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质量沟通的三个阶段 | 林正刚 | LinkedIn

 花径葳蕤 2016-09-02
如果想将沟通断掉,零反馈比批评更有效,断得更快,而且省力。因为零反馈是沟通杀手。

我最近讲课动不动就是三四天,但讲下来并不是太累。可有一次讲了一个两小时的课就给我累坏了,因为遇上一批没有心情上课的学员,他们都等着出去逛商场了。累的原因就是学员们都用“零反馈”来对付我,我后来提早下课,让他们去逛商场了,并对校方提出严重警告,以后不会再给这类学员讲课。

零反馈是沟通杀手。如果想将沟通断掉,零反馈比批评更有效,断得更快,而且省力。

负面的东西,我通常都不太有兴趣谈,“零反馈”是我最讨厌的一种行为,大家知道就好了,反正很容易用,不用太多练习就可以变成高手,我还是愿意多谈谈怎样才是好的沟通。

我觉得完美沟通会有三个阶段:第一是建立互信;第二是互相理解与包容;第三就是互补。

以上三个阶段都是在互动的情况之下才能产生。所以没有互动就没有沟通。有了互动,也要看互动的质量,如果互动的质量不够,你可能只能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但只要远离“零反馈”,努力去沟通,你迟早能够成为沟通达人。

我们看看第一阶段。我认为第一个阶段可能是最困难的一步,困难在于有一方必须要采取主动,适度地“介绍”自己,让对方先开始对你有所了解,放下戒心,即所谓的“破冰”,这样沟通才有机会开始。但这种“主动”往往被认为是一种“示弱”或者是“吃亏”,所以很多可能变为好朋友的机会就因为这种心态给毁了。所以我常常强调沟通必须“主动”,你进入一个陌生人群时,必须主动介绍自己,将僵局打开,不然你就不要进去。如果你在一群人里面,当你看见有人站在旁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时候,你也应该主动拉他进群,这样才有机会进入“互信”的互动阶段。在“互信”过程里面,双方必须要有足够的信心与对方分享自己的背景,这个背景的分享就是建立互信的过程。你能信任一个人是因为你认为你对他比较了解,也认同他的为人处事的方式(价值观)。如果是一个你不了解的人,你是没有办法信任对方的。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当大家开始交往时,互信还是建立在一些比较表面的价值观层面。如果要进入下一阶段的了解,必然要进入深一层的价值观交换,双方都要开始看见对方与自己不一致的地方。这时,你们可能觉得不能包容这种不一致,最后决定分手,或者是经过磨合后,决定能够“求同存异”,那么这个关系就可以进入更深层次的交往。这个阶段的沟通需要配套的心态是妥协与包容,如果你能长期坚持用这种心态来沟通,你会发现你的影响力会不断提升。

以上阶段相对还是一种比较“被动”的沟通,就是说你看见对方的弱点,你采取妥协与包容的心态,这相对被动,但已经比对抗好很多了。如果你要成为真正的沟通达人,当看见对方的弱点时,不光是包容,你还会发挥自己的“利他”心态,主动去弥补对方的弱点。前面提到过的“I always have your back”最能表达这种沟通境界。如果一个团队的沟通能够达到这个阶段,那这绝对是一个高效的团队。

三个阶段都是在“互动”磨合过程中发生,而且这个互动不能停止,不然会有倒退甚至断掉的可能。

沟通是双向的、连续的,是互动式的。当我说一句话时,希望得到对方的反应,而且这个反应不能滞后,因为零反馈是沟通杀手。

无论是一个新客户、新合作伙伴,还是一家新公司,开始一个新的沟通都需要很高的沟通成本。但要重新启动一个断掉的沟通,成本更高。所以如果是一个值得的沟通,一定要保持互动,不能让它断掉。在不断互动的过程中,互动的质量会不断提高,成本会慢慢地降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