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棋书画别称述要

 杏坛归客 2016-09-01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唐·王维)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宋·赵师秀)
“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宋·陆游)
“春风开一树,山人画一枝。”(清·袁枚)

弹琴,下棋,写字,绘画,旧时文人引以为风雅,今人则常指多才多艺。古人早有“辩才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的记载(唐·何延文《兰亭记》)。同时,“琴棋书画”一语也指琴类、棋类、书法、图画四类文化娱乐物品。无名氏的元曲《玩江亭》第二折有“你看那前堂后阁,东廊西舍,走马门楼,琴棋书画”的句子。《镜花缘》七十三回也说:“除琴棋书画其余说得丝毫不错,那才算好记性。”
如果说对联、灯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学牡丹开”的苔花,那么琴棋书画实在是国粹之中引人注目的“洋洋大观”了。因此,闲话琴棋书画的别称,或许于大家茶余饭后的生活有补的。

琴   类
古代乐器一般分为管乐和弦乐两大类。管乐多用竹子制作,弦乐则多用丝弦和容易产生共鸣的木材制作。因此,所有的管弦乐器古代合称为“丝竹”和“管弦”等。其中,“管”和“竹”指箫、笛、笙等乐器,而弦则泛指琴瑟等乐器。明代李贽《哭怀林》诗:“交情生死天来大,丝竹安能写此中。”友情不仅溢于言表,且用“前语言”的音乐也无法表达。刘禹锡《陋室铭》说他那“唯吾德馨”的陋室“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似乎对于官署厅堂之上的歌舞音乐不感兴趣,可他自己却又“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非是说自己借丝竹抒情端的比别人五音不全或噪音聒耳的演奏有味得多。
同时,“丝竹”后来又引申为古代音乐的代称。
因为竹子通称为“篁”,所以丝竹又称为“丝篁”。古人亦用“桐”指琴瑟之类的乐器,因此“桐竹”也是管弦乐器的统称。诗鬼李贺《公莫舞歌》:“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用语用意皆为诡奇。
如同古代的敲击乐器有“编钟”“编罄”;古代也有“编管乐器”,即把笛笙竽箫统配成乐,取名叫“比竹”。取“朋比”“排比”之意。《庄子·齐物论》:“人籁则比竹是已。”(‘籁”也是古代的管乐器,一说即排箫。)人籁即人吹箫时所发出的音响。庄周老先生认为“人籁”就是管乐器罢了。
古代的琴多用桐木制成,装的是丝质琴弦,因此琴又名曰“丝桐”、“桐君”。魏国“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的王粲在其名作《七哀诗》中说:“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扶琴,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在极度动乱的时代漩涡中,王粲把主观感情渲泻于琴音之中,发出“羁旋无终极”的哀叹。宋代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人生亦何须,有酒与桐君。”据汉桓谭《新论》:“神农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所以琴又有“弦桐”一称。《文选·谢庄<月赋>》:“于是弦桐练响,音容迭和。”“迭”,此为整齐之意。
用平凡木材做的琴叫“凡桐”,宋代苏辙有诗曰:“久厌凡桐不复弹,偶然寻绎尚能存。”“寻绎”意为追思。“此情可待成追忆”,虽然久不弹琴,但追思以往,仍然记忆犹新,正是“剪不断,理还乱”之谓也。
东汉蔡邕见吴人燃桐木做饭,听到“爨下”(音窜)即灶底下桐木噼噼啪啪的爆裂声,知为良木,于是用来造琴,果然音色优美,只是从爨下抽出桐木时已有部分烧焦,后来用于琴尾,因此名之曰“焦尾琴”,是古代名琴之一。因为造琴的材料取于爨下之剩余,后人便以“爨下余”代称琴,又称“爨下薪”“爨下残”。韩愈《题木居士》诗中说:“遇赏还问爨下余”,指知音或欣赏者不易遇到。据此,“焦桐”也就成了优质琴的代称。宋代胡宿《长卿》诗:“已托焦桐传密意,更因残扎寄遗忠。”
古琴拨弦则鸣,故曰“鸣琴”“鸣丝”“鸣桐”。晋代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用夜抚鸣琴,惠音清且悲。”
因古琴上有琴柱,古代也用“危柱”代称琴。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诗:“殷勤诉危柱,慷慨命促管。”
古琴琴面上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志称徽。故称“流徽”为琴音,后用以代琴。南朝梁张率《相逢行》:“堂上抚流徽,雷罇朝夕施。”“雷罇”即刻画着云雷形图案的酒器。饮酒并弹琴,优哉悠哉。
五弦古琴相传为大舜皇帝所发明,于是后人称其为“舜琴”。南朝沈约《梁稗舞歌》:“舜琴中已绝,尧衣今复垂。”
古人认为峄山南坡即峄山之阳所产的桐木为造古琴的上等木材,因此将精美的琴叫做“峄阳”“峄阳友”“峄阳琴”。《事物绀珠》:“李建勋称琴为峄阳友。”元代汤武《一枝花》套曲:“拨刺着峄阳琴,一帘风雨飕飕。”
用美玉作装饰的琴瑟有三个别称,一日“瑶瑟”,二日“瑶琴”,三日“琴琅玕”。“瑶”泛指美玉,所以“瑶瑟”泛指精美贵重的乐器。鲁迅1933年误信丁玲遇难,作《悼丁君》,中有“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字样,说瑶瑟上落满尘土,无人弹奏,再也见不到风华正茂的丁玲女士了。明代邝露亦有“何人抚瑶瑟,离恨满湘川”的诗句。王昌龄诗:“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另外,瑟还有一个别名叫“文鹄”,宋代的佚名《致虚杀俎》:“瑟曰文鹊,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钟曰华由,磬曰洗车,皆仙乐也。”与之相关的一个别称叫“柔木”,原意为柔韧之木,多指可制造琴瑟的椅(木名,又称山桐子、水冬瓜)、桐、梓(木质轻而易割的落叶树)、漆(其汁可为涂料的落叶乔木)等木,后用作指代琴瑟。晋代陆机《七徵》:“激长歌于丹唇,发铿锵乎柔木。”即以“柔木”代琴瑟。
琴还有一个代称叫“绿绮”,西晋傅玄《琴赋序》记载,齐桓公有鸣琴曰号钟,楚庄王有鸣琴曰绕梁,司马相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都是著名乐器。后来绿绮就成了琴的代称。李白诗云:“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一片相思木,声含古塞秋。琵琶是谁制,长拨别离愁?”“琵琶”初名“枇杷”,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传入我国。后经改造,圆体修颈,有四弦,十二柱。据说秦末,百姓修长城苦不堪言,曾弹奏琵琶消愁解乏,因此琵琶俗称“秦汉子”。一说琵琶就是“胡琴”,实际上胡琴泛指来自北方和西北各族的拨弦乐器,有时指琵琶,有时指忽雷等。唐代岑参的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说明有时胡琴与琵琶并非一回事。
因琵琶有四根弦,又称“四弦”,南朝梁代简文帝《生别离》诗:“别离四弦声,相思双笛引。”琵琶下部椭圆,又叫“圆腹”。琵琶上用檀木做的架弦的格子叫“檀槽”,后来也成了琵琶的代称。元代秦简夫《东堂志》第一折:“只思量倚檀槽听唱一曲桂枝香,你少不得撇摇槌学打几句莲花落。”
相传琵琶是汉代遣乌孙公主往昆弥时,为她特制的乐器,在马上使用,从方言而取名琵琶,而“鼙婆”与琵琶音似,也成了琵琶的别称,也有作“稗(音丙)婆”的。元代杨维桢有《鼙婆引》诗,其中有“梅卿马上弹鼙婆”的诗句。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浑不似》:“琵琶古名枇杷,又名鼙婆,昭君常因琵琶坏,令胡人改,为之而小。昭君笑曰:‘浑不似’后讹为‘胡拨四’,又讹为‘虎拍思’,又讹为‘琥珀思’,纷纷聚议。其实仅琵琶一物也。”又一作“浑不是”,于是琵琶一下子又添了五个别称。
琵琶还有一个称呼叫“绕殿雷”,言声响绕殿。明代陈继儒《珍珠船》卷一:“冯道之子能弹琵琶,以皮为弦,世宗会弹,深善之,因号琵琶为绕殿雷。”听过“杀机四起”的琵琶曲《十面埋伏》者,当知“绕殿雷”一称绝非过誉。
“杳妙和云绝,依微向水沉。”这是唐代张祜写箫的诗句,说箫声时而轻柔悠扬,就像袅袅的轻雾伴随着高空的淡云向远远的地方飘散开去,渐渐消失在空中;时而低徐幽婉,犹如激风融入水中,沉入水底。描写细腻逼真而传神。
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乐器的箫,亦称 “石弦”,唐代的冯贽《南部烟花江·乐器名》说:“箫,一名石弦”。同时又称“紫玉”“紫佩”“凤箫”。古代人多截紫竹为箫笛,因以紫玉为箫笛的代称,清人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词:“一任紫玉无情夜风吹裂”。《风俗通·声音》:“舜作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其形参差,像凤之翼。‘九’’在这里既通“久”,又泛指多,意为大舜皇帝作箫韶古乐,很久才得以完成,完成时凤凰飞来,翩翩起舞,仪态优美,凤凰起舞的形状不同,而吹奏的箫形状如同凤凰的翅膀。于是后人就称箫为“凤箫”即“排箫”。“凤律”原意为音律,因《吕氏春秋·古乐》载“凤凰之鸣”雄鸣为六,雌鸣为六,与“排”相近,因此,“凤箫”又名为“凤律”。单管直吹,正面五孔,背面一孔的箫为“洞箫”,苏东坡《前赤壁赋》:“客中有吹洞箫者,其声呜呜然。”
“凤管”或曰是“笙箫合称”,或曰是笙的别称。《洞冥记》中记载,汉武帝刘彻“见双白鹄集台之上,倏忽变为二神女舞于台,握风管之箫。”如此看来,“凤管”作为笙箫或笙箫类的合称较为确切。因为笙管之类的乐器多用若干根竹管和一根吹气管制成,故笙管类乐器又叫“一束”。唐代薛能《赠欢娘》诗云:“一束龙吟细竹枝,青娥擎在手中吹。”
笛子的别称有“象管”“横笛”“横竹”等。“象管”语出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翁一日自品象管,作数声,真有驻云落木之意,要非人间之曲也。”“要”即“要妙”,精深微妙,即美好的样子。“横笛”古称“横吹”,今称“七孔笛”。唐代张巡诗:“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吟。”笛以竹制而横吹,故此李贺又有“高楼夜静吹横竹”的诗句。 “一声清长响彻天,山猿啼月涧落泉”,竹笛的清脆悠扬,从别称亦可见一斑。九孔笛古称“九漏”,后泛指笛子。元代诗人张宪有“静携九漏月中吹”的句子。“风笛”是笛子的美称,亦指笛子所奏的乐曲。唐代卢照邻《赠许左丞以驾万年宫》诗:“黄山闻风笛,清跸侍龙媒。”“清跸”指帝王的车辇,“龙媒”则指骏马。
古代以玉管为笛,于是“玉”即指玉制的乐器,又指笛子。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马上弹筝,车中奏玉。”“玉笛”“玉骨”“玉龙”的美称随“玉”而来,在古典诗词中也多有所见。辛弃疾《临江仙·醉宿崇福寺》词:“莫向空山吹玉笛,壮怀酒醒心惊。”元代张雨《猿臂笛》诗:“三峡家山已隔生,一枝玉骨尚堪横。”元代张翥《孤鸾·题钱舜举仙女梅下吹笛图》词:“用抬玉龙自品,爱冰姿与花争。”这位张翥大概对笛子格外感兴趣,又有一首《铁笛为孟天玮赋》诗曰:“爱此轻圆铁铸成,何须楚竹选孤生。”本来,笛子轻而圆,而孟氏却铸铁笛横吹,得到了张翥的称道。“轻圆”此后也成了笛子的代称。“孤竹”正是“孤生”“楚竹”之谓,言笛子为独管。
笛子还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茵于”。据《志奇》一书载:“绿珠为梁伯女,伯至山,闻吹笛声,忽空中诗云:‘汝归,命女呼我名曰茵于,我当至矣’。”——“茵于”在此是“笛声”。“回家后,梁伯把这一切告诉了女儿绿珠,绿珠听从了父亲的话,对天呼唤‘茵于’,果然得十五曲,因名笛曰茵于。”
如前所述,笙又别名曰“采庸”,“庸”字通“颂”,意为置于西方之磬。《周礼·春官》:“击颂磬笙磬”。可见“采庸”一称语出有因。“笙”还有一称曰“风笙”。据《世本》说:笙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所以后人亦称笙为“凤笙”。宋代著名词人张先词云:“凤笙何处高楼月,幽然凭谁说。”
笙还有一名曰“参差”,因笙管长短不齐得名。《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一说“参差”即排箫。
筝有一美称曰“冰弦玉柱”,洪升《长生殿》有“冰弦玉柱声嘹亮”的诗句。鲁迅先生《赠人二首》诗云:“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对弹筝的描写可谓细致入微。

棋   类
棋类在我国主要是指中国象棋和围棋两种。
中国象棋,原来是六黑六白的用象牙做的棋子,宋代司马光还有一部《古局象棋图》,皆与今之象棋不同。现今通行的象棋,相传为宋代牛僧儒所制,刻骨木或牙骨为棋子三十二枚,红黑各半,两人对奕。一方以帅统士、相及车马炮各二,卒五,一方以将统士、象及车马炮各二,兵五。双方轮流行棋至将(帅)死为止。宋代刘克庄曾用《象奕一首呈叶潜仲》诗记载叙述象棋各子的奕法特点和战略战术。明清两代名家辈出,有大量棋谱刊印。宋代词人蔡伸也有“缕牙棋子缕金圆,象盘雅戏,相对小窗前”的记载。
象棋称为“象奕”,是南宋间的事,文天祥《文山全集》记载:“象奕各有等级”,可见当时对棋手已有衡定标准。
象棋的一个比较有趣的名称叫“桔中戏”。据牛僧儒《玄怪录·巴邛人》载:古时候有一巴邛(音穷)人家的桔子园中,经霜后有两个桔子大如能盛三斗的大罐子。剖开之后,有两个老叟相对嬉戏,谈笑自若。其中一个还说“桔中之乐不减商山”,商山是传说中高人隐士隐居之地。后人于是称象棋为“桔中戏”。上文说到的刘克庄《象奕一首呈叶潜仲》记载:“小艺无难精,上智有未解。君看桔中戏,妙不出局外。”又由此称善奕者为“桔中叟”,吴梅《题天香石砚室棋谱》:“我欲去寻桔中叟,力学三年便国手。”亦可见名师必有高徒。自然,奕棋之乐趣又被称为“桔中乐”。
围棋的起源可上溯至远古,最具代表性的说法见于《史记》:“尧造围棋,丹朱善之。”丹朱是尧的儿子。现代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美国百科全书》等,分别提出了明确的年代,认为围棋产生于公元前2356年和前2300年,其实不过是依据“黄帝纪年”推算至帝尧时期罢了。毋庸讳言,围棋并非一人或一时之力所能造出,然而尧舜时期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知识已有积累,绘画、舞蹈、音乐等艺术均已产生,政治和军事活动也逐渐频繁,已经具备了产生围棋的条件。从棋具考察,围棋不像象棋子有明显的等级差别,也证明它产生于奴隶社会之前。因此,古代传说和社会进化现象的一致性表明,围棋产生于距今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
围棋和围棋子又称为“黑白”或“白黑”。因棋子颜色故名。唐代张乔《咏棋子赠奕僧》:“黑白谁能用人玄,千回生死体方圆。”宋代王安石《棋》诗曰:“战罢两奁收白黑,一枰何处有方成。”都描绘了下棋引人人胜的魅力。
围棋子又叫“玉子”、“玉沙”“冷玉”,以玉的光滑作比。唐代杜牧《送国棋王逢》诗:“玉子纹楸(音秋)一路绕,最宜檐雨竹箫箫。”“纹楸”或“文楸”即围棋的盘。“玉沙”原意指星斗,因围棋子与星星不无相似之处——如“三连星”等,因此又喻称棋子。唐代王建《夜看美人宫棋》诗:“巡拾玉沙天汉晓,犹残织女两三星。”
“冷玉”指普通的围棋子。《镜花缘》七十二回:“燕紫琼同易紫菱对著,手抬冷玉,息气凝神。”而“冷暖玉”则是传说中冬温夏冷的玉棋子,据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唐代大中年间,日本国王子来朝向大唐进贡,因王子善围棋,中国皇帝找对手与之手谈,王子说本国之东三万里有集真岛,岛上有凝霞台,台上有手谈池,池中出玉棋子,自然黑白分明,冬温夏冷,叫做“冷暖玉”,说着取出玉棋子。虽为传说,也可以看出日本奕棋历史之久。
“一路绕”因弯弯曲曲的棋形而得名。在檐雨阵阵、竹叶箫箫之际奕棋,是最叫人心驰神往的事儿。宋人向子湮《减字木兰花》词说:“画戟森间,玉子纹楸手共谈。”因此,围棋又有一个别称叫“手谈”。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对局当中,手成了对谈的工具,不难理解。而以坐为隐应当是表现下棋时的忘我和入迷状态,中国古代隐士有山隐、水隐、渔隐、酒隐、睡隐等,独有这“坐隐”非同寻常,几乎是把自己也化作黑白子了。
围棋盘除了上述“纹楸”之外,还有“奕楸”“揪枰”“木野狐”“棋局”“方亭侯”诸称。
“楸”原为质地细密的落叶乔木,古时多用楸木作棋盘,因此用来指代棋盘。唐代李洞《对棋》诗:“侧楸敲醒睡,片石夹吟诗。”“枰”(音平),也是树木名,后代指棋盘。宋代欧阳修《新开棋轩呈元珍表臣》:“独收万虑心,于此一枰晫。”极言下围棋的全神贯注的状态。所以“奕楸”“楸枰”都成了棋盘的代称。
“木野狐”一称貌似贬称,却又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围棋迷人的魅力。宋代朱稶《萍州可谈》:“奕者多废事,不讫贵贱嗜之,率皆失业。故人目棋枰为木野狐,言其媚惑人如狐也。”弄得“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人们置专业而不顾,可见这妖媚的狐仙魔力之大。“棋局”一称既是指棋盘,又是指下棋。前者如杜甫《江村》诗:“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后者如《后汉书·张衡传》:“奕秋(人名)以棋局取誉……。”
“方亭侯”是拟人化的戏称,因为棋盘是由许多方格组成而得名。宋代陶谷《清异录》载:“明皇因对宁王问:‘卿近日棋神威力何如?’王奏:‘臣凭陛下圣神,庶或可取。’上喜,呼将方亭侯来。二宫人以玉局进,遂与王对手。”
下围棋则有“敲枰”“数棋”“棋战”诸代称。下棋时踌躇凝思,反复推敲,故称下棋为“敲枰”。米芾《送王涣之彦舟》诗:“神武乐育天下造,不使敲枰使传道。”“数”有计算意,正是下围棋的必由之路。《晋书·祖逖传》便有“禹惜寸阴,不闻数棋”的嘉许。“棋战”与“奕棋”“行棋”,都是下棋的别称。陆放翁《识喜》云:“僧招决棋战,客让主诗盟。”
棋局有一美称曰“玉局”。李商隐《灯》诗:“锦囊名画掩,玉局败棋收。”
棋人中水平高者有“国手”一称,唐代裴说《棋》诗:“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后来推广为一国之中某项技艺最为出众的人,不再是下棋者的专称。如傅专《感怀》:“拯乱几曾逢国手,嫉余早分到蛾眉。”此时,“国手”指的已是有作为的政治家了。  
据《抱朴子》云:“善围棋之无敌者,则谓之棋圣。”据宋马永易《事宾录》载:“晋阮兰为开封令,县侧有劫贼,外白甚急救,兰方围棋,长啸吏曰‘劫急’。兰曰:‘局上有劫,亦甚急。’其乐如是。”《语林》曰:“王中郎围棋为坐隐,或为之手谈,又谓棋圣。”“劫”字一语双关,既可指盗贼,又是围棋用语,黑白双方往复提吃对方一子称为劫,为棋盘上的“劫”而置县侧的“劫”于不顾,其入迷程度早已不止手谈坐隐,废寝忘食,而是连本职甚至生死都置之脑后了,所以称之为“棋圣”,毫不过分。
宋明帝好围棋,专门设置了“围棋邑”,意为“围棋城”,并以建安人王休仁为围棋州都大中正职务。“州都”,原为州大中正别称。三国时魏国曹丕行九品大中正制,州置大中正,掌管地方选拔官吏事宜。可见这“围棋都大中正”官位并不低。而且还以“王谌、沈勃、庾珪之、王抗四人为小中正”,“褚思庄、傅楚之为清定坊问”。“清定”意为对官吏进行清理考核,以决定进退升降,是故“清定坊问”未尝不是围棋城中的专职官名,负责对棋士高下等级的判定。
尽管宋代官职极混乱,“居其官而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但是设置棋官本身便说明宋明帝时围棋已十分发达。

书   法
长波浮海岸,大点出嵩丘。”中国书法作为在线条轻重缓急的变化中展现美感的艺术,比俄国康定斯基的“热抽象”早了两千年,每每让西人叹为观止。从古至今,书法和与书法有关的别称也颇不少。
书法与绘画被后人合称为“字画”。苏东坡《东坡志林》卷八:“唐末五代,文章藻丽,字画随之。”《红楼梦》三十七回:“索性凑成十二个,就全了;也和人家的字画册页一样。”
因为文字能够表达人的心意,故称文字为“心画”。汉代扬雄《法言·问神》:“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言为心声,字如其人,人格自然“原形毕露”。
“墨作龙蛇纸上飞”。至于书写,有“挥翰”“挥毫”“染毫”“握管”“操管”“搦管”诸别称。
“翰”,原意为鸟羽,古用羽毛为笔,故以翰代称。明代李东阳《麓堂诗话》有“对客挥翰,敏捷无比”的句子。宋代王安石《送董伯懿归幸州》诗:“亦曾戏篇章,挥翰疾蒿矢”。“蒿矢”是箭的一种,因箭杆用禾秆刻成而得名。意即大笔一挥,疾如离弦之箭,风驰电掣。“挥毫”指运笔抒写。杜甫《酒中八仙歌》:“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作书绘画自然要以笔蘸墨,所以又称“染毫”。南齐谢赫《古画品录·顾骏之》:“天和气爽之日,方乃染毫”。“管”泛指细长的圆筒形物,在书法用语中指毛笔,所以作书又称“操管”“握管”“搦管”。如《宋书·谢灵运传》说他“援纸操管,会性通神。”“搦”(音懦)意为握、持。明代陈汝元《金莲记·弹丝》:“与朝云妹子同枝连气,原为中表之亲,搦管拈针,更得相知之雅。”
学习书法有一别称曰“临池”。据《晋书·卫恒传》载:“汉兴而有草书……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弘农”是古县名,治今河南灵宝北部。后就用“临池”指学书或作为书法的代称。杜甫也有“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的诗句。
“涂鸦”语出卢仝《示添丁》诗:“涂抹诗书如老鸦”,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书写,亦作自谦之辞。《镜花缘》第二十二回:“晚生尚稍通文墨,今得幸遇当代鸿儒,尚欲勉强涂鸦,以求指教,岂肯自暴自弃!”
书法墨迹的别称有“云章”“墨宝”“芳墨”诸称。“云章”语出《诗·大雅·械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倬”(音桌),广大貌,“云汉”指银汉,“章”指花纹,意为云汉为天的花纹,后因称笔迹为云章。苏轼《谢赐燕并御书进诗》:“人间一日传万国,喜见云章第一篇。
“墨迹”指书法真迹,是故“墨宝”指珍贵的书法真迹。宋代罗点《闻见录》:“《墓田贴》,王羲之临钟繇书,南唐墨宝堂名也。”堂名“墨宝”,意谓所藏皆为名人真迹中可宝的珍品。同时,墨宝也是尊称别人写的字或画的画,如“敬求墨宝”。
尊称他人手笔称为“芳翰”或“芳墨”,唐玄宗《登蒲州逍遥楼》诗:“一贤遗芳翰,千载肃如神。”可见墨迹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之强。
“对客挥毫惊四座”,“数行草圣妙如神”。对于书法的上品、精品,古今亦称“妙墨”“妙翰”“逸品”“神晶”等。“妙墨”“妙翰”指佳妙的书法作品。宋代朱熹《仙洲新亭》诗:“共说新亭好,真堪妙墨留。”据宋朝张误《云谷杂记·黄庭经》载:“晋有道士好《黄庭》之术,专意书尔,尝求于人。闻王右军精于草隶而性复爱白鹅,遂以数头赠之,得其妙翰。”《黄庭》即道家经典著作《黄庭经》。晋代这位道土为了道教大业不惜投王右军所好,精神确实感人至深。
对精妙非常、超凡脱俗的艺术珍品,前人还有“逸品”“神品”之称。明代何良骏《四友斋丛说·画一》:“世之评画者,立三品之目:一日神品,二日妙品,三日能品。又有立逸品之目于神品之上者。”
书画同源而一家,故评论书法亦有“神品”说。明代陶宗仪《辍耕录·叙画》:“气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明代杨慎评王昌龄《从军行》说:“此诗可入神品”。
对于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人称“方家”。在书法界更有此称,常用于书画题款。对于书画家也称为“法家”,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李远》说李远等“各有赋诗,后来颇为法家所短。”
造诣最高的书法家称为“书圣”。清代叶廷璃《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词仙兼擅书圣,喜补墨林绿。”《梁书·王志传》亦有齐国将军徐希秀说王志是“书圣”的记载。
书法作品的赝品或伪造物又称“楚凤”。《尹文子·大道上》载:传说楚人有以山鸡为凤凰者,准备献给楚王,过了一夜,山鸡死了,国人便误认为真凤凰死了。唐代张彦远《法书事实》之三载李嗣真《书晶后》:“虽古迹昭然,永不觉悟,而执燕石以为宝,玩楚凤而称珍,不亦谬哉。”“燕石”是燕山产的类似于玉的石头。意为有些人执迷不悟,真伪莫辨,误将楚凤当作了奇珍。

绘   画
“画图恰似归家梦,竿里河山寸许长。”辛稼轩一语道破了绘画以少胜多的奥妙,比喻之恰切,令人称奇。“画图”二字不仅指画幅,后来也多用作比喻,如赵树理的小说,构成了一幅幅农村生活的画图。画成的画,俗语又称为“画儿”。
画雅称“无声诗”。古人认为画虽不能吟哦,但有诗意。故称为无声诗。苏东坡《和文与可洋川园池·溪光亭》:“溪光自古无入画,凭仗新诗与写成。”宋代施天元注《古诗话》:“诗人以画为无声诗,诗为有声画。”据《四库全书总目·艺术类存目》载:清代姜绍书著有《无声诗史》,录明代及清初画家小传。
壁画有一别称曰“平画”,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杂画》:“冯清,陕部阌乡人,善画橐施,兼工平画。”“橐施”即骆驼。
中国画又简称为国画,指我国传统的绘画。中国画中的花果草木禽鸟画又称为“写生”,古代将万物称为“横生”,人称为“纵生”,所以直接以实物或风景为对象进行描绘和作画的方式叫写生。清代赵翼《题肃本淳化帖》诗:“譬如画家写生法,须见美人描翠娥。”后引申为以写生手法所制作的画。柯岩《最美的画册》诗:“一个接一个地交出了写生,一次又一次我惊奇地眨着眼睛。”
人像画又叫“画像”。《宋史·苏轼传》:“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说明苏东坡在杭州民众中是颇有威望的。
以美女为题材的中国画又名“士女”。苏轼《题〈张子野诗集〉后》:“昔周昉画人物皆入神品,而世俗但知有周昉士女,皆所谓‘未见好德如好画者’欤!”周昉是著名的唐代画家,除擅长士女外,还擅作佛道宗教画。苏东坡认为周昉笔下的所有人物皆非同凡响,世俗之人误以为他只会画士女,以偏盖全了。其实“士女”和“仕女”通,另一个意思就是封建社会中的贵族妇女,因此,“仕女”“仕女画”“仕女图”都是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图画。张光《中国美术史》:“唐寅能诗工画,既画人物、仕女,也画山水、花鸟。”
“肖像”亦作“肖象”,在绘画中指人像。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古传画家众体,各有师法,而肖像无法专门,亦未有勒成一书者,真可谓我艺林之缺事也。”
肖像画还称“真容”“写真”“写照”“传真”等。
叶圣陶《苦辛》:“可是对于最亲近的几家亲戚,我们仍去拜年,因为父亲说‘那几家的祖先的真容,总得去拜一拜。”这里的“真容”,指的是祖先的画像。
“写真”和“写照”相同,都是指肖像画。宋代王安石《胡笳十八拍》之八:“死生难有却回身,不忍重看旧写真。”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间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顾长康即顾恺之,东晋著名画家。他认为四肢的美丑,本来和神妙之处无关,画人物要传神,全在眼睛之中。“传神”即“传真”,肖像画的传统名称。宋代张师正《括异志·许偏头》:“成都府画师许偏头者,忘其名,善传神,开画肆于观街。一日,有贫人,敝衣憔悴,约四十许,负布囊,诣许求传神。”“观”(音冠),台榭,此指许偏头的画肆所在地。贫人亦可“诣”即登门造访要求画像,可见许偏头“联系群众”之紧密。
画像上的题词别称“像赞”,原指为人像或人的相貌所作的赞美之辞。清代李渔《奈何天·虑婚》:“近来有个作孽的文人,替我起个混名,叫‘阙不全’,又替我做了一篇像赞,虽然刻毒,却也说的不差。”“阙”即“缺”,“阙不全”意思近乎今人所说的“差把火”“半熟”“缺心眼儿”。
对于作画者,因层次高下更有不同的称谓。绘画的工人叫“画工”“丹青师傅”“丹青手”。“丹青”的“丹”指朱砂,“青”指石青,二者都是我国古代绘画时常用的颜色。因此代称绘画艺术为丹青。冰心《寄小读者》中说:“银湾的奇丽,是诗人画工都不能描写得到的。”《西游记》第九十五回:“国王传旨,召丹青图下圣僧四众喜容,供养在华夷楼上。”
绘画的工匠可称为“画匠”或“画师”,“画师”也是画家的别称。鲁迅先生的七言绝句《赠画师》就是把“愿乞画师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的希望和祝愿赠给了日本画家望月玉成。宋代梅尧臣《看山寄宋中道》诗:“安得老画师,写寄幽怀客。”
“画手”指绘画能手、画家。清代陆时化《书画说铃》五:“国朝画手如王泰常王廉州……较之宋元大家有过之无不及。”鲁迅也曾称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是“伟大的画手”(《论第三种人》)。
“画家”是指擅长绘画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学会之后,总要胸中有了丘壑,要画什么,就是什么,才能称得画家。”
“哲匠”,指在某些方面造诣很深的人,常指画家或文人。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图画之妙,爱自秦汉,可得而记,降于魏晋,代不乏贤,洎乎南北,哲匠间出。”“洎”(音季)是“到”的意思,张彦远基本勾勒了中国画的兴起与发展。
对于精美的绘画亦称曰“妙染”。孔尚任《桃花扇·寄扇》:“扇头妙染,怎不赏鉴。”与之相连,则作画又称作“挥染”。宋代张世南《优宦江闻》卷六:“每人定观,率意挥染,皆其真容,非世间相。”
成卷的轴形的画叫“画卷”。明代陶宗仪《辍耕录·隐趣》:“弄笔窗间,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
画卷又称“行看子”,意为可以边看边走。宋朝楼钥《题高丽行看子》诗序:“高丽贾人,有以韩干马十二匹质于乡人者,题曰行看子。”诗中云:“装为横轴看且行,云是韩干非虚声。”韩干当是名马,这位朝鲜商人拿着画有好马的“行看子”与乡下人以物易物,而且画上的马栩栩如生。因此近人诗集,多以通卷为行看子。
画艺卓绝的画家可称为“画圣”,元代汤至《古今画鉴·唐画》:“吴道子笔法高妙,为百代画圣。”宋代马永易《事宾录》说:“北齐杨子华世祖时任直阁将军,常画马于壁间,蹄踏长鸣,如索水草声,图龙于素,舒卷之辄取云气萦集,帝重之,天下号为画圣。”能让人和物不仅“传神”而且“活画”,非画圣莫属也。

将琴棋书画相提并论较早见于唐代画家张彦远的《法书要录》。四者本质上确有相通之处,如在意境上表现为对深邃、空间、灵动、高远的追求,在手法上表现为对疏密、均衡、张弛、虚实的把握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