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道丨茶则,品茶本身,就是一个精细雅致的事

 一止青水 2016-09-01



茶则,是汉族茶道六用之一。烹试茶时,量取茶末入汤的量具。在茶道中,把茶从茶罐取出,置于茶荷或茶壶时,需要用茶则来量取。




通俗地说,茶则,是茶罐里的茶,进入茶壶的中转站。缺少茶则,将茶叶直接进入茶壶,既不知多少量,也不能欣赏茶叶之美,和茶叶之香气。用手直接抓,不雅观也不卫生。茶则虽起到中转站的作用,另外它也是茶桌上的一个亮点,日本茶人在茶则的造型设计上,可谓挖空心思,创造了各式各样的茶则,可以独立成雅玩之器。




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指出:'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茶则也是陆羽提到的28种茶具之一,其功能在《茶经》中也描述的很明白。




则字的用法较为古典,所以陆羽在其后专门加注:'则者,量也,准也,度也',意为准则、原则、法则的意思,本义是标准、模范。则字古文字中作从鼎,从刀,而不是现代从贝从刀,是个会意字,其实是用刀在刻鼎的泥模的意思,也就是在制作铸造用模子,于是由此衍生为模式或标准之意。则字动名词两可,准则、原则都是名词,而秦诏版'法度量、则不壹',就是作为动词用,意思是规范那些不统一的度量标准。




茶则形状既像一个小铲,又像一个长勺,质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竹子的,有木头的,还有金属的与牛骨、牛角的。木质的,还分红木、紫檀等不同树种。造型玲珑精致,和茶具组摆在一起,一望而知其用途。




取茶前一般应先拂净茶则,以免有浮尘。每次撮茶,量宁少勿多,因为少了不妨多撮几次,多了若倒入壶中,冲泡后太浓无法入口,倘若要往回收,茶叶又沾了壶底潮气,覆水难收。这里,值得重申一个茶道原则,那就是品茶本身就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事,不要怕繁琐,因为乐趣就在这些细节之中蕴含着。孔夫子'食不厌精'的那套原则,用在品茶上正合适。




大的茶则,功能以看茶为主,看茶往往是喝茶品茗的前奏,视觉的品尝是在入口之前是品茶的热身运动,慢慢地渐入佳境。




饮茶是雅事,茶则之形,要趋于雅,雅是一种闲静淡泊,从前文人作画气息上追求“雅正”,这无疑是人格的高标准,也是文人画的高格调。因此,茶则之形,要造出雅正之象,不能“邪乎”,如果“邪乎”之形怪怪的,茶人目之所触久久,用之心里也会扭曲。中国艺术里“器”是道之载体,选择茶则,雅致和美感,这方面是一定要考虑的。




茶则的材质多样,竹、木、铜、铁、金、银、石、骨无所不有,但主要还是以竹制为主流。为什么呢?因为文人茶人对竹的感情颇为深厚,画史上郑板桥,倾其一生画竹,竹子成为他情感的媒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的品格,全然是做人的理想。因此表现竹的艺术成为了一种文化,文人书画家亲自刻竹形成流派。如李流芳、周颢、陈鸿寿、赵之琛、杨澥、徐三庚、韩潮、程庭鹭等等。




文人亲自刻竹的章法、刀法所表现出的意韵文气十足,意境深远,刀法之外别有一番意思在。这是刻竹工匠不具备的,文人的参与使竹文化成为了高雅的艺术。茶则的题句与书画同理,题句将文学、书法、绘画、印章参与到实用的茶则中去,让它具有精神内含。




小叶紫檀材质细密,颜色高贵典雅,海黄纹理诡异,木质坚实,都是做茶则的好材料。但这两种木材资源稀缺,价格昂贵,不是一般人都消费得起的,因此,用其他木材制作的茶则,还是居多。




金丝楠木是木料中很特殊的材质,以前文人用它来做册页碑帖的外封,份量轻但很坚致。最要紧的是“文气”,是紫檀、黄花梨之外的另一种文雅。金丝楠木发出的光亮,也很奇妙,它的光是内敛,但又金光灿灿如丝绸般的温和滑爽,做成雅器,令人爱不释手。




江南榉木,算是江南土生土长的硬木了,它的山水纹,会想到江南的山峦,中国画中的“长披麻皴”。老榉木料中还会产生鸡翅纹理,榉木质地朴素,而文气,也是紫檀、黄花梨不具备的。用这种材质雕制片纸那样簿的茶则,端拿轻盈,茶人会用一种安静细腻的心态对侍它,这也是品茶所需要的状态。




一般茶则,还会配以茶杓,茶除了舀茶用,蔡襄《茶录》说:'钞茶一钱匕',一则说明用茶杓舀茶,二者说明取茶量是有标准的。竹茶杓,根据竹节位置不同可分“真”“行”“草”,无节为”真”, 节在一端称'行',节在中间称为“草”。




茶席上讲究整体美感,茶杓以平躺为佳,平躺时的枕头,就是茶杓搁置了。搁置虽是配角的配角的配角,但却极具画龙点睛之效。就好像文房里的清供,虽然也只是配角,但却体现主人的志趣。茶杓搁置也是这样,不妨找个雅趣之物,比繁复加工效果更好。




常人说:茶又不能当饭吃。是的,茶也不可牛饮,茶是用来“品”的,通过几片叶,我们品出大自然细微不同的香气,更在其中,得到闲适的性情,与精神的提升。茶则,在茶席中扮演着看似可有可无,但却抢夺眼球的角色,缺少它,在泡茶中茶叶量的多少,就无法衡量,泡茶的过程也少了一道观赏性的乐趣。茶则也在于艺术的介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品,摆放在茶席上。同时,它也可以如紫砂壶那样,将诗书画印融入到茶则中,成为一件传芳的艺术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