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印记】南华寺

 朱觉超 2016-09-02
古佛寺。素有“南禅祖庭”之称。位于韶关市曲江区镇东南曹溪畔。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明万历《曹溪通志》载,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印度高僧智药三藏经曹溪,见“山水回合,峰峦奇秀,叹如西天宝林山地”,地方官奏请梁武帝建寺。天监三年(504)寺建成,梁武帝赐额“宝林寺”。 唐仪凤二年(677)始,六祖惠能来寺弘法37年。宋开宝元年(968)太祖赐额改称“南华禅寺”,沿称至今。
 寺坐北朝南。主体建筑群面积3万多平方米,是广东最大的古寺庙建筑。为阶梯式中轴线对称平面布局,由南至北依次为曹溪门、放生池(五香亭)、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方丈室。东侧依次为钟楼、客堂、伽蓝殿、斋堂等;西侧依次为鼓楼、祖师殿、功德堂(又称“西归堂”)、禅堂等。
 大雄宝殿高16.7米、面宽七间34.2米、进深七间8.5米。重檐歇山顶,前后乳袱用七柱二十六檩。琉璃碧瓦,灰脊,蔓草脊吻,琉璃珠脊刹。格子窗棂,前后均花格门。
 灵照塔,为寺中最古、最高的建筑,楼阁式八角五层涩檐出平座砖塔,高29.6米,底径11米。初建于唐先天年间,为木塔,唐元和七年(812)宪宗赐额曰“元和灵照之塔”。至明成化年间(1465~1487)始改为砖塔。今仍保持明代原貌。
寺内有国家一级文物327件,二级文物165件,三级文物49件。年代最早的有北齐孝昭帝皇建元年(560)的铜佛像,最著名的有禅宗六祖惠能“真身”塑像、唐千佛袈裟和历代圣旨,数量最多、艺术价值很高的有北宋雕工精致的木雕罗汉像360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