,隆庆四年二月册封淑妃。次年生皇幼女栖霞公主朱尧姜。再次年隆庆皇帝崩,公主也在一岁多时夭折。史料参见《明穆宗实录》、《栖霞公主墓志》 刘庄妃:隆庆四年二月册为庄妃,死后谥号恭惠 魏英妃、李德妃、董端妃、马惠妃:这4位在隆庆四年二月甲子,与秦淑妃、刘庄妃同日册封为妃。史料见《明穆宗实录》 王荣妃:隆庆六年二月册封为荣妃。逝后谥号庄僖 赵和妃:隆庆六年二月册封为荣妃。逝后谥号恭静 杨安妃、赵和妃、韩容妃:这3位在隆庆五年三月庚午,同日册封为妃。史料见《明穆宗实录》 庄敬妃、李恭妃、于懿妃、叶奇妃:这4位在隆庆六年二月丙子,同日册封为妃。史料见《明穆宗实录》 江贤妃:逝后谥号静和 吴恭妃:逝后谥号昭荣 齐敬妃:逝后谥号昭静 许英妃:逝后谥号昭顺 钱安妃:逝后谥号荣悼 兄弟 哀冲太子朱载基 庄敬太子朱载壑 景恭王朱载圳 颍殇王朱载啇 戚怀王朱载垓 蓟哀王朱载? 均思王朱载壁 子女 儿子 宪怀太子朱翊釴:母裕王妃李氏,五岁殇,赠裕世子。明穆宗隆庆元(1567)年,追封谥“宪怀太子”。 靖悼王朱翊铃:未满周岁殇,赠蓝田王。明穆宗隆庆元(1567)年,追封谥“靖悼王”。 明神宗朱翊钧:母李贵妃,明穆宗隆庆二(1568)年册为太子。 潞简王朱翊镠:母李贵妃,明穆宗隆庆六(1568)年封“潞王”,明神宗万历四十二(1614)年薨,谥“简”。 女儿 蓬莱公主,早薨,明穆宗隆庆元(1567)年追封“蓬莱公主” 太和公主,早薨,明穆宗隆庆元(1567)年追封。 寿阳公主朱尧娥,明神宗万历九(1581)年,下嫁侯拱辰。 永宁公主朱尧媖,下嫁梁邦瑞,明神宗万历三十五(1607)年薨。 瑞安公主朱尧媛,孝定太后李氏女,万历十三年下嫁万炜。 延庆公主朱尧姬,万历十五年下嫁王昺。 栖霞公主朱尧姜,母淑妃秦氏。隆庆五年七月生。隆庆六年九月薨。 轶事典故 皇储魔咒 嘉靖十三年八月,皇长子朱载基刚刚出生两个月就病死,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嘉靖从陶仲文把那里得知了"二龙不相见"的言论。两年之后,嘉靖再次有了朱载壑、朱载垕、朱载圳时,他决定少见这几个孩子,而且也不封太子。 到了该入学的年纪,由于嘉靖的母亲出面,嘉靖允许儿子出阁讲学,皇子出阁不同于凡人进学堂,有一套十分讲究且程序繁杂的礼节仪式,而且作为父亲的嘉靖必须出场。然而就在仪式刚刚结束后,朱载壑即病倒,没多久就死了。嘉靖事痛定思痛,从此严格遵守"二龙不相见",对剩下的两个儿子裕王朱载垕和景王朱载圳长期漠不关心。 就这样,作为皇储的朱载垕尴尬无奈地生活在那条咒语的阴影下,直到1566年嘉靖皇帝驾崩,他还是个亲王。这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裕王朱载垕登基称帝,彻底为"二龙不相见"这条魔咒画上了句号。 真命天子 嘉靖十八年,他与他的哥哥庄敬太子同日受封,太监们却误将太子的册宝送到他的宫中,人以为异。后来,庄敬太子得病就死了,太子的位置居然轮到他了。他的弟弟景王想要与他争夺皇位,却在老皇帝世宗就快去世的前一年死了。 沉溺女色 朱载垕懒于朝政,但对后宫非常勤奋,据说,他整日里在后宫里,就连死也是死于女色。 ![]() 万历首辅张居正 隆庆皇帝剧照有记载说:1572年闰三月,朱载垕因为与妃子玩的大发了,竟然休养了二个月才恢复体力。但刚往金銮殿上一坐,就头晕眼花手打颤,不得以便又接着卧床了。 朱载垕知道再玩下去迟早要他的命,便把张居正等三位大臣找来,立了遗嘱:"遗诏与皇太子。朕不豫,皇帝你做。一应礼仪自有该部题请而行。你要依三辅臣并司礼监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荒怠,保守帝业。"从此一病不起直到逝世。 隆庆祥 隆庆祥企业掌门人祖上即为制衣世家,精湛工艺代代传世。明朝嘉靖年间,袁氏先祖就以精湛的裁缝手艺名噪京华。依明朝旧例,官服由朝廷规定服饰制度及款式,而由官员自行找裁缝定制。袁氏先祖乃因官服裁作技艺精湛,被官眷口口相传,闻名京城上下。 隆庆帝亲和仁爱,推崇节俭,喜欢穿着宽松常服。而袁氏制衣工艺精湛、裁作舒适,因此,更多地被尚衣监所青睐。隆庆帝欣悦之余亲书“袁氏裁作” 四字以示嘉奖。其间,皇宫尚衣监亦曾邀请其入西直房秉事。袁氏先祖谦然婉拒,离京游历,遍学江宁、苏杭等府督专供皇家的织造及裁作工艺。自此,袁氏先祖兼收并蓄,将皇家裁作和织造工艺与民间技术相结合,成为裁制技术的集大成者。 爱吃果馅饼 隆庆帝想吃果馅饼。御膳房便开始忙碌起来,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后来内监报账,吃果馅饼花销五十金。隆庆帝即位前,久居民间,故知道民情,便惊呼道:“有五钱银子,足以在东华门那里买一大盒子了。 艺术形象 时间剧名演员 1986年 海瑞传奇 刘崇德 1999年 海瑞斗严嵩 2006年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 郭广平 2009年 大明医圣李时珍 马文龙 2010年 万历首辅张居正 巫刚 后世纪念 朱载垕死后埋在昭陵。 明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垕(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是 ![]() 昭陵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 昭陵陵园建筑面积为35000平方米,现存有完整的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和方城、明楼、宝顶等。这里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载垕和他的三位皇后。 无字碑石龟负碑,竖立于祾恩门前的碑亭内,空白无字,可能因皇帝功过难评之故。游人至此喜摸石龟,民谚道:摸摸乌龟头,一生不发愁;摸摸乌龟腚,永远不生病。 明朝君主追尊朱百六(德祖)朱四九(懿祖)朱初一(熙祖)朱世珍(仁祖) 朱标(懿文太子)朱祐杬(睿宗)朱慈烺 统治朱元璋(太祖)朱允炆(惠帝)朱棣(成祖)朱高炽(仁宗) 朱瞻基(宣宗)朱祁镇朱祁钰(代宗)朱祁镇(英宗复辟) 朱见深(宪宗)朱祐樘(孝宗)朱厚照(武宗)朱厚熜(世宗) 朱载垕(穆宗)朱翊钧(神宗)朱常洛(光宗)朱由校(熹宗) 朱由检(思宗) 福王政权朱常洵(追尊)朱由崧(弘光帝)朱常淓(监国) 鲁王朱以海(监国) 靖江王朱亨嘉(监国) 唐王政权朱宇温(追尊)朱宙栐(追尊)朱硕熿(追尊)朱器墭(追尊) 朱聿键(隆武帝)朱聿(绍武帝)朱常清(监国) 桂王政权朱常瀛(追尊)朱由榔(永历帝) 参考资料: 1.国朝典故卷之三十八 世宗實錄(穆宗實錄)四(明)不著撰人 . 国学网 . [2016-6-8] 2.浏阳龙伏红门楼:封疆大吏曾在此“升堂” . 浏阳网 . [2016-6-8] 3.盘点明朝16位皇帝和皇后容貌 让人不敢恭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