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209钩裹势和钩努势1

 田牧 2016-09-01

209钩裹势和钩努势1

  1.复合笔势:五势

  单一笔势以及化势已经讲完了。单一笔势以及他们的化势可以用四根线来表达。

  

  如果要说单一笔势的区别,那就是:一是放置角度不同,也就是方向不一样。二是路线,同样的方向,行笔还要分弧线、折线、还是直线。

  再来看看系统表。书法三大要素是用笔、识势和裹束。用笔部分五执笔、九用,讲过了,我用红色标示。识势部分单一笔势讲过了,永字八法既是九用的范例,又是单一笔势的范例。这堂课开始讲复合笔势,先讲张旭的五势,再讲化势。

  单一笔势只是个别的点画,还没有组织起来。我以前那太极拳做例子,太极拳动作组成招式,招式组成套路。书法是点画组成笔势,裹束笔势就成整个字。单一笔势必须组织成复合笔势,才成为一个招式。否则写起字来还是零零碎碎写单一笔画。

  唐代张怀瓘《玉堂禁经》:“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又先达八法之外,更相五势,以备制度。”

  前句说,不但笔法备于“永”字,还有“点画八体”,这八种是单一笔势。后句说,光有“永”字八法还不完备,还要补充五势,这就是一些复合笔势。

 

  张旭的“五势”,在张怀瓘《玉堂禁经》中有记录:这就是钩裹势、钩努势、衮笔势、竖笔势、奋笔势。它们都是复合笔势,也就是书法的五个招式。古人对书法的理解比我们深刻。

  2.怎样整理复合笔势

  古籍中记录的笔势很多,但至今没有很好的整理。等一下我讲“五势”,一开始就会遇到处理资料上的问题。所以我想把我的几条整理原则,给各位说一下。

  2.1简单实用。

  整理书法笔势系统,要尽量避免繁琐。举例来说,《说文解字》篆字部首有540个;后来逐步归并,到《康熙字典》部首只有214个。这也就是因为《说文解字》部首太繁琐,用起来不方便。古籍中书法的笔势大约有130种。其中很多是重复的,可以大幅度压缩。常用的笔势只有几十个。整理笔势既要全面,又要简约实用。举个例子,元代李溥光《雪庵字要》说,“'铁柱’一努却化三:'垂针、象笏、曲尺’端。”这个“曲尺”就是复合笔势。

  所谓曲尺,就是画直角常用的工具。冯武《书法正传》有个图,曲尺就是横竖两笔的结合。图旁有说明:“用于'自、目’等字。”

 

  问题在于,横笔有三条走势:覆横仰;竖笔也有三条:努纵裹。曲尺如果是纵横所组成,那理论上还有其他各种可能性,如横加努、横加裹、覆加纵、覆加裹……等等。这样一个笔势就变成了一大堆,问题立即复杂起来了。我的意见是,拿古人已经有的一个笔势作为基准,如曲尺势,古人以纵横两笔为标准,那所有其他延伸出来的,又称之为曲尺化势。这就是简约的原则,力避繁琐。

  二、小圈不计。

  前面已经反复多次讲过了。看这两个“有”字,都是颜真卿写的,左边是他早期的作品《多宝塔碑》,横竖的转角很方正,用了明节点。晚年变法,右面的是晚年的《麻姑仙坛记》,用篆书方法写真书。虽然方向还是6-8,但角位往往出现了圆角。晚年这条线算不算早年折线的化势呢?不算。因为方向路线都相同,所不同的只是节点的处理。把本来明节点的折线,改成了暗节点的弧线而已。我们看复合笔势,如果只是节点有明暗不同,这仅仅是小圈有所区别,跟大圈方向路线无关。所以不把它看作是另外一种笔势,或者是一个新的化势。

 

  又如飞带势,两撇一捺。第二撇转角处究竟是方角明节点呢,还是圆角暗节点呢?这个问题也是小圈的节点处理,不影响大圈两撇一捺。所以不把它看成两个笔势,或者一个是另一个的化势。

  2.3同类合并

  这三个复合笔势,都是由勒、裹和趯这三个单一笔势组成的。在古籍中,左面这一个有人叫它钩裹势。用于“均、旬、勿”这些字。中间这一个称为“狮口”,用于“刀、鸟、马”等字。右边这一个称为“节”,用于“即”等字中。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够,所以会有这种同样的走势分成三个笔势的事性发生。我们现在整理古代典籍,这三个当然应该合并起来。我建议,以中间这个为标准,称为“狮口”。

  简言之

  张旭提出“五势”,以完备笔势系统。

  “八法”是单一笔势,“五势”是复合笔势。

  整理古代复合笔势,应该简单实用。

  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我们接下来看看“五势”是怎么回事。

  3.钩裹势和钩努势

  钩和勾两个字意思差不多,我现在统一用“钩”。《说文解字》的解释都是“曲也”,指弯曲的东西。还有钩努势,有些版本写为“弩”。我统一用“努”。

  记载钩裹势和钩努势这两个笔势的古籍很多。早期的版本有三个,都见于宋代文集。唐人张怀瓘的《玉堂禁经》收入宋代朱长文《墨池编》中,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玉堂禁经》可能是宋人的抄本。宋代陈思《书苑菁华》收录《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以及《翰林传授隐术》,这两篇的作者不详。后来元明清也有讲到这两个笔势的著作,如《翰林要诀》、《法书通释》以及《大字结构八十四法》等等。可惜的是看起来质量很丰富,但没有两篇文章讲法是一致的,你听谁的好呢!

 

  最重要的当然是《玉堂禁经》,它的记载是这样的:“'门’,一曰钩裹势,须圆而憿锋,'罔、闵’二字用之。”憿(jǐ,快速)。那你马上就会发现,第一个“门”字当作笔势形态是错的。这是一个完整的字,不是一个笔势,一个招式。如果它是笔势,那最后的“罔”这中没有“门”。还有这个“锋”,“”汉代碑刻中经常写为“激”,“九用”中没有这一抬,不知道它是哪一路的功夫。

 

  我们拿《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和《玉堂禁经》对照一下。刚刚讲“锋”,这里写作“激锋”。《翰林密论》说,这样写,写出来的应该是钩努法,不是钩裹势。它所举的笔势也不是“门”字,而是横竖趯。

  第二个钩努势,《玉堂禁经》说“须圆角而趯”;《汉翰林密论》差不多,它有一个口诀:“圆角趯法作努法”,而且它说写出来的应该是钩裹法,不是钩努势。《玉堂禁经》举“刀”字为钩努势的形状,《翰林密论》所举“刀”字没一撇,横裹趯,而且这是钩裹法。这两篇文章说到同一种笔法写出来的笔势名称,正好相反。这一来就麻烦了,唐代经籍传布靠手抄,手抄往往有这种谬误,到底哪一个人抄错了呢?

  魏晋以前使用竹简,竹简写好就要编起来,有时候难免会次序搞乱,前后颠倒,这种情况叫“错简”。后代抄书,弄乱了次序也称之为“错简”。很显然,从“五势”几种版本情况来看,就是发生了错简情况。竖笔的笔势虽然有三种,“努”是主要的一笔,这是永字八法所规定,并且说“直则无力”。所以,钩努势应该包括一个“努”,在这一点上,《翰林密论》比较令人信服。《玉堂禁经》举“门”为笔势形状,并且说“罔、闵”两个字用到这个笔势。这三个字共有的笔势就是钩努势。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说“勾努:勒努”,我很赞成。

  那钩裹势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呢?竖笔右边是“裹”,和“努”相对。既然我们确定在左边是钩努势,那右边这个就是钩裹势了。历代很多著作都是这样写的,这个想法很自然。但问题在于,这和“狮口”重复了。

 

  我们来看看《玉堂禁经》所举的例子,笔势形状为“刀”,又说“均、匀、旬、勿”用之。他们共同的笔势,就是这个“狮口”。但这里边有点问题,狮口可以用于“鸟、马”等字,从来没有人说钩裹势也可以。所有著作所举的钩裹势的字例,都比狮口多一撇。

如明代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举了四个例子:“勾裹:甸句勾勺,勾裹之字,不宜用努,若用努,字最难饱满。”“勺、匀、旬、勿”这些字,都有一个“勹”(bāo)。《说文解字》说:“勹,裹也。”我想钩裹势的名字可能由此而来,就是“包裹”。所以把钩裹势形状定为比狮口多一撇的“勹”,是合理的。具体的考证这里就不说了。

 

  简言之:我把各家的叙述综合起来,尤其是宋代三篇著作,得出钩裹势应该是这样的:

  一曰钩裹势。

  口诀云:“圆而蹲锋,待筋骨而成,要如武人屈臂。”右军云:“回角不用峻及有棱”是也。

  “均、匀、旬、勿”等字用之。

 

  中间这句口诀,来自《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我根据《翰林传授隐术》,改了一两个字。笔势的形状就是这个“”。所谓“要如武人屈臂”,大约就是这个样子。现在不是有健美先生的比赛吗?应该就是这个动作。

  简言之:至于第二个笔势,钩努势,综合各家的论述是这样:

   二曰钩努势。

  口诀云:“圆角锋作努法,势未尽而趯之。”

  “罔、闵”二字用之。

  注意“圆角)锋作努法”,是先有角然后行笔写“努”。节点有方角圆角,方用折,圆用转,踆锋就是圆角。至于,我以前讲过,《集韵》说就是快速,或者是“盗行”,走起路来一左一右。笔势的形状就是勒努趯。

  现在我们有了比较,完整的定义,这些话来自三篇宋代的文章。我只是综合起来,很愿意和学术界的朋友继续探讨。

  4.用法和化势

  今天讲的笔势怎么用的,有没有化势呢?下节课讲。

  “五势”是一个难点,历代论述很混乱。但它又是张旭系统的重点,所以多花一点时间整理一下,会有好处的。谢谢!

  本节要点:

  什么是“五势”。钩裹势、钩努势、衮笔势、竖笔势、奋笔势

  整理历代复合笔势的原则。简单实用、小圈不计、同类合并。

  钩裹势和钩努势的考证。

  复习思考:

  所谓“识势”,就是要认识一个字中的笔势。“勺”字由什么笔势所组成?(钩裹势)

  “刁”字,又是什么笔势所组成?(狮口势钩努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