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慎重!关于理工科转金融的反思

 wangkun_fe 2016-09-02
论坛君:在金融行业似乎一直流行一个不成文的观点,即欢迎有理工背景的经管小伙伴;同样的,很多理工科同学都有强烈的向经济、金融、咨询、管理等方面转行的愿望,一方面理工类很多人会走向技术路线或工作在工程一线,其中的辛苦,时刻需要学习新技术的压力不言而喻,另一方面,金融行业看似强大的造富效应,也让很多小伙伴趋之如骛。论坛君为大家推荐一篇原创佳作,看看圈中人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以及那些虽然有些“逆耳”但却真实的“忠言”。


本文来源:经管之家论坛



金融现在真的可以用炙手可热来形容,又再现了当初全民IT,全民会计,全民经济学的全民风潮。人人都有改善自生括水平的愿望,所以追求高薪的行业无可厚非,但是是否合适,是否自己正真的思考过你这样的付出是否一定有回报,我觉得当下大部分人其实是盲目的。大部分人本着只要付出就有回报的信念,考CFA,考CPA等等。我从来不信奉只要付出就有回报,这是很狗屎的一句话,如果本来就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时间,选择了错误的方向,那你努力的越多,错的越多。全民会计的时候,很多人上了会计的贼船,但是到现在会计高级人才依然紧缺。所以这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成功的永远是少数人,大部分人只是炮灰。我就在这里加点冷水。

这里我想大部分人都知道一点经济学的道理,供需!为什么高级人才永远是少数呢?因为适合高级人才成长的土壤实在有限。金融一样如此,那些所谓的金领职位,基金经理,高级分析师,风险管理师等等是小众职位。也就是说一个人要适合这样的岗位,他必须在起步的阶段就大致就迈进了门槛,多年修行之后才能进入这样的关键性位置。很多理工科的考各种证书,无非就是想进门槛,问题是现状到底怎么样呢?

观点一,理工背景+金融背景=进入金融行业门槛的机会很高
不知道是谁首选放出的这一条类似定理似的东西,于是成千上万理工男都以硕士考金融硕士为目的。但是事实呢?HR首先看得不是你的理工+金融背景,而是你的大学是不是211,985等等,你的GPA等,这些条件满足之后你的理工+金融背景才起作用。而名校的金融硕士毕竟资源有限,所以通过这条道路来跨专业的直到成功的毕竟是少数。

观点二,可以先进证券营业部,然后找机会进行研等职位
基本不可能!营业部是以营销为目的,而不是以研究和投资为目的的,进了营业部基本也就在营业部混了。别和我说什么XX成功转如总部等等,把这个分子除以每年进营业部快揣着梦想的年青人,那比中彩票的概率也高不到哪去。

观点三,证书能增加进入行业的机会
是的,看对什么人。本来条件就优秀的,证书会起放大作用,换句话说,他没有证书也能顺利的入行。然是证书绝对不会把一个本来就普通的人变成优秀的人。换句话说大部分人即使有CFA二级,但如果“出身”不咋的,那你的努力无非就是给CFA官方网站增加了亚洲报考人数的统计数字,增加了CFA的神话传说,增加了CFA协会的收入。

观点四,金融人才紧缺,所以机会很大
金融人才紧缺和你有关系吗?人家是“金融人才”紧缺,而不是紧缺“怀有成为金融人才理想的人”,在你成为金融人才之前,不缺你,对金融人才的机会很大不等于对你机会很大。

金融既不是数学,也不是物理,更不是生物;虽然原则上述每个领域的人进入金融的也有不少人,但是分母下面绝对是死尸一片,从概率的角度说,这是小概率事件。而你在赌的就是小概率事件。不要被CFA,FRM等等的宣传攻势迷惑,不要被金融行业的高薪迷惑,不要看到某某某进了拳商总部,基金总部,银行总部你就认为你和他条件差不多你也能,因为除了你自身的努力还有不能把握的运气因素。在做决定的时候,好好的思考万一不成功怎么办?毕竟父母付出心血多年不容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