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联者说丨中楹论坛2014年11月十佳联作

 從頭再來916 2016-09-02


采石矶(空空)

无量劫此遗奇石,风雨记虫沙,嗟汉嗟夷,万里寒潮催涕泪;

六朝山不夺清名,李苏辨鸿雪,在唐在宋,一江凉月识神仙。

 

北纬42度:这个采石矶,与其说是自然景观,倒不如说是人文景观了,千百年来文人大家的竞相吟咏,加上诗仙绯闻魂归之处的色彩,使人很难真正把目光放到具体景物上,这大概是心照不宣、不约而同的惯性。作者本联显然很好滴发挥了这一惯性,能够迅速自然地抓住读者的心眼。整体来看,上联言“武”,嗟叹兴亡更替,结于“涕泪”,不言而言,言而不言,使人怅慨无言;下联言“文”(这个素材就太丰富了),简单拉来两位大家就分外嗨皮,后面也就水到渠成了,结句“神仙”一词马屁拍得不着痕迹,很舒服,替两位感谢作者。

 

洞庭湖(惟恕海空)

八百里狂风,宜邀日月洪波,溯古同游云梦泽;

几千年过客,最喜英雄儿女,采莲低唱越人歌。

 

北纬42度:实在话,不管是从自然角度还是人文角度,洞庭湖都算是个大题目,不易写。作者并未一味求大求全,而是避重就轻,选取了一些代表性素材,婉转串连,很具情味。起句处的“狂风”,不知作者是不是有特指,与后面和下联的情境稍觉有些违和。

 

无题(匿名)

万里风云曾照水;

一时冰雪未埋春。

 

北纬42度:题目无题,作者匿名,我当时就毛了。无题联应该不能妄评,它可能是作者一时灵光的闪现,也有可能是百转心肠的轻抒,可能是不与人言的隐秘,也有可能是幽微飘渺的梦境。所以,与其说评,不如说析。上联大概是一种或纵横或沧桑心绪的自惜自怜或自省,下联则传递逆境中不灭的希冀,“春”字结尾,带来重生。

 

中楹雅集(南唐猪三)

四千秋文道不衰,从西河设教稷下学宫以来,彼时代于兹为盛;

百余子秋衫云集,继嵇阮风神朱张肝胆而后,微斯人吾谁与归。

 

北纬42度:戏子此联首先拍得很好,不觉虚浮,却又“镶金缀玉”了一下。既然是题“雅集”,自然要从体式和味道上都得契合,这两方面都做得不错。鉴于中楹的特点,作衬的素材虽然很“高大上”,但不觉得突兀,而行文遣词的复古味道,则在韵味上又将“雅”字推进了一层。上下联结句有“得来不费功夫,妙手偶然得之”的妙处,同时还将自己代入画面,顺便狠狠滴揩了一把“雅”的油。上联第二分句首字改为“自”字赶脚更有古气。

 

沧海(落霞满天)

放我襟怀容苦涩;

任其日月起波澜。

 

北纬42度:又是个大题目,而且是个可抽象可具象的题目,这样作者发挥的空间大了,当然也容易无从着力。作者此联,首先将沧海拟人化了,这样就赋予了其人的性格,戏剧性的空间就大了,一旦主题和“人”发生关联,客观和主观就有了微妙的化学变化,此联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此(海水苦涩的客观与人生况味的主观;波澜起伏的客观和人生波折的主观)。

 

寒蛩(秋立)

论节物大抵于人,异日同悲,在春有鹃啼,在暮则猿啸;

发中心殆难为意,趋砧寻杼,西窗吹暗雨,石井伫阑宵。

 

北纬42度:(这个评过,直接拿来哇哈哈)整联见作者匠心与思力,不直言主题,而由主题生发结转而来,既与主题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又能导引读者去自然地接续联想,是为手段。上下联后两个分句清雅有味,应为亮点。整体看来,上联自然顺畅,有一气呵成之感,转至下联前两分句则滞涩了,大概是思路没整理好,勉强发力,自然准头、劲道和契合度不够了。当然,这是我的个人理解哈,说不准作者有更幽微的心绪我没悟透,善哉善哉。

 

寒蛩(苍鹰)

非多愁者难识肝肠,九张机前,我愿据一丛青,鼓三秋瑟;

作不平鸣空悲冷暖,八千里外,孰同餐风际遇,饮露生涯。

 

北纬42度:(这个也评过,勤劳人家庆有余)清晰明朗,流畅雅致,挺不错。上联的自我融入很有情怀,很有代入感,小蛩应该会很感谢作者。下联的“空”字带出点忧愤的赶脚,同代言人岳将军的情怀际遇略同。“八千里”、”餐风”、“饮露”很自然地形成了寒蛩形象与将军形象蒙太奇式的叠加,同时,“孰同”的一问,亦和将军“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怅慨颇为契合。

 

秋凉如水(惟恕海空)

云淡到衣襟,小坐松围,胸次得开丘壑外;

夕斜来酒盏,隔呼鸥鸟,生涯欲老水云间。

 

北纬42度:题目清雅,演绎亦雅致有味,一幅闲坐尘中超脱物外的恬淡画面。个人觉得整联的亮点在于上下联起句,生动可感,富于妙趣。后面的衔接很自然顺畅,有水到渠成之感,但毕竟熟境,未有起句的惊艳感。

 

采石矶(一脉花香)

骑鲸捉月,是谓仙乎,想万里天风澄澈、云浪苍茫,遗世山峰同羽化;

采石燃犀,皆为智者,越千秋发彼清音、明吾浊目,挂帆木叶任纷飞。

 

北纬42度:与前面的采石矶联相比,本联不以超拔高举为胜,贵在着力于一点,婉转铺陈阐释,融入自我的丰富联想,不疾不徐,颇有味道。结合上联结句来看,下联结句意在传达一种不拘约束、随性而为的状态,但似乎不如上联前后衔接来得紧致。

 

采石矶(蓝须夜蜂虎)

望月思寻句者痴,波影迷离,浮槎渐入神仙境;

扼江有退军之势,湍流暗涌,击石犹闻鼙鼓声。

 

北纬42度:对比前两个采石矶联,本联显然是骨感型的,言辞铿锵,干脆利落,无多赘言。上下联内容清晰,以今人“我”之视角,带出全联,一思“文”一溯“武”,上联清幽,下联激烈,动静相间,声色俱全。最后,我再补充两个字:欧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