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218排点3

 田牧 2016-09-01

218排点3

  7.四点横排

  汉字中的点排列,最多四点,没有五点,六点。否则真是太复杂了。而且四点只有横排。没有竖排。

  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四点的排列有几种情况?一是四点形状全部一样,这是相顺关系。第二种是彼此之间有相对关系。如三对一,三个向右,一点向左。或者两对两,两个跟两个相对,等等。第三类是四个点中出现了一个相背,结果看起来又不相顺、又不相对。四点排列主要就是这三种,相顺、相对和其中有一次相背。

  《玉堂禁经》还讲到了其他的情况,等一下我再解释。我现在先具体讨论这三种。

  7.1布棋

  四点相顺我已经给大家讲过了,这叫“布棋”。“布棋”其实就是相顺关系。《玉堂禁经》讲的是四点相顺。我把它扩大到三点相顺、两点相顺。凡是这样排列的,全部称之为“布棋”。  

  《玉堂禁经》有一节称之为“烈火异势”,介绍四个笔势。“布棋”是其中之一:“此名'布棋俗势’。凡拙不可为也。”他是反对“布棋”的,但是实际上“布棋”还是用的。这点我已经给大家解释过了。“布棋”通常很少用,但少用不等于不用。你看王羲之也会用到“布棋”。《乐毅论》中的“兼”字下四点就是“布棋”
  有没有四点全部用左侧点的呢?我没有找到例子。大多数人是右侧的,写右侧点比较自然。“布棋”我就这样简单地提一下。重点相顺你可以用,但不要多用。多用你就不是书法家,而是围棋手了。

  7.2三往一复势

  第二种,几个点相对,有一个名称叫做“三往一复势”。所谓“往复”的意思,就是相对。三个往右,一个回复过来往左。这样彼此就相对了。三往一复,三比一,三个向右,一个回复向左。《书法三昧》《书法通释》《汉溪书法通释》都记载了“三往一复势”。照此推理,如果一个往,三个复,就是一往三复势了。两个往,两个复,就是两往两复势。上次讲到开三点,其实就是一往两复。这样记忆比较容易。

 

  让我们来看看,王羲之《乐毅论》这个“亦”字。下四点就写了一个左侧点,三个右侧点。这就是一往三复势。王羲之作品中变化很多经常变换各种笔势。

  智永当然也会写一往三复势。在《千字文》中就有不少例子,如“谦、默”。你看这个“鸣”字,下四点也是一往三复势。注意这都是挫笔,这使我们想起“九用”讲挫笔。“挨锋捷进是也。下三点皆用之”。“九用”讲的用笔法,在王羲之系统中确实是反复出现的。

  说明: IMG_381

  《阴符经》有没有一往三复势呢?当然有。这个“廉”字下四点就是例子。而且后面的三个右侧点,角度还一点点变化。我希望今后大家读帖时,可以一眼望出这是什么笔势,那你临写就有把握了。
  7.3各自立势

  相顺,相对讲过了,还有一个相背关系。《汉溪书法通释》有一个“四点相背势”,就是讲相背关系的。照戈守智的说法,“两旁分八字相向,与中两点相背立势也”。画出来一看,其实就是两个八字形。这个笔势,戈守智又说:“亦名各自立势点”,就是还有一个名称。“各自立势”见于《玉堂禁经》:“此名'各自立势’,势则抵背潜衄。视之不见,考之则彰”。他说这是相背,其实就是用笔时笔心悄悄扭动的结果。表面上只看到形状,仔细一研究,就明白用笔的道理了。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智永《真草千字文》“蒸”字。第一点右侧点,第二点左侧点。这两点就是相背关系。后面两点用了两个右侧点。这样,我们叫它各自立势。

 

  《阴符经》中也有,如“尽”字,中间有四点。第一点右侧,第二点左侧,第三点又左侧,最后第四点又改回来用右侧。这四点没什么规律,各自立势。如果要深入讨论,第一第二两点是相背,第三第四是相对。四点的组合可以很多,但为了简单,凡是四点中出现有相背的情况,都归入各自立势。

  7.4联飞势

  接下来讲讲四点连写的情况。四点连写,就是把点画中的虚笔都写出来。这时候就不是用相顺,相对或相背来区分。《玉堂禁经》称之为“联飞势”,用群鸟飞翔来兼容。中间这种两向点,是不是很像一个飞翔的小鸟?最后一点顿笔收也是可以的。要注意,如果省了一点,叫“连波省点势”,是用波浪形容的,上一堂课讲过了。

  《玉堂禁经·烈火异势》说:“此名'联飞势’,似连绵相顾不绝。法以暗衄而微着,势以轻揭而潜趯。乃右军变于钟法而参诸行法,则《乐毅论》'燕’字,'无’字,时或用之,为后遵用,守而不替,至于今矣。”所谓飞,从笔法上说,就是衄笔心,换方向。他说这是王羲之用行书的用笔改造钟繇的笔法。举例就是《乐毅论》中有两个字,有时就用联飞势。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乐毅论》,“燕”字有三个,都不是联飞势,而是一往三复势。唐人所看到的《乐毅论》可能和我们现在不同。“无”字也没有用联飞势,真是很失望。

 

  好在智永《真草千字文》有例子,“照”字就是联飞势。最后一笔就是顿笔收的。所以学书法要用墨迹本,我已经反复强调这一点。但我看观众的留言,不少人还在用各种拓本。还要我多加指导,每次看到这种留言我就血压升高。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联飞势不止一个,“墨”字也是。这不是下四点,而是中间四点。几个小鸟在愉快地扑翅飞翔,非常生动。最后一笔是曲抱势,有一个尾巴。虽然说是行书方法,用在真书中也没有问题。因为真行草书的笔势是一致的,可以通用的。

  7.5烈火势

  联飞势这四点,小鸟是排队平缓地飞翔。所以后代有人另外起个名字,叫“缓燕阵势”,好像大雁在高空飞过。但有时候飞翔动作很激烈,后人称之为“急雁阵势”。

  而《玉堂禁经》用火苗来形容这种笔势,叫做“烈火势”。《玉堂禁经》烈火异势说:“此名'烈火势’,出于正体,书于铭石,时或用之。法以发势筑,迅激而劲侧,'从’字头、'佥’字脚用之。”第一句话说明烈火势可以用来写规规矩矩的正体,有时候刻碑也可以用到这个笔势。第二句是讲笔法,烈火势比较激烈,所以起笔可以尖峰直下,就是筑锋,也就是九用中的衄锋,然后快速有力地“劲侧”。最后举例,“从”字头、“佥”字脚都是两个“人”字形。凡是写“从”,就可以用烈火势。

  烈火势我以前提到过,他虽然是两个“人”字。但我们不喜欢重复,真正写的时候,往往第一个“人”字是撇捺,第二个变形为竖横,这样就比较好看。这么一来,烈火势就包括了横竖撇捺这汉字四大笔画。所以烈火势是很重要的笔势。它有两次“劲侧”。第一次是撇了以后从7号位侧向9号位,这是转;第二次是竖了以后从8号位侧向6号位,这是折。所以烈火势是有转有折。

 

  其实烈火势还有两次“侧”,那就是虚笔。第一次是写完左边的“人”字,换笔心侧向3号位;而右边“人”字写完后,还可以从7号位抢出。所以烈火势的路线,就是7-9-3-8-6-7,八面锋中用了五个面,对于换笔心是非常好的练习。

  文征明《游虎丘诗》中的“剑”字,左边就是“字。下面的“从”,用了烈火势。这个烈火势左边的撇捺比较清楚。右边的竖横墨多了一点,略为有点涨墨。

说明: IMG_399 说明: IMG_400 说明: IMG_401

  但烈火势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如竹字头也可以用烈火势来写。你看文征明这个“簿”字,竹字头就用了烈火势。无论在行书还是真书中,这是常见的用法。“毛笔”的“笔”字,本来也是竹字头,现在写成烈火势。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坐”字。里面也有一个烈火势。王羲之的写法稍微有点变化,左面的“人”字用了长短两小竖。智永的写法和王羲之很相近,但王羲之用笔比较清晰。

  

  这是我的签名,“简”字的竹字头。我也用烈火势写,这个烈火势伴随我几十年了。

  7.6悬珠势

  如果既不相顺,又不相对、相背,又不相连,那算什么笔势?这是悬珠势。四点没有左右相顾,或彼此相连,它们看起来是独立的。

  《汉谿书法通解》说:“悬珠之法,点各下悬而微长,无左右牵连之势。以其着大画下,但宜上下相承,不宜左右相顾。”第一句是说各点比较独立。“大画”就是长长的一画,下面有四个点。这个时候,只要表现上下相承的关系,不必左右相顾。

  但悬珠势不大见到,戈守智以“无、庶、黑、熏”等字为例。柳公权《玄秘塔碑》有个“”字,欧阳询《九成宫》有个“庶”,勉强可以算悬珠。张即之写过这样的四点,近于四个小竖,不大好看。但悬珠势作为四点横排的可能性之一,还是必要的。

 

  这里有一个问题。古代书法家如王羲之、智永,是不是想好用哪一个笔势,然后开始挥写呢?当然不是。排点的大圈往往只是奋笔势和竖笔势的缩小。因为小,所以是不停地衄锋换笔心。笔底下究竟出现左侧点还是右侧点有其偶然性。是跟着手腕左右的幅度大小,和小圈调锋动作而呈现出来的。我们应该从上面讲的各种笔势中,去看古人怎样用腕。

  简言之:

  笔势对读帖很有帮助,理解古人的用腕。

  熟悉笔势,挥写时自然懂得变通。

  笔势形状只是外表,不要把笔势僵化了。

  如果你只是死记笔势名称,不懂衄锋用腕,那是本末倒置了。

  本节要点:

  四点横排的各种笔势。

  相顺、相对和相背产生三种笔势。

  联飞势、烈火势和悬珠势。

  复习思考:

  《玉堂禁经》说“从”字头用烈火势,实际上大多数书法家“从”字头是象智永《真草千字文》“”这样写的,这是什么笔势?(羊角势)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字头写得这样规矩,算不算烈火势?烈火势是否要写得很飞动。(算,真书则否。)

 说明: IMG_4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