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及课】乡村医生最怕的是什么?——诊治思路篇

 益寿堂999 2016-09-01

 
临床疾病的诊断原则

l、首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


2、能用一个病解释的症状,不用两个病去分析。


3、一时诊断不明的疾病可试验治疗。前提:方法安全、见效快。


在临床工作中常处理一些反复咳嗽的患者,其中不乏辗转各大医院经反复治疗,却效果不佳者。通过对这些病例进行总结,发现多是因误诊或误治引起,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三种情况:



1. 降压药物引起的咳嗽

咳嗽是ACE-I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发生率在19%左右。目前高血压的患者非常多,其中很多患者口服ACE-I类降压药,引起缓激肽增加造成干咳。通常这种干咳不会随着服药时间延长而缓解,对此类患者我们必须及时换药。

而在实际诊疗过程中临床医师常常会忽视患者的病史或此类药物的副作用,并按照支气管炎进行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当治疗效果欠佳时,又更换抗生素,最后不但没有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还滥用了抗生素…… 


2.

心衰引起的咳嗽

心衰的首发症状表现为咳嗽、疲劳、气促等。但心衰的许多症状和老慢支相似,故易被误诊为支气管感染。临床如按支气管炎治疗,效果会不佳。如抗心衰治疗,心衰症状一旦得到控制,咳嗽症状即会明显好转。

病例:患者,男,70岁,咳嗽1月余,夜间尤甚。1月前于某诊所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给予消炎止咳等治疗1月余,未见明显效果。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入院后结合患者病史和相关检查最终诊断为心衰,并给予抗心衰等治疗后,咳嗽症状明显减轻……  


3.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

根据支原体微生物学特征,凡能阻碍微生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对支原体都无效。因此,对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导致的咳嗽,临床上宜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其实,引起咳嗽的原因还有很多,这里仅把工作中常遇到的“难治性咳嗽”稍作整理,提醒大家在处理“咳嗽”时,勿忘考虑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同时注意疾病药物的选择,减少和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诊误治事件。

个体诊所最怕的是什么?

我想大家都知道。但我们怎样去做,才能预防,减少这类意外的发生?

1.进货渠道要正规,尽量选大厂,虽然不能绝对保证,但放心许多。

2.详细询问 患者的过去史,过敏史。特别是老年人的心脏及脑血管疾病,

3.对于急诊病人,突然发病,原因不明的情况下,一定要往上级医院送,尽量少用药。

4.输液一定要慢,三查七对这些老套的就不多说了、。

5.输液,肌注,药物能单独用尽量单独,不要混合,可以减少反应。

6.农村的尽量减少在外面输液,出诊是难免的,但自己没空观测病人输液时,尽量用安全的药,宁可没效果也不要高风险,要是要输液给5号针头,那样病人怎么开都开不快。回绝病人出诊时口气委婉,找个好理由。

7.诊所里备有氧气,及常用的急救药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