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师在雾灵山脚下造了两个树屋:一个是茶室,一个是洗浴间。

 昵称33281137 2016-09-02

本文已获得授权


树屋 / 微建筑工作室



树屋,坐落于雾灵山脚下,在杨树和山楂树环绕形成的小树林里面。北侧面对山崖石壁,山崖下有一条小溪经过,不远处还有一股常年流淌的山泉,环境很安静。树屋平由一个平台和两个多面形体组成,一个茶室,一个洗浴间。茶室内部是榻榻米,白天可以喝茶小憩,晚上可以作为一间卧室。


▽ 建筑外观


树屋是微建筑工作室一次对于自然和居住的微妙关系的实践,也是我们在当今网络时代之中建筑如何实现的一次探索。2015年年底我们在网上发起了众筹,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回应。它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单纯建一个树屋,而是我们大家一起来参与建这个树屋,让更多志趣相投的人参与到这个小小树屋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让这个事情变得更好玩。


▽ 建筑外观


通过客栈后院的小门拾级而下,走到小溪边能看到不远处漂浮在几棵树中间的树屋,然后登上位于坡地顶部露出地面的一块巨石才能到达通向树屋的木平台。


▽ 室外木平台



▽ 临溪边的落地窗




▽ 茶室内部


落地窗将对面的石壁和树木映入,在这儿,可以阅读,喝茶,小憩。偶尔还能看见跳来跳去的小松鼠。


▽ 茶室天窗


躺下来,可以看斑驳的树影、绿叶和天空


树屋设置了保温层,并配有加热系统保证树屋冬天的正常使用。冬天,这里可以欣赏山里最美的雪景。


▽ 卫生间内部


靠山的落地窗将室外的山体树木和溪流景色引入室内,靠在落地窗边,西侧的小换气窗引向远处的树林。天花向上收缩形成的小天窗将天光引入室内,躺在榻榻米上,透过天窗向上望着树叶与天空,让空间显得更高,这样即使是小小的空间也不会觉得矮和压抑。通过对窗的位置与身体尺度的研究,原本狭小的树屋室内空间并没有局促感,又以轻巧微妙的方式使它和自然亲切对话。


▽ 建筑外观


树屋穿插在五棵杨树和两棵山楂树之间



树屋是与山,树,天空,溪水 对话的场所



树屋的主体结构为钢结构。为了保证不规则形体的精度,树屋的钢结构全部在工厂里预制好,拆卸运输到山上组装完成。外立面由60mm宽的回收旧木板间隔2mm铺饰,时间在它们表面留下的不同深浅的痕迹让树屋在周围的环境中显得更温和。


▽ 建筑外观



▽ 茶室开启扇



▽ 卫生间内部




▽ 设计模型 model



▽ 建筑图纸 drawings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树屋

建筑师: 微建筑工作室

项目建筑师:赵晟

设计团队:戴海飞、张燕平、赵晟

建设地点:北京市密云区新城子镇花园村爱丘山居

设计时间:2015.9—2016.3

建造时间:2016.03—2016.8

建筑面积:8平方米

结构形式:钢结构

主要用途:茶室,卧室

主要用材:多层板、奥松板、巴劳木板、回收旧木板、双层中空玻璃

工程造价:约15万元人民币

摄影师:孙海霆、RoadsideAlien Studi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