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26:躲闪技术

 举手投足柏拉图 2016-09-01

  这一节开始进入防守技术部分,防守技术有格挡、阻挡和躲闪三个大类,先讲躲闪。
  躲闪技术就是通过距离角度的调整,使对手的攻击无法接触到我方,从而达到防守的目的。躲闪技术最常用的有三种:后撤,后仰、侧闪、下潜。
  



后撤:

  后撤就是运用向后移动的步法整体拉开与对手的距离,比如后滑步、撤步、后赶步。对手所有的攻击均可以用后撤躲避。但要注意两点:
  一是后撤距离不要太远,只要对手不能触及我方即可,距离太远对手虽然打不到,但也失去了反击的距离。
  二是后撤到位时要保持重心偏向前腿,基本和格斗式的重心一致,不可太靠后,否则可能因此重心转换困难,无法进行下一步动作,虽然防守成功却使自己陷入被动。
  



后仰:

  后仰就是脚下不动,上身局部向后运动躲闪,主要针对对手对我头部的攻击,因直线攻击有一定纵深性,初学者很难准确判断对手攻击有效距离,所以建议用于躲闪横向型攻击,比如对手摆拳、平勾拳攻击我头部。

  注意后仰时上身不要过于后倒,如果对手凶猛前扑,攻击距离较长,可配合后撤步法进行躲闪,不能光靠加大后仰幅度来躲闪,那样即使躲开也会因身体重心严重偏移而无法进行下一步动作,从而陷入被动。
  后仰躲闪完成后可趁对手力量刚过的时候进行反击,如下图示范的后仰接前手翻背拳反击。

   



侧闪:

  侧闪是躲避对手直线攻击的方法,对手攻击我身体时可用侧滑步带动身体整体左右位移,攻击头部时可脚下不动,单纯以上身的左右晃动进行躲闪。躲闪后可以借对手直线攻击打空前冲的力量进行反击。(图中红点代表对手的攻击点)

易武网
侧闪要注意三点:

    一,侧闪时不要扭头,眼睛始终盯着对手。
  二,侧闪是左右侧向运动躲避对手攻击,所以在侧闪时就不要后仰或后退,经常能看到练习者因害怕对手打到自己,用的侧闪动作中又带后仰,这样就失去了侧闪的意义,也错失了良好的反击机会。
  三,侧闪尽量往对手攻击手臂的外侧躲闪,这样闪过对手攻击后自己处于对手的侧后方,这是视觉死角,对手出任何动作都很不方面,而我方可从这个角度展开压制性的打击。

  



下潜:

  下潜顾名思义就是身体向下潜伏躲闪对手的攻击,可以用于防守对头部的直线和横向攻击。下潜并不是身体直线上下,那样你躲开了第一拳却把自己送到了第二拳的枪口上。下潜的整个过程总结成八个字是:直线下潜,斜线上升。如图

易武网
下潜要注意三点:

    一,下潜到起立的整个过程中眼睛要盯住对手。
  二,下潜时不是用力下蹲,而是两腿一松身体直线下落,才能保证最快的下潜速度。
  三,与侧闪一样,下潜后起立从对手攻击手臂外侧起立,处于对手的侧后方,方便发动反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